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赫
[摘要]當今時期,國家大力鼓勵和提倡職業教育,各高等職業院校發展隨即展開了激烈地競爭。由于我國的職業教育在發展過程上存在著一定程度的不足,所以現在正經受著嚴峻的挑戰。首先,我國的各大高職院校要深刻領會和貫徹國家相關發展職業教育的文件精神,然后對本院校進行科學定位,明確目標,分析職業發展形勢,廣泛吸取先進的教育理念,積極進行課程改革和人才培養,最后通過不斷創新與挑戰,辦出具有特色的職業教育。
[關鍵詞]職業教育;教育特色;發展規劃
最近幾年,隨著社會的進步和科技的創新,高等職業教育得到了飛速的發展。在促進我國職業教育發展的同時,也對國民經濟的發展起到了推動作用。為了更好地適應社會需要和推動社會進步,我國的各大高等職業院校要對本院校進行科學的發展規劃,以迎接更多的機遇和挑戰。
1通過剖析,對自身的科學發展進行定位
各大高等職業院校,辦學理念應該著眼于當今社會經濟發展的大環境,在做到適應本地區經濟發展的前提下,遵循教育規律和客觀原則,實事求是,對自己進行科學的發展定位及規劃。在分析高職院校實際辦學狀況時,要結合其在高校中所處的地位,堅持做到從實際情況出發定位的原則。高職教育的理念就是培養出身懷技能,能適應生產第一線的技術人員。這批人才要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將來成為應用型技術人才。讓他們能夠掌握制造、管理和服務等方面的實用技術和職業操作技能,完成研究和設計工作。而本科教育的出發點在于培養學生的設計及理論技術研究能力,側重點在于培養學生的研究和設計能力,讓他們能夠熟練掌握工藝的制造、服務與管理等多方面的技術和技能。高職院校要結合自身的發展特點,辦出亮點,在辦學發展上有別于本科教育。
2通過人才培養模式調整,突出特色、提升競爭力
辦學特色可以說是高職教育發展中的重要保證。這種特色能夠反映出它與本科院校的區別,也能反映出它與中等職業教育在層次上的差別。與本科教育相比較,高職教育重點培養學生的技能素質和技術應用能力,而不是像在本科院校中,著重培養“學術型”人才。與中等職業教育相比,高等職業教育在層次上有所突破,重點方向在“高等”教育和“技術應用”上,而不是像中等職業教育所倡導的“中等”教育和“技能型人才”上。與本科教育相比,高等職業院校在師資力量、資金、辦學規模和層次上都與本科院校有一定差距。對高等職業院校而言,辦學特色是其生存的保障和發展的基礎。所以我國的各大高職院校要緊密結合本地區的經濟發展要求,以適應經濟發展、行業變化和市場需求為導向,辦出有特色的教育。
為了辦出有特色的職業教育,就要進行人才培養模式的調整。高職院校的人才培養模式要適用于自身的發展。首先,要解決在部分專業上,專業口徑過窄的問題。其次,要在課程設計上,突出課堂上的實踐環節,并強化理論課程,使學生的技術應用能力提高。再次,要堅持“校企合作”等教育模式,增強學生的創新及創業精神,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最后,要加強校內實訓基地建設,統籌規劃,合理布局,確保學生技能水平訓練。
3通過師資隊伍建設,強化教育質量
目前高職院校師資隊伍現狀不太盡如人意,較本科院校的師資隊伍還有著很大的差距。主要表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第一,教師數量上存在不足,部分教師的觀念轉變比較慢,教育理念落后,由于教師存儲知識的老化,造成部分教師的教育方法落后,教學手段比較陳舊。
第二,教師隊伍學歷層次不高。由于我國在職業教育發展階段起步較晚,并且有一部分的高職院校都是由原來的中等職業院校升格而成,升格后教師隊伍變化不大。這部分院校中的教師學歷普遍偏低,教學水平也不是很高,這讓他們很難適應高職院校的發展。
