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章坤
【摘要】體育教學,是按照一定計劃進行的有目的有組織的教學活動,是以身體練習為主要手段的社會實踐活動。如果體育教學脫離了必要的鍛煉器材,將無法很好地進行教學。體育器材是提高體育課堂教學質量和效益、豐富學生體育活動必不可少的基礎條件之一,對于體育教學活動有著重要的意義。那么,體育器材之于體育教學到底有何作用,以及如何有效地開發和利用身邊的資源以推廣體育器材在體育教學活動中的實施,這是本文將要深入探討的內容。
【關鍵詞】體育器材;體育教學;意義;實施
![]()
體育器材設施是保證學生完成體育課堂上教學任務的重要物質保障,也是影響體育課堂教學有效性的重要因素。在日常的體育教學活動中,我們發現許多老師在上課時,容易忽視體育器材在體育教學中的作用與重要意義,從而造成課堂教學無效或低效,影響了教學質量。
我們都知道一句經典的話“興趣,是學習最好的老師”,沒有興趣談何教學?談何學習?即使去教了去學了能取得好的教學和學習效果嗎?眾所周知,考量有效體育課堂教學必須考慮三個重要指標:學習時間(投入)、學習結果(產出)和學習體驗。學習時間是前提,投入一定的時間并提高學習效率,這是增加學習結果和強化學習體驗的基礎;學習結果是關鍵,學生的學業進步和學力提升不僅能促進學習效率的提高,也能增進學生學習的積極體驗;學習體驗是靈魂,積極的體驗和態度會促使學生樂學,提高學習的效率和結果。這三者具有內在的統一性,相互關聯、相互制約,缺一不可。
下面講一則小事例:2013年12月,由國家體育總局體育彩票管理中心主辦的“公益體彩,快樂操場”活動對周口市項城定級鎮王李橋小學進行了一次體育器材捐贈活動。下課鈴響后,當同學們看到操場上擺放整齊的籃球、乒乓球、足球、羽毛球等體育器材時,都像長了翅膀的小鳥一樣“飛”了過來,圍在一旁嘰嘰喳喳地說個不停,興奮之情溢于言表,在老師的允許下,拿到器材的小家伙們立馬一個個活蹦亂跳的練了起來。
通過這個小事例我們可以看到,體育器材對體育教學來講,能使課堂豐富多彩,不僅僅是帶動了學生學習的興趣,更能夠使教學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因此,體育器材之于體育教學能夠增添運動樂趣,求新追異、挑戰自我、競爭對抗、體驗成功、合作配合。
其次,體育器材之于體育教學,能夠發展生活技能。所謂“基礎運動素質”包括走、跑、跳、投、攀爬、滾翻等,所謂“基礎運動素質”包括力量、速度、耐力、柔韌、協調、靈敏、平衡等。這些都是“運動教育”中,為人們生存生活技能奠定物質基礎的教育。借助適宜的器材,可以有效的發展這些技能。是想,如果沒有體育器材的輔助,那么,像撐桿跳高、投標槍等一些列體育運動豈不是只剩下了空殼子?
再次,體育器材之于體育教學有拓展動作方式的作用,在教學過程和日常鍛煉中,借助器材能夠展現動作技巧、提高動作難度、強化本體感覺,例如對墊上運動、負重練習、拓展與極限運動等都有著極大的提高。例如,我們利用標槍與皮筋組合成簡易跳高架,高度升降方便.有助于緩解學生恐懼的練習心理,他們可以放心大膽地進行練習和體會動作技術與方法,從而促進教學活動的落實。
最后,體育器材之于體育教學還有利于競技文化的學習。競技運動是人類的運動文化的最高表現形式,奧林匹克是人類運動文化展示的最高舞臺。按競技運動項目配置的體育器材,是對學生進入體育文化教育的“道具”,借助這些器材進行的體育學習,可以使學生直接體驗、學習競技運動。長期以來,學校的體育器材以競技體育的體系為規格標準,器材的一統性和成人化影響到了學生體育活動和鍛煉的興趣,如籃球教材使用籃球進行籃球技能練習,跨欄架多在田徑課上學習跨欄跑,這點需要改進。
體育器材是教學目標的紐帶,沒有體育器材的體育課是不完整的體育課,沒有充分應用體育器材的課堂是不完美的課堂。體育器材關系著體育目標的達成、激起學生體育興趣的助推器。基于體育器材設計教學內容是一個亮點,在這種設計思維下,體育器材才會得到充分的利用。在有效教學的背景下,根據倡導的節約型社會的精神,研究如何充分利用體育器材進行體育教學是實現體育課標的可行之路。既緩解了體育器材不足帶來的困境,也能提高體育教學的密度,也是體育教師專業發展的必經之路。
體育器材的選擇也是非常重要的,體育教師上課選用器材時,首先考慮到是否能為課的教學目標服務,能否突破重點破解難點。其次還要考慮到器材的經濟性、實用性和教學的高效性,在教學中最大可能的發揮其效益。教學中要想實現選用的器材高效達成教學目標,這需要老師在平時的教學中不斷的實踐比較,互相交流積累,依靠智慧來實現器材在教學中的最大效益。
綜上所述,體育器材之于體育教學主要有四大作用:一是培養學生興趣,促進體育教學;二是發展生活技能,提高生存生活水平;三是拓展動作方式,克服運動難題;四是學習競技文化,推動體育文化的發展。在平時的體育教學中,教師要注意,謹慎選取體育器材,盡力取得體育教學的最優化。要注意做到:一,以生為材。如利用學生為障礙物開展S型的接力跑。二、以地為材。在日常的教學中,我們只要留意,就會發現身邊周圍有許多可以直接利用的教學器材資源,如樹、單杠、雙杠、云梯等一切操場上的自然物都可以作為耐久跑的介質,目標變化式的耐久跑更能夠讓學生接受。三、廢物利用為材。有一句話這樣說“這世界上不是沒有美,而是缺少發現美的眼睛”。生活中有許多廢舊物品,我們可以回收過來,只要稍加制作改進就能開發成上課的一些簡易實用的體育器材。既減少了環境污染、增加了學生的環保意識,又彌補了我們上課沒有體育器材之困??傊w育器材對于體育教學有著重大意義,我們應當在今后的教學中加強對體育器材的應用,認真選擇每一種利于教學的器材,將體育教學與體育器材完美結合,以取得更高水平的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余文森.《有效性是課堂教學的“命脈”》.《教育理論與實踐》.2008
[2]黃燕春等.《少兒趣味田徑器材開發研制的研究》.《唐山師范學院學報》.2011
[3]叢立新.《課程論問題》.《 教育科學出版社》.2001
[4]田 ?菁.《利用體育器材設施創編體育課程內容的方法》.《河北師范大學學報》.2008
[5]張瑞林.《體育器材的共性技術研究》.《體育科學》.2011
[6]閆強、劉奮山.《體育教學過程中體育器材場地的利用與開發探討》.《教育探索》.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