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國棟

【摘 要】學院設立的安全防范技術、應用電子技術、通信技術、計算機網絡技術、信息安全技術等專業已構成一個相互支撐的電子信息類專業群。學院充分利用傳統專業的技術優勢,以上述專業集合成“大安防技術”專業群,同時以專業群建設激活專業,形成一個良性的專業生態鏈與行業產業鏈對接。
【關鍵詞】大安防技術 專業群 職業教育質量 技術服務
一、專業群概況
安全防范技術集電子應用、通信、網絡技術等于一體,學院設立的安全防范技術、應用電子技術、通信技術、計算機網絡技術、信息安全技術等專業已構成一個相互支撐的電子信息類專業群,是安全防范技術必須涉及的專業技術領域。學院充分利用傳統專業的技術優勢,以上述專業集合成“大安防技術”專業群,同時以專業群建設激活通信技術、應用電子技術、安全防范技術、計算機網絡技術、信息安全技術等專業,形成一個良性的專業生態鏈與行業產業鏈對接。
(一)專業群架構
(二)專業群技術內涵
安全防范技術領域的安防產品制造、安防工程設計及系統集成、安防系統運行管理及維護三大類行業,必定涉及電子、通信、網絡、信息安全等技術,涉及技術領域非常廣,已非安防一個專業所能覆蓋,要有一個專業群來支撐。
(三)多元合作建設專業群
安防行業是一個特殊的行業,是由公安局主管的,安防企業必須由公安局核定資質,安防產品必須有生產許可證,安防工程必須符合國標和地標。要辦好安防專業群已非學校一方所能為,要多元合作才能有所作為。因此,要走政、校、行、研、企多元合作之路,共育技防人才。由公安局技防辦(政)、學校(校)、上海安全防范報警協會(行)、公安部三所(研)、有關企業(企)合作共建“大安防技術專業群”。
二、專業群教學資源
(一)專業群實訓基地
建成“一廠五中心”,體現六大功能,即形成“校中廠”“廠中校”格局。五中心為:“大安防技術專業群” 職業技能培訓與鑒定中心;通信與電子技術類公共實訓中心;監控技術和安防工程建設訓練中心;安防產品展示中心;技術資料信息中心。六大功能,即教學實訓一體功能;產品開發、工程設計由項目導向功能;安防技術研究功能;實訓環境工廠化功能;安防行業職業培訓和鑒定功能;新技術新產品展示功能。
(二)專業群人才培養
1.政、校、行、研、企合作,共育技防人才
學院與上海市公安局技防辦(政)、公安部三所(研)、上海安全防范報警協會(行)及有關安防企業(企)共建專業群,共育技防人才。已經建立了由政、校、行、研、企參與的安防專業群教學指導委員會,參與專業群建設發展,建設校內外實訓基地,與企業合作辦定向班,與企業合作辦“廠中校”,建設教學團隊,培育積累教學成果,引入上海市安全防范報警協會專家組對安防專業評價。通過專業群建設,政、校、行、研、企合作已經形成長效機制,對專業群發展奠定了長期基礎。
2.專業群教學資源共享,培養計劃優化
專業群建設使得教學資源配置更加合理,教學資源最大程度得到共享。目前,公共實訓基地、公共基礎課平臺已經建成,師資隊伍、精品課程、各實訓室設備、校外實訓基地等優質教學資源完全共享。安全防范技術專業群所涉及的安防產品(大多為電子產品)、安防系統工程(大部分為信息傳輸通信、通信網絡組件、系統集成等)、安防系統運行維護(大多為計算機操作應用、信號檢測儀器使用)三大塊,都集中在這個專業群中。社會對這個專業群的應用型技術人才的需求是巨大的。
3.優質教學資源增量顯著,社會服務能力增強
專業群建設使得實驗實訓設施設備得到增加、更新、擴充,培訓基地、培訓教學點相繼建成。技防職業資格培訓考證、職業崗位培訓的硬件軟件條件均已具備,在上海高校技防人員培訓、社會技防人員及農民工培訓等社會服務達到常態化開展。
(三)師資隊伍
1.建立專業群建設指導委員會
學院與上海市公安局技防辦、上海市安全防范技術協會、公安部三所、著名安防企業等合作,建立了安全防范技術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已經制訂了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章程、每年工作計劃,定期召開會議。上海市安全防范報警協會理事長擔任教學指導委員會主任;成立的教學指導委員會,由政府主導、行業支撐,為專業群建設把關指路,在創建特色高職等項目中(如:特色高職建設方案制定、教學成果獎申報、教學團隊建設、校企合作項目牽線搭橋、項目洽談論證、職業技能鑒定、學生實習就業等方面)已經發揮了決策性作用。
