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智慧
【摘 要】職業教育質量是職業學校興衰成敗的關鍵,職業指導是中職學生適應社會主義建設和當代職業發展的需要。
【關鍵詞】教育質量 職業指導 職業學校
隨著我國現代化建設的不斷發展,中等職業教育也在相應調整其教學制度,形成了一套較完善的中等職業教育體制。進入21世紀,國際的競爭,漸漸演變成為科技和教育的較量。作為社會和學校的“中間站”,中等職業教育具有其獨特的功能和意義。《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與發展規劃綱領》明確規定:“發展職業教育是推動經濟發展、促進就業、改善民生、解決‘三農問題的重要途徑,是緩解勞動力供求結構矛盾的關鍵環節,必須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這一綱領性文件給職業教育帶來了新的春天。隨著科學技術飛速發展和學習的終身化,職業教育也面臨新的挑戰。為了使職業教育能更好地適應我國經濟和社會發展的要求,職業學校的辦學模式、課程設置、教學內容和方法,應當進行改革。這里我想突出探討職業教育質量及職業指導問題。
質量是職業學校興衰成敗的生命線。目前中職招生難,畢業生就業難,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家長和用人單位對中職教育的質量存在疑慮。提高教育質量,首先必須加強教育科研,大力加強教研網絡建設。教育行政部門應設置專職或兼職的職教教研員,負責本地區的職教教研工作,并本著選強選優的原則,以本地區學科、專業最有優勢的學校為牽頭單位,組建學科中心教研組,以它為龍頭,開展學科教研活動,逐步形成教研部門、學科中心教研組、學校三位一體、互相補充的職教教研網絡。在教研活動的開展上,應注重層次性和靈活性,對不同的教師應提出不同的要求。對新教師,應引導其將研究的重點放在如何將所學知識和教學實踐結合起來,及如何盡快掌握教科研的基本知識和方法上;對骨干教師,應鼓勵其申領小型課題,在研究的基礎上,修正和完善自己的教學思想和教學實踐。
其次,加強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通過加強實踐教學環節,提高教師的專業技能。目前,職教的發展以實踐教學環節為主,這就要求教師要積極承擔實踐教學任務,在實踐教學中,真題真做。同時,在實踐教學中完成培養學生動手能力、理論聯系實際的能力及運用已掌握的知識解決實際問題能力的教學任務。提高實踐教學質量的關鍵在于有一支技高一等、藝高一籌的專業教師隊伍。1.要求凡是從事實踐教學環節的指導教師,都必須取得高級以上的技能等級證書。2.要求專業教師在指導教學實習和畢業實習時,結合實際,實現“七個合一”:車間、教室合一;學生、學徒合一;教師、師傅合一;理論、實踐合一;作業、產品合一;教學、科研合一;服務、創收合一。3.對理論課程進行教學改革,我們學校正在實施。4.要深化職業學校教職工分配制度改革,完善激勵和約束機制,把教職工收入與學校發展、崗位津貼與個人工作績效掛鉤,調動教職工積極性。
提高教育質量還必須切實加強教材和課程建設,調整培養目標。在教材建設上,要改變目前“少、空、舊”的局面,建立既注重基礎知識又突出職教特色的全新教材體系。在課程建設上,要注重“寬基礎”,重視語文、數學、外語等文化課教學,拓寬學生的基礎知識。專業課程體系要從縱深型向復合型轉變,從單純的職業知識傳授向創業謀職方向發展,促進以學科為中心的課程體系向以能力為中心的課程體系轉變,為學生的升學和就業提供更廣闊的選擇空間。在培養目標上,調整過去單純針對職業崗位、學生職業技能過于單一的培養方向,將其擴展到著眼于勞動者的整個職業生涯,注重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增強學生適應崗位變換的能力,推動職業教育終身化,讓學生學會求知,學會做事,學會共處,學會生存。
在提高教學質量的同時,必須加強職業指導。由于職業指導工作的滯后,加之農村學生家長素質的局限,造成中職學生職業概念模糊,職業觀點陳舊,職業選擇具有很大的盲目性,求職中表現出“求高、求城、求名、求全、求逸”,這也是很多中職生不愿扎根農村的一個重要心理原因。很多具有一定創業技能的畢業生由于缺乏創業意識和創業精神,也抱著“金飯碗”討飯吃,加入到外出務工的大軍中。因此,在教學過程中,要增強學生的職業意識,開發他們的創業精神,培養他們的創業能力,樹立正確的擇業觀,那么加強職業指導就尤為重要。要教會學生了解社會、了解職業、了解自我,進行科學的自我職業生涯設計,提高就業創業能力和學習的目的性;實現觀念上的根本轉變,正確面對新問題、新環境,善于解決新問題,從容應對新變化,形成新思路、新對策; 勇于投入創業實踐,不畏艱難,不怕挫折,艱苦創業;善于把所學的專業知識和職業技能轉化為生產力,促進社會生產力的提高。同時,通過職業指導,引導學生樹立扎根農村、自我創業的思想,發揮自己的專業技能,帶領農民脫貧致富,爭當現代農業的創業者。
通過職業指導和創業教育,可以使同學們在就業時主動地適應社會主義建設和當代職業發展的需要,認識社會,認識職業,揚長避短,合理選擇職業,用學到的知識和技能到勞動力市場上去競爭、自主擇業或立業創業,使他們在為國家和社會做貢獻的同時,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
職業學校培養的學生具有適應社會發展的職業意識和創業能力,職業學校定能充滿活力,繁榮發展,蒸蒸日上。
【參考文獻】
[1]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與發展規劃綱領要.
[2]李文中.中職“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問題探討[J].教育大視野,200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