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榮
摘 要: 初中語文是一門十分重要的學科,對培養學生綜合素質和學習理解其他學科有著很大的幫助。隨著新課程教學改革不斷深化發展,全新的教育方法和教育理念逐漸應用到初中語文課堂教學中,極大的提升了學生學習質量和教學效果。小組合作學習是新課程改革提倡的一種教學方法,其不僅能夠培養學生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而且還利于提升學生觀察力、分析能力,從問題中找到問題,自主探究。但是在傳統理念限制之下,很多教師對小組合作學習教學模式認識不夠深刻,在教學過程中還存在不少問題。本文主要結合實際教學需求,就初中語文課堂小組合作教學存在的問題進行了分析后,提出了相應的解決對策,希望通過本次研究對更好的提高初中語文課堂教學質量有一定助益。
關鍵詞:初中語文 課堂教學 小組合作學習 存在問題 解決對策
中圖分類號:G633.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9082(2016)05-0268-01
最近幾年,隨著義務教育階段課程改革不斷發展,現代初中語文教學思想不斷傳播發展,小組合作學習作為現代教學思想中的一種先進的學習方法,逐漸受到教師的喜愛,在課堂教學中逐漸應用。小組合作學習教學模式的應用體現了教學過程中的民主、科學、互動,顯著發揮了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的主體作用,更體現了素質教育改革的要求。但是從最近幾年小組合作學習教學模式實施的情況來看,教學過程中還存在不少問題,需要我們及時采取措施將其解決。
一、初中語文課堂教學應用小組合作學習存在問題分析
1.小組合作學習形式化現象十分嚴重
有不少初中語文教師對新課改要求認識不清楚,在課堂教學過程中不管需不需要都進行小組合作學習。對于一些簡單的問題都要進行小組討論,學生對教師設計的問題不感興趣,逐漸喪失了學習語文的興趣和積極性。還有教師由于時間和精力方面的不足,不能科學對學生的小組學習進行組織和引導,課堂上小組合作學習就是任由學生自己學習,課堂紀律混亂,嚴重影響到教學秩序,小組合作學習真正的教學功能未全面發揮出來,小組成員間的學習水平也不能明顯得到提升。
2.學生小組合作學習意識不足
如今很多學生都是獨生子女,在成長過程中形成了以自我為中心的性格,而小組合作學習需要小組成員之間團結合作,相互配合,這樣才能保證小組合作學習順利的實施下去,但是有不少學生缺乏合作意識,自我為中心現象十分明顯,在合作過程中總想凸顯自我,不從整個小組利益出發,學生的這種自我行為不僅會嚴重影響到小組合作學習教學模式順利的實施,而且對學生今后人生觀、價值觀的形成將會產生影響。
3.學生參與小組合作學習的積極性不足
初中語文課堂教學積極應用小組合作學習,雖然能夠增加學生參與課堂教學的機會,但是學生的參與積極性卻不是很高。在小組合作學習過程中,一般參與積極性較高的是學習成績較好的學生,而語文基礎較差的學生不愿意、不敢于參與到小組合作學習中,他們有自卑心理,怕被別的同學嘲笑。在這種參與性不平衡的教學情境下,任何問題回答,提出都是由基礎較好的學生站出來解決,而其他基礎較差的學生只是做教學的順從者,長期以往學習能力較差的學生與基礎較好學生之間的差距越來越大,逐漸喪失了參與語文教學的興趣,甚至對學習語文知識產生消極態度,最終嚴重影響整個教學質量的提升。
二、初中語文課堂教學應用小組合作學習的對策分析
1.轉變理念,充分認識到小組合作學習的重要性
初中語文教師要全面分析新課程改革要求,從根本上轉變教育理念。教師要改變過去傳統灌輸式教學理念,應該全面樹立以學生為主的教學方針,將教學的主體地位交還給學生,充分發揮初中生的主體作用。小組合作學習就是提高學生課堂參與性的重要措施,教師要擺正思想,避免教學的形式化,真正用素質教育理念武裝自我思想,通過教師努力,充分調動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保證教學能夠順利推進。
2.積極培養學生養成良好的適小組合作學習習慣
在日常教學過程中,教師要積極引導學生擺脫以自我為中心的性格,通過舉辦多種形式的活動,讓學生充分體會到團結合作所帶來的巨大益處,從中體會到成功的樂趣。首先,要善于引導學生傾聽其他人意見。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都要學會傾聽別人想法和意見,不管這個意見是正確還是錯誤,都要認真傾聽,要讓學生明白傾聽別人意見是尊重他人的良好行為。通過他人的言語,讓學生自主進行判斷,進而讓學生形成自己的觀點,從而讓學生更好的去表達和交流。教師積極引導學生善于傾聽,也是改變學生過于自我的最佳途徑;其次,要積極鼓勵學生大膽質疑。在小組合作學習過程中,不管是學習基礎較好還是學習基礎較差的學生,都會有自己的觀點和看法。教師要引導學生積極提出自己的意見和態度,敢于向權威發起挑戰,敢于質疑教師的觀點,同時在小組合作學習過程中還要敢于質疑其他小組成員之間的觀點,當然學生對教師和其他學生進行質疑的前提是要基于全面分析的前提下而進行的一種行為,而不是胡亂質疑。
3.科學分組是開展小組合作學習的重要前提
在初中語文課堂教學過程中,小組合作學習是以小組為單位進行學習的,因此,在教學過程中,分組的科學性直接決定了小組合作學習的質量。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做到科學分組。在分組之前,教師需要對每一位學生的學習基礎進行全面的考量和分析,結合學生的基礎知識含量,認知能力、學習積極性以及學習興趣等因素,將班級學生進行科學分組。在分組過程中要保證每組成員都有學習成績好的學生也有學習能力不足的學生,保證分組的科學性和合理性,通過小組學生之間的帶動,最終促進學生全面進步和發展。
總之,在初中語文教學中積極應用小組合作學習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在應用這種教學模式過程中,教師要及時轉變理念,培養學生養成良好學習習慣,科學分組,推動初中語文小組合作學習順利開展。
參考文獻
[1]羅彩靈.初中語文課堂中合作學習的現狀及有效性探討[J]. 中國校外教育. 2014(14)
[2]汪耀紅. 初中語文高效課堂教學中的合作學習策略[J]. 玉溪師范學院學報. 2012(09)
[3]張群.初中語文課堂中小組合作學習的有效開展途徑探析[J]. 文學界(理論版). 2012(12)
[4]王麗麗.關于初中語文小組合作學習的思考[J].資治文摘(管理版).2010(07)
[5]馬益珍.美國中小學合作學習的特點與實施策略[J].外國中小學教育.2004(02)
[6]劉電芝,馬穎. 對我國基礎教育“合作學習”有效性的思考[J]. 西華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0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