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嘉
摘 要:由于物流信息錯綜復雜,社會、經濟、政治等外在不確定性因素的存在,導致了供應鏈的不確定性。為了確保供應鏈成功運行,需要采取相應的措施來減小供應中存在的風險。文中以供應鏈不確定性管理為研究對象,分析了不確定性對供應鏈管理的影響和產生的原因,探討了供應鏈不確定性管理的有效措施,從而為避免信息偏差放大,確保供應鏈的正常運轉以及為庫存成本控制提供參考。
關鍵詞:供應鏈;不確定性;信息偏差;成本控制
中圖分類號:TP2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1302(2016)05-0-03
0 引 言
不確定性指的是對某件事的經過或是結果事先并不知曉,即事件的結果可能性很多,且沒有預見性,也不能進行準確的觀察,因此產生不確定性。企業在商品供應形成供應鏈的過程中,由于信息網錯綜復雜,導致信息不確定,另外由于社會、經濟、政治等外在不確定性因素的存在,導致了供應鏈的不確定性。因而,為了滿足處在供應鏈上的企業取得成功,需要采取相應的措施來減小供應中存在的風險,比如提高信息準確性、信息共享、設立可行的管理機制等。企業供應鏈實踐表明,要想取得理想效果,提高供應鏈中對不確定性的認知以及加強防護是重中之重。
1 供應鏈管理中的不確定性因素
1.1 供應者
在企業供應鏈管理過程中,供應者在供貨時的拖延、貨物質量不合格等,都會影響供應鏈,其結果是使得消費者的利益受損[1]。
1.2 生產過程
供應鏈形成的首要因素就是貨物,而企業在貨物生產過程中自身有著不確定性,比如機器故障使得生產終止、員工操作失誤損壞貨物、網絡出現故障使得電腦運行受阻,甚至是由于員工的粗心填錯發貨地址,導致貨物發往錯誤的地方等。由此可見,生產過程中的不確定性對供應鏈的管理有著極其重要的影響。
1.3 客戶需求
客戶的需求是變化的,如市場需求的變化,降低了市場需求的確定性,企業為了滿足客戶的需求不得不囤積貨物,以備不時之需。造成這些不確定性的來源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
(1)隨著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信息量越來越大,信息的不確定性也愈加顯著,這種現象導致了市場需求信息和供庫存量的不確定性,這就是所謂的市場需求不確定性的來源之一[2]。企業在采購和庫存上都依據供應鏈上相鄰企業的需求和庫存來進行,由此各個環節的需求信息誤差就會延續且逐級放大。
(2)供應商提供了貨物,然而在貨物的轉運過程中,由于物流延誤使得收貨時間不確定,物流延誤主要源于兩個方面:貨物的生產和托運。企業在貨物生產,確保原料充足的情況下,生產設施的故障為主要影響因素。生產設施的質量以及可用性越好,那么其故障就會越少,同時待機時間也會縮短,生產不確定性也因此降低。
總的來說,在物流運輸的過程中,物流延誤是由于供應鏈的結構錯綜復雜導致的。這與蝴蝶效應(對一定條件的敏感性)相一致。也就是說,針對結構錯綜復雜的體系,若選擇用鏈式傳播方式逐一傳播,那么在這個過程中誤差將會被放大,其結果的不確定性也越來越顯著,在某一個點上造成顯著的影響。在實際生活中,致使這種效應的因素數不勝數,由此對物流運輸造成的阻礙也很大,且無法預測。
2 不確定性對供應鏈管理的影響
不確定性主要源于以下兩個方面:
(1)來自于顧客的需求信息會隨著供應鏈而逐漸放大,這對供應鏈上企業的采購和庫存數量造成巨大的影響,使得供應商的庫存成本增加。
(2)來自于物料的供應隨著供應鏈逐漸放大,從而影響了生產進度和交貨期限,降低了商家的信譽度[3]。前者只是影響了供應商的庫存和成本,而后者則更加嚴重,造成商家貨物不能及時出手,客戶退貨,貨物囤積損失等問題,特別是針對那些存放期短的貨物,其影響更甚。
3 影響不確定性的主要原因
3.1 倉儲物流成本高
