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莉燕
摘 要:在本論文中,本人以互動教學模式為切入點,討論了互動教學模式的概念、互動教學模式的要求以及如何讓互動教學模式更好地應用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
關鍵詞:互動教學模式;小學數學教學;運用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6)10-173-01
一、前言
隨著時代的不斷進步和發展,課堂教學也必須隨著時代的發展而發展。現在的小學生都是新世紀出生的獨生子女,從小在優越的環境下成長。在家長的精心教育下有著比以往學生更好的基礎,同樣他們擁有更強的個性思想,往往不愿接受單一的教育方式。因此,再用以往單向的由教師向學生傳播知識的這種“注入式”的教學方式肯定無法取得理想的教育效果。如果教師只關注自己如何教,把知識單純地灌輸給學生,必然無法得到學生的共鳴,甚至會遭到學生的排斥,自然無法取得滿意的效果。所以,現今的小學教育,必須從以學生為本的角度出發,充分利用現在學生更強的好奇心和更強的好動性,通過語言和情感的溝通,讓學生發揮主動性,主動去探索知識,教師再通過引導,讓學生掌握正確的知識,摒棄一些不需要的或錯誤的知識。由此可見,課堂教學中師生的教學互動是非常重要的,只有充分做到了教學互動,學生才能主動地學習教師教授的知識,而教師也才能高效地完成預期的教學目標。
二、互動教學模式的概念
互動教學模式講究的是師生之間的一種互動,這是一個雙向的過程,在師生互動的過程中,教師可以有效地知道學生對于知識的掌握情況,而學生也可以獲得更多的新的數學知識。互動教學模式與傳統的“灌輸”式的教學模式相反,它的核心在于“互動”,而“灌輸”是一種單向的授課模式。互動教學模式的形式多種多樣,師生之間的交流也是多種多樣。不過,無論其形式怎么樣變化,互動教學模式的內涵不會發生太大的改變。教師與學生之間是平等的關系,互相交流,互相溝通,一起探討學習中的問題。互動式教學模式講究的是師生之間一種相互理解溝通的過程。
三、互動教學模式的要求
互動教學的具體要求是:最大限度地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給予學生主動參與的機會,給學生留下思考的空間。它所關注的不僅是學生是否參與學習,更重要的是解決學生如何參與的問題,即如何發揮學生主體性的問題。我們所追求的是在學生期待得到新知的時候,通過全過程參與習得新知。
四、小學數學互動教學的實踐
1、教師要善于啟發學生。上數學課前,教師要善于啟發學生,多引用一些有趣的數學問題,讓學生去思考。不過,要注意的是,教師在啟發學生的過程中,要注意分寸,把握好問題的難易程度,不能夠出過于難的數學題目,那樣會挫傷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在啟發性題目內容的選取上,要靠近小學生的實際生活狀況,這樣才可以引起學生強烈的探求心理。對于回答得比較好的學生,教師要給予學生一定的鼓勵,這樣就可以在全班掀起一股“學數學,主動探求數學知識”的熱潮。教師在啟發學生的過程中,可以采用“層層遞進”的方式,循循善誘,讓學生的求知欲越來越強。
2、建立平等的師生關系。據研究表明,很多學生不敢與教師互動,因為他們害怕教師的指責。所以,教師在嘗試互動式教學模式的過程中,要注重自己的形象,讓自己變得和藹可親,平等地與學生交流,切記不可為自己塑造一個“高高在上”的教師形象。愛默生說:“教育的秘密在于尊重學生。”對于不敢互動的學生,教師要積極地予以鼓勵和關懷,讓學生有信心與勇氣參與互動,從互動教學模式中受益。
3、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在小學數學的互動式教學模式中,教師要善于營造良好的學習氣氛來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與主動性。營造良好學習氛圍的主要方法就是教師能夠創設良好的問題情境來把學生引入到實際課堂教學中去,創設問題情境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激發學生參與討論學習的積極性,從而讓學生利用已有的知識及經驗來參與到與同學、老師的課堂交流中去。創設完善的問題情境是進行課堂互動式教學的第一步,作為一名優秀的數學教師,在創設問題情境時一定要注重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來設置,充分考慮到問題情境的適用性、發展性、探究性,選擇合適的教學時機來合理有序的組織學生進行合作交流互動。
4、關注個體學生差異。由于學生所處的家庭背景、文化環境、自身思維方式的不同,他們的數學學習活動也是一個生動活潑、主動而富有個性的過程。教學中,我們要把握每一個學生的學習基礎,分析他們的個性特征,允許學生從不同的角度認識問題、思考問題、解決問題,尊重他們內心的真實想法與感受,為他們的學習提供個性化的幫助和服務,使每個學生都能樹立自信,主動與教師交流,與同伴合作,充分展示自己的學習成果,分享自己的經驗思考,從而達到共識、共享、共進的目的。
五、互動教學模式的反思
互動式教學對于小學數學而言,可以有效增加師生、生生之間的情感交流和信息互通,有利于增強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激發學習的興趣和潛力。但是在實施互動教學過程中,教師不要一味地為了“互動”而“互動”,使用互動教學模式一段時間以后,教師要認真聽取學生對于互動模式的意見和建議。認真聽取學生對于互動模式的想法,組織隨堂測試,查看互動教學的實際效果。只有不斷地改進自己的互動教學模式,互動教學模式才可能越來越完備,更好地服務于教學。如果一味地遵循“互動式教學模式”的空洞理論,不結合學生學習的實際狀況,互動式教學模式就失去了應有的作用。
參考文獻:
[1] 孫澤文.課堂互動教學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08.
[2] 蘇麗專.師生互動深化有效教學[J].福建教育研究,20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