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明貴
摘 要 信陽師范學院工商管理學院旅游管理專業自獲批河南省級特色專業以來,在專業方向定位、課程體系建設、教學模式構建、實踐教學強化等方面進行積極探索,在實踐中,依托行業辦學,科學定位專業方向,建立與專業培養目標相適應的課程體系,構建“項目引導,學做合一”的教學模式,強化實踐教學,提升學生職業適應能力,建設穩定的校外實習基地,發揮崗位育人功能,加快師資隊伍建設,不斷提高育人水平等,效果顯著,特色鮮明。
關鍵詞 旅游管理 專業建設 教學模式 課程體系 實踐教學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DOI:10.16400/j.cnki.kjdkx.2016.04.018
信陽師范學院工商管理學院旅游管理專業2007年獲批校級特色專業,2009年獲批河南省級特色專業。在特色專業建設過程中,我院始終圍繞“創特色、樹品牌”的要求,持續探索人才培養的新思路、新方法,在多個方面進行了一系列改革,取得了較為顯著的成效。
1 我們的主要做法
做法1:依托行業辦學,科學定位專業方向
旅游管理本科專業的培養目標具有高級性、職業性與技能性等特點。從職業崗位群來看,該專業本科畢業生的就業領域主要有5個。在此基礎上,并結合旅游行業的發展現狀與趨勢,我們將旅游管理專業定位于兩個方向,即“旅游管理”與“酒店管理”。
做法2:建立與專業培養目標相適應的課程體系
根據專業培養目標與學校的統一安排,我們把旅游管理專業課程體系設計為四個模塊。同時,專業基礎課的設計還遵循兩個思路:一是整合課程內容,增加實踐操作和技能應用;二是強化職業資格任證知識的學習。在四個模塊中納入了職業資格考試課程,并與考證時間相銜接,充分體現課程的指向性。
做法3:構建“項目引導,學做合一”的教學模式
按照典型工作任務來組織教學內容,按照旅游企業的工作流程來組織教學過程,努力實施“項目引導、學做合一”的教學模式。一是實施“學中做,做中學”一體化的課堂教學;二是實施“任務驅動,項目導向”的職業技能課程教學;三是積極嘗試培訓式教學。選派專業教師進旅游企業參與管理,同時聘請旅游企業高級管理人員來校授課,實現企業與高校的直接對接。
做法4:強化實踐教學,提升職業適應能力
旅游管理專業實施“四度遞進”的實踐環節,實踐成為主要學習形式。課程實踐—專業見習—綜合實訓—頂崗實習構成了本專業實踐教學的主線。(1)課程實踐是以課程實訓、角色模擬、技能訓練為主的實踐教學,主要在校內實訓室內完成;(2)專業見習實行學院統一組織與學生自主參與相結合,采用社會調查、參觀考察、短期頂崗等多種形式,深入旅游企獲取對專業相關知識的感性認識。(3)綜合實訓是在教師的指導下利用課外、節假日到我院“校企合作”單位進行短期實訓。(4)頂崗實習是組織學生利用超過半年的時間在校外實習基地進行綜合性的實踐學習。
做法5:建設穩定的實習基地,發揮崗位育人功能
我院一向重視專業實習基地建設,目前旅游管理專業實習已經步入良性發展軌道,與10余家四星級以上酒店形成了穩定、良好的合作關系,這些酒店主要分布于沿海發達地區的北京、天津、上海、山東、江蘇、浙江、廣東等地。以此為基礎,2013年,我院成功獲批國家級高?!氨究平虒W工程”大學生校外實踐教育基地。為了保障實習工作的順利開展,我們采取的主要措施是:
第一,周到細致的實習前準備工作。一是開展廣泛、深入地動員工作,切實提高學生們對專業實習必要性的認識;二是掌握每個學生的思想動態、身體條件與家庭狀況等,及時發現潛在問題,明確重點關注對象;三是為化解風險,為每位實習生購買意外傷害保險。
第二,全過程的跟蹤指導與管理。一是強化指導教師責任;二是充分發揮學生黨員的模范帶頭作用。在每個實習點成立黨小組,保障黨員生活的正常開展,并發揮黨員在實習過程中的正向引導作用。三是要求實習生以周記的形式記錄實習過程。
第三,及時、全面的實習后總結。實習生本人、指導教師、班主任或輔導員要對本組或本班的實習情況進行總結,查找問題與不足,提出整改措施;并且及時召開經驗交流會,對實習期間表現突出的同學予以表彰。
做法6:加快師資隊伍建設,提高育人水平
一是在教師培養中,堅持實行以老代新的“導師制”。
二是加快打造“雙師型”隊伍。每年選派1~2名年輕教師在寒暑假到旅游企業掛職鍛煉;從2013年起,所有新進專業教師都將被安排到五星級酒店、涉外旅行社或者4A級以上景區實踐一個月,與本科實習生同崗、同吃、同住。此外,每年選派2名專業教師參加全國酒店崗位技能大賽。
三是發揮優勢,打造品牌。鼓勵教師把專業建設目標與個人愛好結合起來,打造“專長”,形成特色,廣泛開展社會服務,逐步擴大個人知名度,進而提升旅游管理專業與我校在旅游管理部門及企事業單位中的影響力。
