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興強,蔡少蓮(肇慶醫學高等專科學校,廣東肇慶526040)
?
高職護理專業學生社團活動的開展對培養護理職業道德的影響
陳興強,蔡少蓮
(肇慶醫學高等專科學校,廣東肇慶526040)
摘要:目的了解高職護理專業學生社團活動的開展對護理職業道德的影響,為培養高職護理專業學生的職業道德提供依據。方法選取200名由相同教師教授專業知識的護理專業學生為調查對象,并將其分成實驗組和對照組。實驗組100人,每人至少參加了1個社團組織;對照組100人,沒有參加任何社團組織。在經過1年的專業學習后,對兩組學生進行問卷調查,問卷內容涉及同理心和同情心、奉獻精神、誠實守信、尊重他人和慎獨精神這些護理職業道德。結果實驗組護理職業道德總分高于對照組(P<0.05),除誠實守信的得分兩組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外,剩余維度的得分實驗組均高于對照組(P<0.05)。高職護理專業學生護理職業道德和社團活動呈正相關(P<0.05)。結論通過開展學生社團活動,可以提升高職護理專業學生的護理職業道德。
關鍵詞:護理教育;社團活動;職業道德;高職學生
護士職業道德是社會道德的一部分,是調整護理人員與社會患者以及同事間關系行為規范的總和[1],它是提高護理質量的倫理基礎、護理人員干好護理工作的思想基礎[2]。隨著經濟社會的飛速發展以及人們對健康需求的日益提高,護理職業道德的重要性越來越明顯。為社會培養醫技高超、醫德高尚的衛生人才是醫學院校義不容辭的責任[3]。護理專業學生是未來護理事業的支柱,不僅要具備高尚的職業道德,更應具有濟世救人的獻身精神。當前對護理專業學生的職業道德教育成為眾多醫學院校教育教學的重點,護理職業道德教育的效果直接關系著我國護理事業的整體素質,更影響著各種護患關系的發展和護理服務的質量。護理道德教育除了堅持課堂系統教授外,還應通過實踐使護理專業學生對職業道德產生更深刻的理解。醫學院校應結合自身專業特色,去粗取精,整合資源,把道德教育融入學生社團活動中。
1.1調查目的
了解通過社團活動開展的職業道德培養模式對高職護理專業學生職業道德產生的影響,為提升高職護理專業學生的護理職業道德提供依據,探索醫學高職院校培養護理專業學生良好護理職業道德的有效途徑和方法。
1.2資料與方法
選取2013級200名由相同教師教授專業知識的護理專業學生,并將學生分成實驗組和對照組。實驗組100人,每人至少參加了1個社團組織;對照組100人,沒有參加任何社團組織。通過查閱文獻和專家函詢等方法自制問卷,問卷內容涉及同理心和同情心、奉獻精神、誠實守信、尊重他人和慎獨精神這些護理職業道德,共16個項目,采用Likert 5點計分法,分值為1~5分,在經過1年的專業學習后,對兩組學生進行調查。共發放問卷200份,收回有效問卷200份,有效問卷回收率100%。采用Excel 2007軟件進行數據錄入,采用SPSS19.0軟件包進行數據分析,計量資料采用(±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獨立樣本t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表1 兩組高職護理專業學生護理職業道德情況(±s,分)
表1 兩組高職護理專業學生護理職業道德情況(±s,分)
維度同理心和同情心項目數t分組實驗組對照組實驗組對照組實驗組對照組實驗組對照組實驗組對照組實驗組對照組P 0.023得分11.43±1.320 10.12±1.085 10.88±1.233 10.39±0.803 11.84±1.089 10.51±1.020 12.04±1.263 11.32±0.581 15.35±1.702 13.94±1.099 61.54±3.500 58.28±2.586 3.330 7.666奉獻精神0.000誠實守信8.9130.452尊重他人4.7280.007慎獨精神6.9590.000總分33334 1 6 12.0870.021
在經過1年的專業學習后,實驗組總分為(61.54±3.500)分,對照組總分為(58.28±2.586)分,實驗組總分高于對照組(P<0.05);除誠實守信的得分兩組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外,剩余維度得分實驗組均高于對照組(P<0.05)。進一步對社團活動和高職護理專業學生人文素質進行相關分析可知,社團活動與人文素質的提升相關(P<0.05)。
