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虹
摘 要:一般來說,學生的成績主要受兩個因素影響:一是能力,二是動機激發程度。他們的關系可表現為: 學習成績=能力×動機激發程度,從式子可以看出,學生成績的好壞主要取決于其能力和動機激發程度的乘積,能力越強,動機激發程度越高,成績就越好。所以,在一般情況下,成績與動機激發程度成正比,能力稍差,可以通過激發學習動機來彌補。
關鍵詞:初中數學;學習;積極性;激勵
蘇格拉底說:“教育不是灌輸,而是點燃火焰。”在新課標指導下,教師不再僅僅是傳統的傳道、授業、解惑的角色,更重要的是,怎樣讓學生在老師的指引下,發揮自己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去努力探索、發現。
學習積極性主動性是從事創造性學習活動的一種心理能動狀態,這種心理能動狀態包括認識的活躍程度、情感的興奮水平和努力的強度等。學習積極性主動性是影響知識、技能掌握和智能發展的一個重要因素,是學生學習上的內在動力。教學中激勵、喚醒、調動學生的這個內在動力,是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關鍵。
一、數學教學中激勵原則
1.激勵要因人而異。一些學生的成績很好,可以激勵他們把成績提高到一個更高的水平,給他們制定一個更高的目標;一些學生的成績一般或者不好,可以激勵他們達到一個可以完成的目標。如果學生的目標都是同一個水平,成績好的學生覺得沒有動力,喪失進取心;對成績差的學生會來說或許是一個遙遙不可及的目標。因此,給學生制定一個合理的目標很重要。
2.激勵要做到獎懲適度。獎勵和懲罰不適度都會影響激勵效果,如果學生在上數學課無精打采、開小差、不交數學作業等,可以懲罰,但懲罰過重會讓學生感到不公,或者失去對數學學習的信心;懲罰過輕會讓學生輕視錯誤的嚴重性,可能還會犯同樣的錯誤。
3.激勵要做到公平合理。公平性是一個很重要的原則,學生感到的任何不公的待遇都會影響他的學習效率和學習情緒,并且影響激勵效果。取得同等成績的學生一定要獲得同等層次的獎勵,不要認為好生就可以優待或者特殊等等。
4.激勵要注重時效性。激勵要及時地進行,這樣才能最大限度地激勵學生。
二、激勵積極性的方法
1.以情促教,讓學生樂學樂思。學習興趣常常和感情密切聯系著。這種以境激情,引情入學的教育過程,要求建立起良好的師生關系,教師要以情和愛去對待全體學生,關心他們的思想,學習和生活,給他們以具體的幫助和指導。讓學生感到教師既是他們的老師又是他們的知心朋友。教師對學生真誠的愛和無私的關懷,會使學生更敬重老師,充分發揮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和獨立性。對老師的言行也會不由自主的效仿。為此,教師的應以身作則,時時、事事嚴格要求自己,給孩子們一個好。教學伊始我并不是很喜歡這份工作,我是一位非師范專業的新老師,開始時總碰壁。可后來那些天真燦爛的笑臉化解了我心中煩惱和困惑。我們班有個孩子老是把我當成她的媽媽,總不自主就叫媽媽了,記得第一次是班上的孩子都在寫作業,突然她舉著小手疑惑的問;“媽媽,這個題是什么意思啊?”當時全班的同學先是一愣后是哄堂大笑,作為一個沒成家的我先也愣了,后我覺得很感動,我覺得自己在孩子心里的位子是那么的高。這是一句發自內心的聲音。我覺得我找到了方向,我得以孩子的媽媽的角度來教育他們。之后我總和他們交流,體會每個孩子的內心,了解透他們,掌握他們的思想的動向,發現其閃光點,對他們的每一個微小的進步都要給予表揚、鼓勵。逐步激發其學習興趣。對待全體學生要一視同仁,不能厚此薄彼。特別是對待差生,更不能輕易批評訓斥,應該更親近他們,對他們的學習方法、學習內容給予具體的、有效的指導和幫助。
2.通過表揚,鼓勵讓學生嘗到學習興趣,增添學習的興趣。學生在回答老師提問后獲得了表揚、老師在作業本上加上一句稱贊性評語等等,這些都能使學生直接獲得歡樂,心理上得到成功的滿足,這種滿足即可增添學生學習的興趣。
當然學生在學習中不可能總是一帆風順,不可能常獲得表揚、稱贊,他們會遇到困難、障礙,也會出現失誤。如果我們一看到他們的成績不好,就劈頭蓋臉一通指責、批評,這樣只會摧毀其自信心,促使其產生厭學的情緒。正確的做法應該是冷靜地分析原因,鼓勵他們勇于克服困難,幫助其樹立改變現狀的決心。對他們的困難要及時地幫助解決,當他們有了進步,都要及時表揚、鼓勵,讓其體驗到成功的歡樂,也讓他們看到自己的能力,增強自信心,激發學習興趣。
3.進行學習目的教育,啟發學生的求知需要。在教育教學工作中,我們要經常對學生進行學習目的教育,使學生正確認識學習的社會意義,把學習與崇高的共產主義事業、偉大的理想聯系起來,從而形成長遠的間接興趣和遠景性的學習動機。通過引導學生讀一些科幻型的課外讀物,使他們對未來科學技術的發展有感性認識,從而產生探索宇宙奧秘的意向。
在思想品德教育方面,我們應從正面教育學生樹立正確的學習目標,通過召開各種內容的主題班會,讓他們談理想、談學習目的。為了使他們的理想能成為其長期的學習動力,在學習園地中設立“我們的理想”專欄,讓他們把學習目標寫到上面,從而激發其學習積極性。
4.創設積極的課堂氣氛,激發學生學習的直接興趣。以豐富有趣、邏輯性、系統性很強的教學內容以及生動活潑的教學方法來吸引學生,從而激發學生產生學習興趣。
教學內容的設計,要特別注意考慮到難易適中,不能讓學生使勁跳起來也摘不到蘋果,也不能讓學生一伸手就摘到蘋果。太難的內容學生無從下手,課堂氣氛將變得沉悶。久之就會產生勞而無獲的厭學心理,失去信心;太簡單的內容,又引不起學生的智力活動,久之學生又會產生不勞而獲的怠惰心理,失去上進心。
教學內容的安排要松弛得當,有變化、有節奏,根據學生心理活動的特點,讓有意注意和無意注意交替使用。例如:上課初期,學生的思想還留連于課間活動中,注意力不能馬上集中。教師可通過談話或提問的方法讓學生把注意集中到教學內容上來,形成有意注意,接著可提出啟發性的問題,使學生對新課產生興趣,轉入無意注意。當講到重點、難點時教師應通過重復、加重語氣等方法使學生從無意注意轉向有意注意。緊張的有意注意之后,講行一些有趣的練習或其它活動,讓他們再次進入無意注意。
下課前學生的注意力很容易分散,所以在小結和布置作業時要反復強調,以引起他們的有意注意。這樣的內容安排,讓學生始終注意集中,興趣盎然。
課堂教學生動有趣才能充分吸引學生的無意注意,例如,教師在進行直觀演示時,有意讓學生當助手、教師有意把某些學生的名字編進題號、把部分教學內容與某些學生的理想聯系起來進行教學或設計問題,有意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巧妙的加上一句笑話或提一個可笑的問題。這些都能使他們感到有趣,引起他們的興趣。
總之,在教學過程中應不斷激發和培養學生學習的興趣,發揮學生學習的自覺性和積極性,這是提高教學質量、保證教學效果的重要手段之一,也是我們每個教育工作者的一項重要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