四是開展針對性研究。根據特色專業建設的需要,圍繞教學改革、專業見習、實習過程中遇到的問題,每年在討論的基礎上確立一個主題開展研究。同時,加大投入,提高教師開展科學研究的積極性。對符合專業建設要求的科研成果,在學校獎勵的基礎上,學院再給予1:1的配套資助;從2013年起,對出版的專著予以全額資助。
2 專業建設的幾點體會
體會1:重視市場對專業人才培養的導向功能
一是在專業建設上,準確把握經濟社會發展趨勢,對專業人才的市場需求情況進行深入分析與科學預測,并結合專業的生源特點與畢業生就業定位,確立專業發展方向。二是考慮經濟社會發展需求的多樣性、變動性、調整性和高校人才培養的相對穩定性,克服人才培養滯后性的矛盾,及時對專業培養內容進行調整與修正。
體會2:緊密結合學校發展定位及辦學優勢
要緊密結合學校的發展定位,以“兩提兩增”為基礎,在專業建設上充分考慮專業的實踐性,地方經濟發展的需求性,積極拓展專業建設的應用性特色,在做好行業(或企業)服務同時,積極拓展“校地”合作空間,將人才培養積極融入到地方經濟社會發展之中。
體會3:加強專業實踐環節的設計與建設
要堅持以人才能力培養為中心,以人才勝任崗位所需的技術應用能力和職業素質為立足點,把實踐教學環節設計作為專業建設的重心。采用多種形式,營造濃厚的“實踐氛圍”,提升學生的創新能力和綜合實踐能力,突出專業人才培養的鮮明特色。同時不斷探索校企合作的方式與路徑,使旅游管理專業的校企合作由初期的“找企業合作”發展到目前的“企業找我合作”,開創了實踐育人的新局面。
體會4:強化專業人才培養的時代特色
專業 “特色”會隨著環境的變化逐步減弱甚至消失。因而,專業建設要常抓不懈,“特色”要與時俱進。為此,盡管我院旅游管理專業在課程體系設計、教學模式與實習基地建設等人才培養環節形成了較為顯著的特色,但我們從沒停下專業建設的腳步,始終堅持以原有優勢為基礎,以社會需求為導向,拓寬專業內涵,延展專業內容,持續凝煉特色發展方向。
體會5:完善教學保障體系是關鍵
首先,要擁有一支專兼職結合、內外兼修、優勢互補的師資隊伍。針對管理類專業社會實踐性強的特點,我院近年來突破傳統的用人理念,以多種合作方式把政府部門、旅游企事業單位的高級管理人員、高級技術人員請進來參與人才培養。同時,制定師資隊伍建設規劃、完善相關制度,激勵專職教師到企業掛職鍛煉,多渠道為地方經濟社會發展服務,以不斷提高教學水平以及參與教學改革的主動性。其次,完善教學過程管理及監督。重點是規范實驗課程的考核方式,制訂見習、實習等實踐教學環節的考核標準,以持續提升教師開展實踐教學的熱情,學生參與實踐活動的積極性。第三,建立能滿足實踐教學要求的實習基地。千方百計拓寬“校企合作”的路徑,并制定完善的專業實習方案與管理制度,以保障實習安全與實習效果。
本文系2015年信陽師范學院重大教學改革研究項目;地方高校旅游管理專業應用型人才培養體系改革研究與實踐;河南省省級特色專業(旅游管理)專業建設的階段性研究成果。
參考文獻
[1] 許鵬奎,蓋宇仙,柳德玉,齊瑞國.高等學校學科專業建設與結構調整的實踐及探索——以蘭州交通大學為例[J].科技管理研究,2009.12:210-213.
[2] 徐春燕.淺談中職旅游專業有效性教學的兩個“點”[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11.8:17-20.
[3] 林智理,郭敏龍,林楨.旅游管理專業階梯式實習模式的實踐與研究[J].臺州學院學報,2006.2:94-96.
[4] 關勤.新專業建設急需加強的四個方面[J].理工高教研究,2006.3:87-88.
[5] 陳家玉,李曉明,曹石珠,王曉萍.普通高等學校新專業建設:問題與對策[J].現代大學教育,2008.6:102-106+112.
[6] 張坤,劉杰,崔玉民,張文保,喬瑞.突出“四大”特色,加快應用化學新專業建設步伐[J].廣州化工,2010.8:298-299.
[7] 宋磊,吳景陽.高職會計專業特色與品牌建設研究綜論[J].職業教育研究,2014.5:130-134.
[8] 劉群.地方本科院校差異化專業建設的思考[J].湖北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4.10:104-105.
[9] 門利娟.高職高專涉外旅游專業發展的困境與應對策略[J].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下旬刊),2010.10:190-191.
[10] 陸恩,周廣海,勵莉.涉外旅游從業人員職業能力要求調查——以蘇州市為 例[J].河北旅游職業學院學報,2012.1:21-25.
[11] 張曉艷.旅游與酒店管理專業實踐教學模式初探[J].新課程學習(中),2013.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