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國強
摘 要:新疆少數民族都有相對獨立或雜居的生活地域。民族地區商品經濟不夠發達,商品與信息交流活動相對偏少,生活在崇山峻嶺之中并與外界交流更少。生活方式古樸、倫理與審美觀念原始、民族內部的社會結構單一等狀態,加之虔誠的神靈觀念及宗教活動,使其文化顯露出原始性和神秘性特征。農村宗教均具有一定勢力,由于科學技術相對比較落后,貧窮、偏僻之地的愚昧狀態尚未消失,宗教勢力的影響仍相當嚴重。民族分裂勢力、宗教極端勢力、暴力恐怖勢力利用少數民族宗教信仰,將民族分裂思想、宗教極端思想、暴力恐怖思想向少數民族滲透,一些少數民族學生從小開始受到影響,因而,少數民族學生政治思想教育受到宗教影響很深。
關鍵詞:新疆職業院校;少數民族學生;思想政治教育
中圖分類號:G41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2095-9214(2016)05-0242-02
前言
新疆職業院校由于地處偏遠,經濟比較落后,辦學條件相對比較艱苦,這些因素都制約著新疆職業院校的發展。新疆職業院校的生源絕大部分來自于本地區,學生中少數民族人數比例很大,學生民族成分比較復雜,少數民族學生由于民族習俗、宗教信仰、生活習慣、思想觀念等差異較大,導致學生之間的交流與學習比較困難。針對這種情況,新疆職業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需要認清新形勢,積極探究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路徑和新方法。
一、加強高職院校少數民族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意義
(一)有利于促進新疆的穩定發展
近些年來,西方敵對勢力不斷加強對新疆的滲透,三股勢力打著民族宗教的旗號,破壞民族團結,挑起民族仇恨,制造民族事端,大肆宣揚歪曲和篡改新疆的歷史事實,妄圖將新疆從祖國的大家庭中分離出去。2009年烏魯木齊7.5事件就是一個典型事例。民族分裂思想、宗教極端思想、暴力恐怖思想向少數民族滲透,一些少數民族學生從小受到影響。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為引領,加強新疆職業院校學生民族團結教育和愛國主義教育,就是幫助他們樹立馬克思主義的國家觀、民族觀和對偉大祖國的認同、對中華民族的認同,引領他們自覺投入新疆反分裂、反滲透斗爭中去,成為新疆穩定和長治久安的重要力量。
(二)有利于應對多元化社會思潮的沖擊
當前,全球化背景下我國意識形態領域指導思想的一元性和文化觀念、價值取向的多樣性并存的現實,給我們鞏固和發展馬克思主義在我國意識形態領域的指導地位提出了挑戰。特別是在新疆,伴隨著各種社會思潮洶涌而至,西方敵對勢力加緊與我們爭奪思想陣地,他們把包括職業院校在內的新疆高校作為重點目標,利用教育信息資源的優勢,向學生散布反動思潮,傳播錯誤的政治思想、價值觀念和文化道德。因此,新疆職業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須建立立足現實、把握時代的社會主義思想體系來統領學生的思想意識。
(三)有利于培養高素質的少數民族人才
人才資源是經濟社會發展中最具根本性和關鍵性的資源,是最為重要、最有潛在優勢、最可持續發展和最可靠的戰略資源。在經濟社會發展的不同時期,人才都是推動發展的重要因素。確保新疆長治久安的關鍵是人才,培養信念堅定、品德優良、知識豐富、本領過硬的高素質專門人才和拔尖創新人才是新疆職業院校人才培養的根本任務。近年來,西方資產階級的思想觀念和價值觀念深深影響著少數民族學生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加強新疆職業院校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旨在建設一支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堅決維護新疆團結穩定的中堅力量和新疆未來穩定發展的引領力量。這既是職業院校學生自身健康成長和成才的需要,同時也是新疆社會發展對人才素質的客觀要求。
(四)有利于建設和諧穩定的校園環境
針對新疆職業院校辦學的特殊性,生源以及思想觀念也相對復雜,來自不同民族的學生宗教信仰不同,容易導致學生之間的摩擦,學生思想管理工作就特別艱難。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通過積極開拓思路,尋求更好的工作方法和手段,改變過去那種因循守舊的工作模式,迎接新形勢下學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嚴峻挑戰,加強和推進少數民族地區職業院校的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構建和諧校園和穩定的社會局面,確保學生思想文化素質的提高。新疆職業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完善,可以通過不同民族學生之間的聯誼會等活動開展,增強彼此之間的民族友誼,加強團結,建設安定團結的和諧氛圍。
二、加強新疆職業院校少數民族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策略
(一)建立一支優秀、高效的思政教育工作管理隊伍