現階段,倉儲物流的成本普遍較高,嚴重影響了企業的經濟利潤與發展速度。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兩點:
(1)由于我國的土地政策原因,導致土地的購買費用往往較高。
(2)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工成本也隨之提高。這些成本都會轉移到最終的商品價格中,所以這些因素成為產品價位較高、制約商品競爭力的因素。
3.2 倉儲布局不合理
對于綜合型大企業而言,其產品類型豐富,為了滿足消費者需求,保證產品供應充足及時,在倉儲中各類產品數量亦較多。但國家并沒有對倉儲布局做出明確的規定和要求,導致各地的倉儲布局不一致,很多設計并不合理,存在明顯的缺陷[4]。如產品擺放凌亂、沒有按照類別進行歸類,不僅造成空間浪費,也不利于存取貨物,無形中增加了轉移商品的時間成本和人工成本,進而影響到企業經濟效益的實現。
3.3 倉儲物流技術和設備有待提升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倉儲物流技術和設備有待提升,現代化工具的使用可以大大提高倉儲物流工作的質量和效率。然而現階段,我國企業倉儲物流行業的機械化程度還不高,互聯網信息技術沒有得到普及,很多工作都需要由人工進行,不僅工作效率低下,而且在工作中會出現由于馬虎大意等主觀因素而產生的錯誤,影響了倉儲物流工作的質量和效率,提高了企業對倉儲物流方面所投入的資金成本。
3.4 倉儲物流專業性人才缺失
在我國倉儲物流行業中還存在一個比較普遍的問題就是缺乏專業性人才。縱觀所有企業的倉儲物流工作,其工作人員的文化程度往往不高,有些甚至沒有接受過高中教育,更談不上專業技能和職業素養。這與我國倉儲物流行業工資待遇水平和人們的認識有很大關系。比如,雖然部分院校開設了倉儲物流專業,但其招收的學生分數往往較低,且在課程設置方面,多是倉儲物流理論知識,缺少對實際技能的培養。這就導致了學習和工作脫節的現象,即在畢業后需要較長時間適應工作環境。但由于在步入工作崗位后沒有正規的培訓體系,因此倉儲物流專業性人才缺失已成為我國倉儲物流發展過程中存在的重要問題[5]。
4 供應鏈不確定性管理的措施
4.1 針對供應商層面不確定性的對策
(1)在信息快速發展的過程中,有必要加強其基礎設施的構建,在此基礎上結合互聯網技術和信息技術對企業供應鏈進行細化、清楚化、合理化,為更高效的管理奠定基礎。
(2)充分利用現代管理模式,對企業供應鏈進行優化,使得生產商、銷售商、運輸商、客戶以及處在供應鏈上的合作人員互幫互助,從而在最短時間內掌握客戶需求信息,并及時反饋,減小需求信息誤差的放大和需求信息的拖延,進而減少供應商的庫存成本和庫存浪費。
(3)信息共享在供應鏈中起著極其重要的作用,它是需求信息的主要來源,因此,有必要充分利用電子共享平臺來建設更加完善的信息共享機制。當前的汽車行業也逐漸建成了完善的信息共享平臺,使得汽車行業的效益得到很大的提高。
4.2 針對物流、交貨時間不確定性的對策
(1)對供應鏈流程進行再設計,精簡流程,除去不必要的部分,使其合理化,提高體系的穩定性。
(2)在獲得需求信息的基礎上,供應商不能盲目增加庫存量,要適度。在某一產品生產過程中,保證一定的庫存量是預防供應鏈中不確定性的一種常用且安全的方法。
(3)實施因地制宜的措施,有效利用供應商所處的位置。比如某汽車公司為了及時掌控市場供應情況,進而生產商品,因此他們在材料供應商選擇方面,依據就近原則,選擇近且交通便利的地方。
(4)及時解決在供應鏈運行中遇到的問題,從而縮小其影響范圍。
(5)產品生產過程中所需設備的質量和耐用性也是造成不確定性的因素,因此需要對設備進行定期檢查和維修,以減小設備造成的損失。
另外,在生產、運轉時,通過嚴格管理確保產品的質量。同時為了避免突發情況的影響,在產品生產前需要制定好計劃,確保有足夠的時間來完成產品。在條件許可的情況下,可通過采用專車和專線來完成產品的運輸,也可通過第三方來完成,如將產品的運輸和包裝交給專門的物流公司來完成等[6]。
