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小娟
【摘 要】本文通過對大學生綜合素質測評指標體系和測評管理過程的思考,并結合作者自身學生管理工作實踐,闡述了做好大學生綜合素質測評的目標、方法、步驟、作用及重要意義。
【關鍵詞】綜合素質測評;導向;思考
1.綜合素質測評在學生中的重要性
由于綜合測評是獎學金、助學金以及其他各種獎項和榮譽的重要依據,也是就業過程中用人單位錄用大學生的一個重要依據,所以學生往往比較看重綜合測評的結果,將測評體系中的各項要求作為自己的行動指南。
2.具體在學校層面的綜合素質測的具體導向
學校每學期的期初都會對上學期學生的在校表現做一次綜合測評,主要從德育、智育、體育以及能力四大模塊對學生本學期表現進行綜合評價,德育模塊又包括了政治表現、道德修養、集體觀念、學習態度、遵紀守法、文明習慣等小模塊。能力里面包含了參加各種比賽獲獎,參加文體活動等。實踐證明,有怎么樣的綜合素質測評條例就有怎么樣的學生行為,它對學生的在校行為具有導向作用。
2.1德育模塊的思考
通過的與模塊中的政治表現、道德修養小模塊,促進了學生主動進行政治理論學習、自覺接受道德教育和法紀觀念教育,參加政治理論學習、黨團組織生活、班會等活動的同學積極起來,通過對撰寫理論文章、參加上級有關部門主辦的征文、演講比賽及做好事等進行加分,大大提高了學生的政治學習熱情和自覺接受愛國主義教育的積極性,促進了見義勇為、拾金不昧、誠實守信、樂于助人等良好風尚的形成。
通過德育模塊中的集體觀念這個小模塊,同學都樹立了班集體的概念,在一些集體活動中積極參加,出謀劃策,盡自己的能力,不參與的同學減少了,積極性提高了。
2.2文明習慣的思考
在文明習慣這個模塊,同學們的宿舍衛生整潔了,教室垃圾減少了,養成了很多好的個人生活、學習習慣。在能力模塊,參加各種比賽、競賽、文體活動的同學多了,大家的熱情也高漲了。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造能力、組織管理能力、合作意識和執行能力、社會交往能力、文藝體育競技特長、英語能力、計算機能力、選輔修情況及參加社會實踐,假期支教,實習其他實踐能力等方面都得到充分的提高和發展。
3.高校輔導員對大學生綜合素質測評德幾點思考
作為一名高校輔導員在每學期的測評工作中切實體會到了綜合素質測評在學生管理中的實際作用,以及學生、家長對此項工作的重視。在各種名目繁雜的加分條中如何做出公平公正的選擇也是每次綜合測評中輔導員們面臨的考驗。
3.1輔導員日常跟蹤和記錄
由于大學生綜合素質測評結果與大學生的切身利益息息相關,因此,在每次綜合素質測評時,學生都十分關心測評過程是否公正、透明,測評結果是否客觀。測評工作對高校學生工作十分重要。測評工作搞得不好,輕則影響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影響同學之間的關系,重則引發一系列問題,影響正常的教育教學秩序。因此,輔導員要高度重視大學生綜合素質測評工作,客觀認真對待測評工作,同時增加測評工作的透明度,讓每位學生都能及時了解測評情況。客觀認真從事測評工作,是保證測評工作順利進行的前提條件。真要做到客觀和認真,這就需要輔導員做好學生平時表現的跟蹤和記錄,通過班級骨干對班級同學出勤情況、學習態度、課堂表現、學習成績、宿舍衛生、參加活動,獲獎情況、人際關系等一系列情況的記錄以及家長對學生的評價,老師對學生的評價,同學對學生的評價做出多方位整合和綜合性考慮,給出一個相對公平公正的結果。
3.2做到“三個公開”
測評工作同時要增加透明度,做到“三個公開”:一是測評工作人員要公開,由各班民主推薦產生測評小組成員,我們班級基本上是每個宿舍出一個成員,可以是是宿舍長也可以是宿舍成員,確保測評小組成員的的公開公平;二是測評過程要公開,要不斷接受其他同學的監督,及時糾正測評中存在的問題,由于每個宿舍都有成員參與,測評中出現的情況都能第一是時間反饋給每個同學,保證了出現問題會第一時間解決;三是測評結果要公開,將測評結果在一定范圍內公示,公示時間三天,對每位學生加減分情況說明具體原因,使學生思想上能正確理解,心理上能舒暢接受,爭取得到最客觀公正的測評結果。在三天的公示期間如果還有學生對綜合測評的結果又疑問還可以通過和測評小組成員以及通過找輔導員來解決,直到沒有同學對綜合測評結果有異議。
3.3正確導向
當然大學生綜合素質測評作為一個管理工具有其正向引導學生思想價值和行為的一面,也存在了自身的不足,比如,綜合測評涵蓋的內容還不夠全面,進入大學后,學生對新的學習生活環境的不適應,或者失戀,家庭原因,就業壓力等導致的心里問題在擺脫了單純的高考壓力后集中爆發出來,部分大學生的心理健康狀況出現問題,心理健康問題會引起學習成績下降人際關系緊張、違反校規校紀影響他人學習生活,甚至出現危害他人及自己生命安全等嚴重后果。同時,心理健康與否也直接影響到學生將來的就業和職業前景,因此,心理素質測評也是綜合測評必須考慮的一個問題等方面。
3.4年級綜合素質測評側重點不同
此外,不同專業、不同年級的綜合測評應該有所區別。不同學科類型不同的專業導向以及不同的職業能力要求,對學生綜合素質的要求也不相同,因此綜合測評中對于學生考察評定的側重點也存在差異,這就需要針對專業特點“職業特點”來構建符合大多數學生實際情況的綜合測評指標體系。二是不同年級之間,學生學習和實踐的重點內容不同,這就要求針對每學年學生的情況和教學的特點分別制定各學年合理的測評指標,引導學生合理的分配時間,有效學習。
3.5以順利就業為培養目標
根據用人單位對畢業生職業素養的要求分別設置一些綜合測評項目,培養學生這些職業素養,為今后走出校門,順利走向工作崗位做好準備。大學生綜合素質測評體系是一個十分復雜的系統,只有通過實踐的檢驗,才能暴露其弱點和不足,有利于其改進和發展。因此,測評工作結束后,我們要立足于社會對人才質量需求,從推進素質教育和學生工作大局出發,不斷根據新情況、新特點以及暴露出來的問題廣泛征求和吸收輔導員、學生、專業教師等各方面的合理意見并加以總結和反思,做出合理的規范化規定,以求投入運行更完善的系統結構方式。
4.總結
我們要在總結新經驗的基礎上,立足于新形勢下社會對人才質量需求的不斷變化,結合本校的人才培養目標、培養計劃、培養特色等,不斷研究、改革、完善大學生評價制度,建立真正科學、規范、合理的大學生綜合素質測評體系,在測評工作中做到嚴肅、透明、客觀,使大學生綜合素質測評工作進入良性循環,具有長久的生命力,切實推進素質教育,提高大學生綜合素質,使學生在就業市場上立于不敗之地。
參考文獻:
[1]邱柏生,蔡志強.素質的內涵及其綜合維度[J].思想教育研究,2009(9).
[2]張志軍,李建軍.大學生綜合測評系統的構建研究[J].中國成人教育,2011(4).
[3]嚴謐莞,葉茂.淺談大學生綜合素質測在班級管理中的應用[J].常州輕工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