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偉
【摘 要】立體幾何教學作為高中數學教學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是高考的必考內容,但是立體幾何教學卻一直是高中數學教學中的難點,給老師教學和學生學習都帶來了很大的困難。因此,如何提高高中數學立體幾何教學的效率顯得尤為重要。筆者結合自身的實踐經驗就此談談如何改善這一現象。
【關鍵詞】高中數學;立體幾何;策略
高中數學的立體幾何學習一直是困擾大多數學生的難題。學生在空間想象能力上的薄弱是理解立體幾何知識的主要障礙,復雜的判定定理和推論則降低了他們的解題效率。立體幾何是高中數學教學中的重難點,也是高考考察的重點內容。傳統關于立體幾何的教學內容是從點、線、面、體,既由局部到整體的方式開展的,而《課程標準》中關于幾何內容的展開則是由整體到局部的方式,并重點突出度量計算、操作確認、直觀感知等探索幾何性質的過程。為了讓學生對立體幾何有更加透徹的了解,進而掌握解決立體幾何問題的方法,讓立體幾何不再“立體”,可以從以下方面入手。
1高中數學立體幾何教學中出現的困境
1.1高中生對于幾何圖形的理解存在障礙
由于高中生在學習立體幾何初期,邏輯思維能力和空間想象能力比較差,導致學習過程比較吃力。在幾何圖形的學習過程中,要學會將幾何圖形語言轉化成文字語言,這也是學習立體幾何的關鍵所在。在立體幾何中有時候學生看到的圖形并不能真實的反應圖形的結構,學生要接受和理解立體幾何和真實圖形中存在的差異。例如:在一些幾何圖形中學生看到的平面并不是平行的,但是題目中給出條件卻是平行的,這就要求學生在幾何圖形的理解方面多下功夫,因為幾何圖形的立體關系并不能完全的反應在平面上,所以學生往往對此覺得很難理解。這類問題在學生作圖上也有體現,由于空間想象能力較差,所以很難形成對于幾何圖形的透徹理解。
1.2高中生對立體幾何概念理解不透徹
高中生學習壓力較大,形成一種機械式的學習方式,對于概念一般采用死記硬背的學習方式,并不懂得方法的理解。其實學好立體幾何,概念理解也相當的重要。很少有學生對幾何概念的真正涵義進行深入挖掘。所以學生在運用理論知識的時候并沒有理解其真正的涵義,導致幾何證明的過程中不知道該如何運用定理和公式。
1.3教師的教學手段和形式較為單一
在立體幾何的學習過程中單靠口授的教學方式很難幫助學生理解抽象的幾何知識。立體幾何對于邏輯思維和空間想象能力的要求比較高,傳統的教學形式很難讓學生理解課本概念,影響了教學的生動性和啟發性。單一的教學形式吸引不了學生的注意力,不利于活躍課堂氣氛和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學生對于課堂內容提不起興趣,也就導致了教學效率和學生學習效率的下降。
2利用多媒體輔助立體幾何教學的重要性
2.1有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教學水平
高中生的數學基礎還是比較薄弱的,理性的認識事物的能力比較低,認識事物普遍以感性、直觀的角度出發。因此,高中生在學習立體幾何這一抽象并且要求邏輯思維能力很強的學科時,往往會遇到很大的困難,學習過程中提不起較大的興趣。這就需要教師從教學手段上彌補這一缺陷,利用現代教學工具,將學生從枯燥、乏味的課堂中帶出來,用生動形象的動態畫面將數學原理呈現在學生的面前,提高學生學習興趣的同時還能夠讓學生真正的懂得數學原理的推論、來源,從而對數學概念有更加深刻的理解。一改學生死記硬背數學原理的學習方法,使學生在真正使用數學原理的時候不再不知所措。通過這種方式的學習,學生可以通過多媒體畫面對立體幾何的各個角度進行觀察,提高學生的注意力和學習興趣。講多媒體運用到數學教學過程中,還能夠改變傳統教學課堂沉悶、無趣的狀態,提高教學水平和教學質量。
2.2多媒體的應用,提高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傳統教學中,知識單一教師對學生進行知識灌輸,將課本上的理論知識教給學生完成教學任務。傳統教學中并沒能提高學生在生活中發現數學、學習數學的能力。教學中不能拉近立體幾何和學生之間的距離,使學生學習中產生恐懼心理,不僅影響學生的學習成績還影響學生的心理健康。利用多媒體教學,教師可以將生活中的實例導入課堂教學中來,拉進學生和數學之間的距離,利用多媒體教學將抽象的數學問題轉化成生活有趣的事情,在展示立體幾何圖形之間的關系的時候,可以利用多媒體將這些圖形的位置關系具體形象的展現出來。例如:在學習面與面的關系時,可以利用多媒體展示教室中墻與墻之間的位置關系,讓學生感覺到立體幾何就在身邊。教師利用多媒體技術教學,能讓學生真實的感受數學思想、數學方法和數學的魅力,還能夠培養學生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提高學生的素質。
2.3利用多媒體,培養學生主動學習和獲取信息的能力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對班級進行分組,在學習過程中根據多媒體展示的內容,進行小組之間的討論、交流,讓學生通過小組之間的交流學習體會課本中原理的來源。讓學生通過多媒體演示,從中獲取所需信息,自主進行推理研究,這樣不僅能夠提高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還能夠幫助學生通過自身探索研究更好的理解數學概念,對立體幾何有更加深入的理解。
3注重情感體驗,使學生形成積極地態度和價值觀
3.1探究式學習,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
高中生正是出于探索研究欲望較為強烈的一個年齡階段,教師應該充分利用這一特點,引導學生成為立體幾何的研究者和探索者。教師可以通過布置一些作圖、觀察、猜想等方面的作業來讓學生在研究幾何圖形的過程中獲得成就感,在探索過程中培養創新精神。學生在自主進行探究的過程中,能夠增強自身探索的好奇心,激發出潛在的能力,形成創新意識。在學習柱體、椎體、球體體積公式的時候,教師可以在介紹完柱體體積公式的推導后,可以讓學生進行歸納猜想,想辦法進行驗證,讓學生處于一種探索知識的興奮狀態,發掘學生的創新意識。
3.2讓學生體驗成功,體會到立體幾何之美
在立體幾何的學習過程中教師要定期的對學生的學習進行評價,合理、科學的評價不僅體現了對學生學習的關注還能夠讓學生從評價中獲得滿足感,體驗成功的感覺,更加有助于學生接下來的學習。讓學生充分的感受到自身是有價值、有能力學好立體幾何的,從而堅持不懈的完成學習任務。只有受到肯定,輕松愉快的學習才能發現立體幾何的美。
總之,教師在立體幾何教學的過程中,要特別注意學生實踐動手能力和空間想象能力的培養。鑒于高中立體幾何所涉及的內容廣泛、復雜程度大、并且較為抽象,這就要求數學教師在教學實踐活動中應該不斷的探索新的教學方法,以更加適應學生對于立體幾何知識的學習。此外,教師不能盲目的、片面的教學,而應該根據教學大綱的要求和學生理解、掌握知識的熟練程度來進行安排教學任務和進度,這樣才會更加有利于學生對于立體幾何知識的掌握。
參考文獻:
[1]俞求是.高中數學教材試驗研究概述和分析[J].中學教研(數學),2013(3):1-8.
[2]駱科敏.談談高中數學立體幾何教學的體會[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09(5):115.
[3]金光華.高中數學立體幾何教學的認識和體會[J].數學學習與研究,2013(5):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