3.1學生社團活動是高職護理職業道德教育的重要載體
多一個健康發展的學生社團,就多一塊教育的陣地、多一個展示的舞臺、多一個創新的堡壘、多一批受益的學生[4]。學生社團作為學校中具有一定影響力的學生群體,是學校進行德育的重要渠道[5]。沒有凸顯的載體,職業道德便成為隱形、捉摸不定的東西。社團活動作為載體,使職業道德的培養、內容取材均成為可能。高職學生參與社團活動,有利于培養集體主義精神、增強溝通能力、提高團隊協作能力和培養健全的人格,同時可激發社團成員間為共同目標而一起努力,為共同目標而合作,為將來的臨床工作和與患者的有效溝通奠定堅實的基礎。在參與社團活動的過程中,提供給來自不同專業的學生彼此間相互交往的機會,鍛煉了團員的社交能力,增進了團員之間的友誼,同時提高了團員對社團的認同感。總之,護理專業學生在參與社團活動的過程中,通過社團的德育功能,將思想道德觀念逐漸內化,從而達到提高思想道德修養和人文素質的良好效果。
3.2學生社團活動是高職護理職業道德教育的實踐平臺
亞里士多德說過:“只有道德行為才能使人成為有道德的人,只有勇敢行為才能使人成為勇敢的人,只有善良行為才能使人成為善良的人。”當前,醫德醫風建設是醫學院校人才培養和教學改革的重點之一,絕大多數的醫學院校通過開設護理倫理修養或其他選修課的形式來傳授人文知識,在一定程度上有效地培養了醫學生的職業道德,但其還存在一定程度的缺陷,例如形式單一、內容固定等,并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學生的問題和行為問題。護理學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學科,特別注重理論聯系實際。各類學生社團特別是專門性社團為在校學生提供了實踐的平臺和機會,一定程度上彌補了高職護理教育體制中過度重視書本知識、忽視實踐能力的弊端[6]。通過靈活多樣、內容豐富的社團活動,如座談會、社區實踐、社會調查、辯論等,為高職學生創造了良好的陶冶道德的環境。
3.3學生社團活動是高職護理專業學生認識和接觸社會的橋梁和窗口
“醫學需要這樣的醫學生:寬闊的知識視野、深厚的文化底蘊、高尚的人格、較強的社會活動能力”[7]。當前,醫學院校的學生社團蓬勃發展,越來越多的社團走出校門,面向社會和基層,學生積極參與這些活動,既是校內社團德育功能的延伸,也是對社會的一種貢獻。社團活動引導學生親身實踐、知行結合、經受鍛煉,由指導教師帶隊,如疾病普查、社區義診、健康宣傳等,使學生到社會了解國情、民情,使學生懂得基層人民的健康需求,從而增強護理專業學生為護理事業獻身的責任感和使命感,提高服務社會的意識,拓寬社團活動培養職業道德的渠道。
健康所系,性命相托,同其他專業相比,要求護理人員具備更高的職業道德。高尚的職業道德是護士有效工作、維持良好職業形象、全面提高護理質量的保證。醫學院校是培養護理人才最重要的場所,護理專業學生是臨床護士的儲備軍,職業道德的培養是大勢所趨,需要在高校學習期間就開始職業道德的培養。高職醫學院校應該結合自身特點,把職業道德教育作為社團工作的重中之重,切實發揮社團活動對高職學生的教育和引領作用。
參考文獻:
[1]楊運秀.從護理學發展談現代護理道德教育[J].護理學雜志,2005(5):76-77.
[2]張紅偉.闡述護理職業道德重要性及對病人健康的影響[J].中外婦兒健康,2011(6):441-442.
[3]奚紅.依托校園文化建設構建醫德教育實踐活動體系[J].中國醫學倫理學,2011(1):89-90.
[4]石新明.論蔡元培先生的“扶植社團”思想[J].北京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1,17(2):31-34.
[5]吳小瑜,史志明.以學生社團發展促進衛生職業院校德育建設[J].衛生職業教育,2011,29(12):26-27.
[6]計曉月,喬麗嬌.高職護理專業學生素質教育影響因素調查分析[J].衛生職業教育,2010,28(11):98.
[7]馬存根.試論醫學生人文素質的養成及其輻射功能[J].中國醫學倫理學,2004(6):30.■
中圖分類號:G526.5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1-1246(2016)08-012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