新疆職業院校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離不開優秀的管理隊伍,這支隊伍組成人員應該以黨委書記、黨政干部、共青團干部、輔導員和專職思想政治教師為主體,建立健全隊伍職能和相關制度,分工合作,各負其責,齊抓共管,形成一個完備的系統工程。從戰略高度加強對學生思政教育工作的認識,提高教育工作管理隊伍的業務水平和自身的綜合素質,真正起到學高為師、身正為范的作用。不斷吸收在學生中口碑優秀的教師加入思想政治管理隊伍,保持一個高效優質的思政教育管理隊伍,形成一股強勁的工作合力。要定期組織隊伍成員進行總結工作經驗和探討工作上的不足,汲取經驗教訓,探索好的思政教育方法和手段。通過定期對工作成員的各種專業知識的培訓與學習,以提高管理教育者的工作水平和工作作風,以贏得少數民族學生的信賴和認同。建立健全這樣的一支整體素質高、責任心強、奉獻精神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管理隊伍,有著積極的意義和緊要性、迫切性。
(二)堅持以人為本的工作原則
作為新疆職業院校思政教育工作者來說,關注少數民族學生思想動態才是最根本的工作原則。在與少數民族學生交流過程中要以平等的身份、體貼關愛的語言、溫和的語氣,讓學生感受到家長般的關愛與呵護。尤其對待那些來自偏遠地區的少數民族學生,他們離開了故鄉和親人,很容易造成孤僻性格,思政教育工作者如果不能以人為本地從事教育工作,很容易造成工作上的被動和問題無法解決。思政教育的目的就是為了塑造學生健全的人格,提高他們的思想素質,引導他們對于社會與集體的認同感,能夠遵守社會公共秩序,遵守法律和各種規章制度,培養他們的道德情操,將來更好地為社會服務。教師及時了解學生的實際思想動態,了解他們的心理需求,及時發現與疏導心理上存在問題的學生,把心理問題引起的矛盾沖突化解在萌芽狀態;尊重各個少數民族學生的宗教信仰和生活習俗發揮他們的自我創造性的發展空間。還要學會關注學生的切身利益,解決好他們現實生活中實際問題,尤其是他們最為關心的學校獎助學金的評定與發放,一定要保障公平公正等。
(三)加強少數民族學生“五觀”和“四個認同”的教育
馬克思主義指導思想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靈魂,堅持馬克思主義理論為指導,就是抓住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方向。面對新疆意識形態領域斗爭的復雜性、艱巨性和長期性,新疆職業院校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必須堅持馬克思主義在社會主義意識形態領域的指導地位。一是在少數民族學生中廣泛開展馬克思主義國家觀、民族觀、宗教觀、歷史觀和文化觀的教育。新疆職業院校要開設好馬克思主義民族理論和黨的民族政策、新疆地方史、新疆歷史與民族宗教理論政策等課程,并以民族團結教育月活動為契機,配合形勢開設諸如今日新疆、新疆歷史上的民族關系、黨的民族宗教政策等為內容的專題講座;以舉辦主題文化節活動的形式,對少數民族學生進行馬克思主義“五觀”教育。二是增強少數民族學生對偉大祖國的認同,對中華民族的認同,對中華文化的認同和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認同。對偉大祖國的認同,這是新疆各族人民維護祖國統一、維護民族團結、維護社會穩定的根本政治根基;對中華民族的認同,就是對祖國大家庭的認同,對當今世界民族現狀大格局的認可;對中華文化的認同,就是對祖國各民族共同文化宗脈的認同;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認同,就是對西方敵對勢力妄圖對新疆西化最有力的回擊。
(四)加強少數民族學生理想信念教育
理想信念是人們對未來的向往和追求,是對一種理論的真實性和一種實踐行為的正確性的確認,它一旦形成,就會成為支配和左右人們活動的持久的精神動機。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共同理想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主題。對于新疆職業院校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而言,要充分發揮哲學社會科學在理想信念教育方面的學科優勢和特殊功能,發揮思想政治理論課的主渠道作用,不斷增進少數民族學生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政治認同和思想認同,使少數民族學生認識到共同的價值觀、共同的理想和追求、共同的文化和情感是中華民族強大的精神支柱,從而使少數民族學生的個人理想與中國人民的共同理想統一起來,堅定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信心。要抓住重大時政熱點,以改革開放偉大成就、抗震救災偉大精神等加強對少數民族學生的共同理想信念教育,使學生認識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符合中國國情,符合全國各族人民利益,是中國發展走向富強的必由之路。要廣泛開展形式多樣、內容健康向上的校園主題實踐活動,寓教育于文化活動之中,使少數民族學生的理想信念在參與活動的過程中得到升華。
新疆職業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新疆高校學生管理工作關注的焦點問題,思政教育者一定要加強少數民族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創新力度,改變思想觀念和工作作風,以人為本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進行高尚的品德教育,培養和提高他們的文化、藝術、思想等方面的綜合素養,完成黨與人民交給我們的重托。
參考文獻:
[1]楊麗,姜勇.新疆高校抵制“三股勢力”分裂滲透的歷史回顧與主要經驗[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12,(9)
[2]石書臣.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質規定及其把握[J].馬克思主義與現實,200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