2.聘請校外專業主任、專業帶頭人
聘請上海市公安局技防辦主任擔任安全防范技術專業校外專業主任;聘請公安部三所培訓中心副主任擔任信息安全技術專業校外專業主任;聘請上海安全防范報警協會2名高級工程師擔任專業帶頭人。2013年引進正高級教師1名、副高級教師2名,聘用退休副教授1名,招聘博士生2名,進一步增強了專業群師資力量。
3.從企業、協會聘請專家和技術人員進學校兼職授課
學院與上海愛譜華頓電子工業有限公司(中國安全防范行業協會副理事長單位)合作建設校外實習基地,開設定向班(愛譜華頓班),與上海滬工汽車電器有限公司辦“廠中校”,所有課程授課均由企業技術人員擔任。建立了常設管理機構,設立獎學金制度,為學生實習、就業提供保障。
4.教師參與上海市公安局技防辦技術標準制訂和修訂。上海市質量技術監督局已批準項目計劃,教師參與2項上海市地方標準起草。
5.參與上海市和全國的行業協會活動
安全防范技術專業的學生參與上海社會公共安全產品國際博覽會和國際校園安全論壇的技術服務工作。同時,學院也設立展會展示了安全防范技術專業的辦學成果,并和參展企業加強了聯系及合作,派安防專業學生參與展會技術服務。
6.大安防技術專業群平臺課程
目前,專業基礎課程平臺第一學年、第二學年(上)課程基本相同,第二學年(下)、第三學年根據不同專業方向選修相應專業課程。專業群中,應用電子技術、安全防范技術、通信技術以硬件為主,軟件為輔;計算機網絡技術、信息安全技術以軟件為主,硬件為輔。
7.專業群教材編寫
《智能監控技術》,大連理工大學出版社,2012年出版。
《安全防范工程技術》,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2013年出版。
《電子感測技術》,2012年由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出版。
《通信系統與原理》,湖北科學技術出版社,2013年6月出版。
《可編程控制器技術(三菱機型)》,電子工業出版社,2015年8月出版。
所有新建實訓室都編寫了實訓指導書,所有改擴建實訓室都修訂了實訓指導書。
8.專業群教學資源庫平臺
專門建成一個教學資源庫平臺,分設有:專業設置、人才需求報告、課程設置、課程簡介、培養計劃、教學大綱、教學課件、學習指南、習題和試題庫、精品課程、專業社團、通識課程、就業指導等欄目,制作教學資源庫平臺網頁。
三、技術服務與社會服務
(一)建“校中廠”,生產和研發具有自主產權的安防產品
學院在教委后勤保衛處的指導下,聯合上海交通大學、同濟大學等高校的研發團隊,依托學院的自身專業技術優勢,研發了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智慧校園綜合管理平臺”。 “智慧校園綜合管理平臺”參加了第三屆中國創新創業大賽(上海賽區),獲得上海賽區優勝獎,并獲得作為“2014浦江創新論壇”和“2014年中國國際工業博覽會”參展單位的機會。
(二)建成“大安防技術專業群” 職業技能培訓與鑒定中心
職業技能培訓與鑒定中心主要分兩大部分,即實訓室建設和實訓教材、題庫建設,職業技能培訓與鑒定的硬件軟件已具備。每年舉辦社會安全防范系統技術應用人員上崗培訓和農民工用電安全及維修電工上崗培訓。
(三)建成上海高校保衛人員培訓點
上海市教委已經在學院掛牌設立“上海高校技防管理培訓基地”,每年為上海高校技防管理人員舉辦培訓班。
四、專業群取得成果
(一)《校、行、政、研、企多元合作,共育技防人才的實踐》獲得2014年上海市教學成果二等獎。
(二)安全防范技術專業教學團隊獲得2012年上海市級教學團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