第三,教師隊伍結構不合理,優秀教師匱乏。目前在大多數高職院校中,一方面基礎課教師相對較多,另一方面“雙師型”教師卻十分缺乏。此外,優秀教師的補充工作做的也不盡如人意。目前高職院校的教師招聘主要來源于普通本科的畢業生,雖然他們理論知識較為豐富,但是實踐經驗嚴重不足。而經驗豐富的企業員工,受到事業單位編制等因素的限制,很難進入到高職院校進行工作,這就使得“雙師型”的技能人才很難補充到高職院校中去。
為了克服上述困難,營造良好的教育氛圍,打造適應社會發展所需要的高職院校。各大高職院校要盡快建立一支結構合理、能力過硬、專兼結合的教師隊伍。要營造出尊師重教、重視人才的氛圍;要有計劃地選派老師進行進修、攻讀碩士、博士學位來提升學歷;要進行人事改革,打破傳統觀念,面向社會全方面、多層次地招聘技術人才,聘用企業專家來學院做兼職教師,改變以往單一的教師選擇方式;要選派專業教師到企業里參與一線的生產,提高他們的專業技能;要鼓勵教師個人或者教師與企業聯合進行項目的開發與研究;要強化教師人才資源的管理,為他們設立有效的激勵措施和獎懲辦法,促進教師努力提高自我水平,使之盡早成為專業帶頭人或骨干教師,為社會及學院貢獻更多的力量;要營造良好的教育教學氛圍,為廣大教師提供優質的工作氛圍。
4通過政策的修訂加大創新力度,實現飛躍
各高職院校要集思廣益、開拓進取,積極學習、借鑒同行的先進經驗,少走彎路,堅持“以學生為本”的教育理念。要借鑒國內外先進職業院校的教育經驗,積極引入國內外的優質教育和教學資源。通過院校之間、院校與企業之間的項目合作,使學生有機會接受更高水平院校教師的授課及企業高級技術人員的培訓。同時,選派院校中部分優秀及青年教師進入其他高水平的大學里去學習深造,來提高他們以后的教學水平和工作實踐能力。高職院校自身要積極主動地尋找與國內相關名校合作的機會,建立不同形式的人才培養和學術交流模式,讓教師和學生都有機會接受新的教育、了解新的教育風格。在引進優質教學資源及人才這一點上,高職教育不僅僅是把目標定位在名牌高校和企業的人員上,更要把目光放在社會各行各業生產第一線的專業人員中去,他們都是值得引入的人才資源。高職院校還要依托企業的技術力量,聯合辦學,構建合作模式。通過校企之間的合作,在企業里建立校外實習基地,聘請企業專業對學生進行指導。
高職院校要取得發展,實現飛躍,就要提高自我認識。通過相關的國家政策和措施來推動自身的發展。遵循國家的有關法律規定,推進教育改革與創新,優化自身的教育結構,完善、改進培養模式,提高辦學的質量,適應社會發展及人才培養的需要。高職院校要推陳出新,改變以往傳統的政府辦學模式,逐步實現社會、企業、個人的多元化辦學體制,打破一些傳統的落后模式。我國的各級地方政府也應該逐步加大投入對高職院校的辦學投入,積極推動和加快部分高職院校的辦學體制,實行試點工程,盡早完成教學改革試點工程。此外,還要實現部分高職院校的轉制工作,改變當前國內高職院?!皣泄k”的單一模式,努力發展和建設一部分優秀的國有民辦院校和企業創辦的院校。加快推進我國高等職業教育的多元化辦學,形成“百花爭鳴”“百花齊放”的教育局面,從而促進我國的高等職業教育快速發展,實現飛躍。
5結論
隨著科技的創新和社會的進步,高職院校的人才培養工作已經受到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各大高職院校一定要對自己進行科學的定位,盡早找出一條適合自身發展的道路。
參考文獻:
[1]趙明安.基于戰略管理的高等職業院校發展規劃文本結構分析[J].武漢船舶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1(2).
[2]劉中華.論高等職業院校科學發展中的制度創新[J].教育與職業,2011(9).
[3]任占營.改革創新高等職業教育推動??聘叩嚷殬I院??茖W發展[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