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洪霞
【摘要】提高初中數學課堂效率必須了解學生的現狀,教師在課堂上轉變教學理念,端正教學目標,教學過程滲透數學思想,教學方法靈活有效,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學習成績穩步提升,
【關鍵詞】民族學生 課堂效率 漢語水平 教學理念 有效性
初中數學教學要以初中數學教材為中介,以教學課標為依據,以教學目標為指導,教師積極組織和引導學生掌握數學的知識原理,培養他們探索挑戰數學難題的能力,同時形成健康的良好的心理品質。新課程實施以來,課堂不再是教師表演的場所,而是教師與學生之間交往、互動的場所,教師不僅要研究“教”什么,怎樣“教”,為什么這樣“教”,還要研究學生“學”什么,以及怎樣“學”,這樣學的效率如何,同時引導學生將學習與生活實際聯系起來,更加注重數學知識的應用。新疆和田是少數民族聚居地區,由于受條件限制,初中數學課堂教學效果低下,為提高數學課堂教學效率,我針對民族學校的數學課堂教學開始探索,以提高民族學校數學教學水平。
一、民族學校初中數學課堂教學的現狀
1.學生的現狀
和田地區95%的初中生的母語非漢語,而學生使用的數學教材是漢語編寫的(人教版),這樣學生在學習中存在一個漢語與母語互譯的理解過程,還有學生的漢語水平也限制著數學邏輯思維能力和抽象思維能力。
2.教學方法單一教學模式落后
初中生抽象思維還處于發展階段,初中數學知識對他們來說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因此,初中生的數學學習需要一種具體、形象、生動的情境,這樣才能理解所學的內容,鑒于學生的語言環境,他們并不能完全理解數學上的抽象的語言,教師只能利用簡單的語言描述抽象的問題。
二、提高初中數學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1.轉變教學理念,端正教學目標,改進教學方法
,在初中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要轉變教學理念改進教學方法,數學教師于不僅要關注學生知識領域的發展,還要關注學生情感領域的進步。只有注重學生在初中數學課堂中的參與性,課堂教學效率才會有穩步提升。
比如,在學習全等三角形的判斷時,我先讓學生回憶前面研究過的全等三角形.
已知△ABC≌△A′B′C′,找出其中相等的邊與角.
(找幾名學生回答,教師及時評價)
圖中相等的邊是:AB=A′B′、BC=B′C′、AC=A′C′.
相等的角是:∠A=∠A′、∠B=∠B′、∠C=∠C′.(三角形全等的性質)
提出問題:你能畫一個三角形與它全等嗎?怎樣畫?
找兩名學生到黑板上畫,其他學生在自己本子上畫,教師巡視指導
(可以先量出三角形的各邊長和各個角的度數,再作出一個三角形使它的邊、角分別和已知的三角形的對應邊、對應角相等.這樣作出的三角形一定與已知的三角形全等).
這是利用了全等三角形的定義來作圖.那么是否一定需要六個條件呢?條件能否盡可能少呢?。(讓學生分組討論總結)
教師就由“主宰”變為“主導”;學生由“被動”變為“主動”;知識由“接受”變為“發現”。
2.滲透數學思想,培養學習興趣
提高教學有效性,必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要培養學生的數學興趣,不能僅僅依靠單純的模仿與記憶,而是要促使學生動手實踐、合作交流與自主探索。為此,在初中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多舉一些學生身邊的實例來促進教學,可以化抽象為具體,提升教學效率。
三、總結
總之,初中數學的學習是學生邏輯思維開發的最初階段,是高中數學教育的基礎。在初中數學課堂上,數學老師要充分考慮到初中生的心理特點和學科特點進行教學,從實際出發,這樣才能使提高數學課堂教學效果,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