石雪飛
【摘要】《數學教學大綱》中明確指出:“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是學好數學的重要前提。”那么作為一名數學教師怎樣做才能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呢?本文將從這一角度試做闡述。
【關鍵詞】學習積極性 課堂效益 學習興趣
數學教學的課堂效益,直接影響著學生的數學成績,而在高中,數學成績的高低往往決定著學生的總成績。那么如何提高我們的課堂教學效益,不做學生成績的短板。筆者覺得提高數學課堂效益的首要條件應該是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那么作為一名數學教師怎樣做才能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呢?筆者在實際的教學中做了一些嘗試,就此談談體會和做法。
(一)因材施教是激發學習興趣,調動學習積極性的基礎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對于教學為了避免先入之感,我們應該首先了解我們的學生,針對不同情況采取不同措施,為班級也為學校創造良好的學習條件。特別是結合我校的具體情況,學生情況參差不齊,這就要求我們必須充分了解我們的“材”再下手,決不能不管三七二十一把我們知道的,想的全都教給他們,管他聽懂沒有,這樣做的結果只能是流失一些想學而接受起來有點慢的學生,使一部分人喪失對數學的興趣,使數學成績每況愈下。在這一點上我一直很注意,不論是例題的選擇還是平時的作業都注意到學生的實際,把基礎題,能力題,選做題相結合做到不同層次的學生都有所收獲。必要時降低重心,盡力培養學生對數學的興趣。
(二)課前預習為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鋪設了道路
在平時的教學中,我很注重引導學生進行預習,通過預習不僅提高了課堂教學的效果,也為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鋪設了道路。通過預習,會對所學知識產生疑問,引發學生的好奇心。無論是高一、高二的新課,還是高三的復習課,進行預習都是學生自學的重要途徑。通過預習,學生自學了其能理解的知識,也知道了自己不清楚的內容,帶著一些疑問走進課堂,便能很好地激發他們的求知欲。帶著問題進課堂不僅提高學生聽課的專注程度,還鞏固了對新知的理解,大大提高聽課效果,作業質量和考試成績也會隨之提高,這樣形成良性循環,學習的興趣也就越來越濃厚了。
(三)重視基礎是激發學習興趣的關鍵
高一數學是整個高中數學中至關重要的一環,它直接影響著學生最終的數學成績,特別是高一的《函數》部分,是整個高中數學的“靈魂”,此內容的概念多且抽象,綜合應用廣泛,學生對概念難以理解透徹,普遍感覺難學,因此很多對數學失去興趣的學生就是從此開始,這也直接影響了學生高中三年對數學的學習興趣。所以,高一數學的教學是提高學生學習整個高中數學興趣的教學,是整個高中數學教學與學習中一環套一環的鎖鏈,在這一定要做好基礎知識,基本方法,基本技能的培養和訓練,切記不能任意拔高,我們看著簡單,對學生卻并非如此,很多才從高三下來的老師對此是深有體會,因此一定要重視基礎,把握好度。
(四)上好起始課是激發求知欲,提升學習興趣的重要舉措
“激發學習興趣的重要辦法是對他們展示學習的前景與近景。”前景就是知識的作用問題,這一點在新接到的班,在起始課上顯得更重要。高一的時候,我給學生上的第一堂課就是講數學的過去、現在及未來。如:著名的田忌賽馬問題;通過數學的推算尋找冥王星,及大量的古代名題,說明數學的重要作用;在現實生活中,我們時刻都在用數學,買東西必須會計算,衛星上天離不開計算機,搞建筑必須計算出各種承受力,體育競賽要用到的排列問題等,這些都以數學為基礎;機器人、空間城市、信息社會就更離不開數學。通過講解使學生明白:科技越進步就越要依賴數學,數學是他們今后走向社會后的必要的工具,這樣就為以后的教學打下了較好的基礎。
而對于具體講解問題(如具體的某一章),我會在授課時把這一部分知識的內在聯系及作用,這一節課的目的先告訴他們,使學生對所學知識先有一個整體認識。例如:我在講解析幾何時,先作了如下分析:1、解析幾何就是用代數的方法來研究幾何問題,橋梁是坐標系;2、解析幾何研究的中心問題:①求點的軌跡方程;②由方程討論軌跡性質。這兩點是學習解析幾何的主線,今后要學習的解析幾何內容都是上述思想的體現。這樣學生學起來心里就有底了。最重要的是,上課時我會明確地告訴學生,這節課需要掌握什么,需要了解什么,讓他們對所學知識有一個直接認識。學生的疑惑以及他們想知道結果的心理,就是我們調動學生積極學習的基礎。當講完相應的知識后,學生會有這樣的想法:噢,原來如此。學生這時的心情是愉快的,而學生的這種心情正是我們教學中十分需要的。
(五)課堂教學形式多樣性是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的重要手段
數學課堂教學中情境的表現形式多種多樣,我們要根據學生的年齡特征、興趣愛好、知識水平創設學生喜歡的情境,讓學生在豐富多彩的情境氛圍中學習數學知識,獲得數學技能,提高數學水平。運用多媒體技術可優化數學課堂教學,有利于創設教學情境、誘發學生的求知欲,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例如我們在講解立體幾何和解析幾何的時候,經常需要畫出大量的圖形,而在傳統的教學中,老師憑著粉筆、直尺、圓規手工作圖,這樣會占用很多的時間,使課堂效率難以提高,教學容量受到限制。而我通常借助幾何畫板,為學生創設一個良好的學習“情景”,使學生獲得了直觀、生動和多樣化的信息感知,產生了互動式的教學效果;通過創設教學情景,使概念的形成過程、解題的分析思考過程和規律的揭示過程發揮的淋漓盡致,常把學生的思維集中到問題的探索研究上來,就是連后進生也容易想進去,學進去,從中嘗到思考的樂趣,逐步愛上數學,真正做到把興趣還給學生,把魅力還給數學,讓學生享受成功帶來的快樂,這對培養學生對數學的興趣毫無疑問是有積極意義的。
以上只是我的一些小小的探索,“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如果我們數學教師在平時的教學中都能夠積極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我相信打造高效課堂,真正實現素質教育為時不遠矣!
【參考文獻】
[1]許笑平,淺談在數學教學中如何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新課程,2015(4)
[2]蔡妍,調動學生積極性,提高數學課堂效率,理科考試研究,2014
[3]吳萬國,淺談調動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成都師范學院學報,20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