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嬌艷
【摘 要】數學是高等職業學校學生最為薄弱的科目,而合作學習能夠有效解決課堂學習中學生興趣不足和效率不高等問題。鑒于此,本文分析了高職學校數學課堂中應該如何開展小組合作這一問題,并提出了合作學習中應注意的幾個問題,以期為數學課堂開展小組合作提供參考。
【關鍵詞】數學課堂 問題 小組合作
在高等職業學校的數學課堂上,學生普遍存在基礎較差,缺乏興趣和正確的學習方法等問題。長期以來,“輸血”式的教學方式使學生在數學學習中被動地接收知識,缺少思考和實踐。在高等職業院校的數學課堂中引入小組合作的學習方式,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主動思考的積極性,使數學課堂教學效率大大提升。
一、高職數學課堂如何開展小組合作學習
(一)合理劃分小組
教師是數學課堂教學的引導者和策劃者,而學生則是課堂的教學主體。因此,教師在開展小組合作學習的過程中首先應該根據教學任務和學生的特點,合理劃分合作小組??茖W合理的小組劃分能夠為學生提供一個相對科學和平等的學習、競爭環境,是成功實施合作學習的前提和基礎。
具體而言,合作小組要根據數學課程的具體內容和課堂教學任務來劃分,并遵循“組間同質、組內異質”的原則。組間同質是指各個學習小組具有相似性,小組之間的數學學習水平無明顯差異;組內異質是指合作小組的每個成員具有一定的差異,組內各成員的數學學習能力和水平有所不同。這樣劃分可以促進小組內部成員的交流與溝通,有利于學生在合作過程中取長補短,發揮各自的主觀能動性。
(二)動態觀察學生
在開展小組合作的整個過程中,教師應時刻保持對各小組學生的動態觀察,通過認真觀察學生在合作小組活動中的一舉一動,了解學生在合作學習過程中的態度、學習進度、學習能力等,以便隨時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教師在小組合作過程中應及時掌握動態,發現和解決問題,以讓小組討論更加順利、組間競爭更加有序,從而提高學生在合作學習過程中的學習效率。
此外,在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長期和持續的觀察也有利于總結合作小組學習方式在數學課堂中應用的效果以及具體合作學習中存在的不足,在不斷探索和嘗試過程中,根據課程內容和教學任務及時對小組合作的形式和內容做出調整。
(三)教師合理引導
教師是教學的直接實施者,在小組合作學習中,教師作為整個數學課堂的“指揮官”,參與到合作小組的討論中并給予學生適當的引導,會給學生一種心理暗示,讓學生覺得自己處于平等的學習環境中。因此,教師的合理引導是合作學習方式取得良好效果的關鍵。
在具體的小組合作學習中,教師應該從各個方面加以引導。例如,在小組之間進行爭論時給予引導和解釋,在合作小組成員討論偏題或者無法達成一致時及時糾偏,在小組合作活動進行十分順利時給予肯定和表揚,讓學生在小組合作學習的過程中充滿興趣且充分理解教學內容,提高學習效率。
二、高職數學課堂開展小組合作應注意的問題
(一)正確處理形式與目標的關系
雖然合作學習能夠提高數學課堂的學習效率,且新課改中也大力提倡推行合作學習的方式,但不能只一味追求合作學習的形式,應該正確處理形式與目標之間的關系??紤]到高等職業學校數學教學困難這一情況,在探索小組合作學習方式時,教師不但要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和交流能力,還得培養學生健康的心理、正確的世界觀和價值觀。在小組合作學習時,要強調組間競爭和組內合作,這樣可以培養學生的自豪感和責任感,從而使小組合作形式的教學達到教授知識和培養能力的目標。
(二)妥善處理課堂授課與合作學習的關系
合作學習的效率有目共睹,這一教學形式也在數學課堂中得到越來越廣泛的運用。但對于數學這一傳統學科而言,并不是所有的學習內容都適合采取小組合作的形式進行,應該妥善處理傳統的課堂授課與合作學習的關系。小組合作需要建立在一定的基礎知識之上,在開展合作學習過程中,教師的講授依然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在課堂教學的開頭,教師對基礎知識點的講解可以為稍后的小組合作奠定基礎,而課堂結束時教師對本堂課重點內容的總結也是對小組合作內容的進一步鞏固。因此,教師應該根據教學的主要內容,合理開展小組合作形式的教學,同時不可忽略傳統的課堂授課方式,雙管齊下,進一步提高高職數學課堂的學習效率。
三、結語
開展小組合作能夠提高數學課堂教學效率,這一教學形式受到了越來越廣泛的關注和運用。合理的分組、動態的觀察、適當的引導能夠促進當前高職學校的數學課堂積極開展小組合作。同時,在數學課堂開展小組合作時,應該注意處理形式與目標的關系、課堂授課與合作學習的關系,以提高學習效率。
【參考文獻】
[1]周冰潔.高職數學課堂開展小組合作學習的意義與方法探析[J].長春理工大學學報,2011(09) .
[2]邢婷文,劉姣.小組合作學習在高職數學教學中的應用——以“函數圖形的描繪”為實驗案例[J].科教文匯(下旬刊),2013(04).
[3]王宏剛.淺談小組合作學習模式在中職數學課堂教學中的運用[J].學周刊,2015(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