4.3 針對倉儲層面的其他傳統對策
(1)土地資源管理部門需要結合本地現狀合理制定土地優惠政策,以價格為杠桿引入市場經濟規律這雙看不見的手進行調節;國家加大對倉儲物流基礎設施的建設,為土地使用企業提供便利的生產經營條件,間接降低企業的倉儲物流成本,促進企業發展。
(2)為了提高生產經營收益,降低倉儲物流運營成本,提高效率,需要順應時代的變遷和科技的發展進步,提升倉儲物流設備以及技術水平。即實現倉儲物流工作的標準化管理,普及網絡化辦公,實現生產自動化,以現代科技為支撐,全面提高工作效率。具體來說,可以從兩個角度進行調整和完善:第一,對倉儲物流工作全程進行跟蹤管理,科學劃分出不同節點,并進行關鍵點分析,重在提高重要環節重點設備的工作效率,不斷優化技術等級,以滿足市場需求;第二,倉儲工作的重點在于對土地成本和人工成本的把控,即保證物資儲備的安全性,且倉儲條件滿足貨物要求;而物流工作的重點在于運輸工具的選擇,需要及時、保質保量的完成物流任務。
(3)倉儲布局包括倉儲位置的選擇和倉庫內部各區域的劃分兩部分,這些都將直接影響貨物轉運效率和人工成本,即關系到企業的經濟效益。因此,為了實現經營效益最大化需要對其進行優化處理。具體來說,可以在學習國外先進理念和管理經營經驗的基礎上,結合我國經濟發展的特殊性和企業自身條件,合理選擇倉儲位置,并對倉儲空間和功能區進行優化,在保證倉儲貨物儲存環境和條件的同時,提高空間利用率,降低轉運貨物的時間成本和人工成本。即通過減少企業的倉儲運營成本來提高經營管理收益,促進企業發展。
(4)加快倉儲物流人才的引進與培養。人才是社會和經濟發展的重要推動力量,其對于企業發展的重要作用大家都很清楚,對于倉儲物流行業亦不例外。因此,企業要加快倉儲物流人才的引進和培養。具體來說,可以通過高薪等一系列優惠政策吸引高素質倉儲物流人才的加入,尤其是有著豐富實踐經驗人才的加入;對本企業的倉儲物流人員進行定期培訓,以保證其知識結構不斷更新,知識體系與國外先進的理念接軌;關注倉儲物流人才的工作感受和生活滿意度,給予精神和物質上的幫助和鼓勵;與高校聯合辦學,提高倉儲物流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動手能力,幫助其在畢業后更好地適應倉儲物流工作,提高工作質量和效率[7]。
5 結 語
隨著市場經濟和網絡技術的發展,獲取產品信息的方式也越來越快捷、精確。使得企業供應鏈管理不再被時間束縛,供應鏈中各環節的信息也能得到共享,從而避免了由于信息傳遞造成偏差放大現象的產生,結果是企業供應鏈具備確定性。然而,現實生活中仍然有著這樣、那樣的因素影響供應鏈管理,例如各大企業間文化和管理制度的差異,為此解決這些不確定性因素引起的問題迫在眉睫。只有確保供應鏈的正常運轉以及減小庫存成本,才能提高企業的競爭力。
參考文獻
[1]肖劍,但斌,張旭梅.雙渠道供應鏈中制造商與零售商的服務合作定價策略[J].系統工程理論與實踐,2010,30(12):2203-2211.
[2]唐亮,靖可.魯棒控制下動態供應鏈系統牛鞭效應優化[J].系統工程理論與實踐,2012,32(1):155-163.
[3]陳敬賢,王國華,梁樑.供應鏈系統中零售商橫向轉載的隨機規劃模型及算法[J].系統工程理論與實踐,2012,32(4):738-745.
[4] 姜天,劉軍.電子商務倉儲物流模式分析與選擇研究[J].物流技術,2013(8):9-12.
[5] 崔小兵.探討生產加工企業倉儲管理優化的途徑[J].裝備制造,2014(S2):219-220.
[6]王曉立,馬士華.供應和需求不確定條件下物流服務供應鏈能力協調研究[J].運籌與管理,2011,20(2):44-49.
[7] 趙冬,馬曉鋒.第三方物流企業開展倉儲創新服務問題分析[J].物流技術,2011,30(4):2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