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建華
所謂導學案就是教師通過對學生的認識水平和知識經驗,根據現有的教材內容與課程標準,調整備案思路,專門為學生設計的自主學習的方案。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通過“導讀,導聽,導思,導做”去培養學生自主構建知識的能力。導學案已經成為教師與學生之間溝通教與學的重要橋梁。
用導學案因材施教,對學生實現分層教學是激活英語課堂氛圍,打造高效率課堂的一種重要手段。在實踐中,如何有效引導學生從被動式轉為主動式學習英語,充分挖取學生學習潛能,要求教師從導學案的特色及英語課堂設計、具體實施上做好充分的準備。
一、“導學案”式英語教學課堂設計
1. 巧用導學案實施英語教學的意義
通常一個新的知識點的學習不能直接展示給學生,因為這樣做并不能引起學生的好奇心與興趣。導入學習的真正意義在于兩點:一是溫故而知新,溝通連接新舊知識;二是通過吊起學生的胃口,引發其好奇心,讓學生想知道。故而,一個極佳的形象性的導入可以做到言簡意賅,減少不必要的解釋。
2. “導學案”式英語教學中需要注意的問題
導學案是對學生綜合能力的訓練,是實現教與學的有機結合。在引入英語課堂教學的過程中還是有許多環節需要梳理清晰的。首先,開展游戲教學,無論學生成績好壞,確保人人都能參與。在活躍課堂氣氛下,容易激發學生親身參與實踐。適當難度的游戲可以開發學生的智力和培養他們獨立思考和合作探究的創新精神、實踐能力,從而在潛移默化中調動學生的言語資料庫。其次,因材施教與教學目標相結合。適時適度的游戲可以增強學生的參與性,但是不宜過長、過量,且需要跟課堂知識的重難點環環相扣。在確保組織秩序不亂的情況下,多層次與多變化的教學方式可以兼顧適用不同層次的學生。最后,在學生參與的過程中,教師一定要通過敏銳的洞察力和準確的判斷力,給予學生公正、適當的評價和鼓勵。
二、導學案在英語課堂的實際運用
1. 創新情景,營造互動學習氛圍
現行小學課本基本上都是以“topic”為形式來編排一個對話的。如何使學生身臨其境,教師的情景創設或先行示范顯得十分重要。在設定過程中需要考慮設定人物表情、動作、神態、語調等,教師可以借助真實生活中的實物或是事件自編對話,學生會很快將難點、重點融會貫通記憶下來,也避免了教師機械地傳教。
2. 巧用多媒體,打造高效課堂
現有的多媒體技術已經不再是簡單的課堂教學的輔助工具,它已經成為英語及其他科目教學的重要教學資源。由于多媒體技術能夠將圖像、文字、聲音以及動畫、影像等媒介整合,形成直觀形象、生動活潑的表現形式,將迅速激發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吸引他們的注意力,提高其學習的積極性與主動性。這非常有利于在教學過程中的師生互動。借助大容量、快節奏、高效率的多媒體,可以挖掘學生在學習英語過程中的協作與創新。比如,在講授動物類的單詞時,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給學生觀看一個動物園的視頻動畫,讓學生通過純正的發音和形象的動畫加深對詞匯的記憶;而后,暫停視頻讓學生模仿其中某些動物的聲音或者是動作來猜出相應的動物名稱和單詞讀音,規定在5分鐘內,正確說出動物名稱及單詞最多的獲勝,并獎勵小禮品。通過這樣的聯系,既能滿足學生的表現欲,也可以讓學生在短時間內學會較多的單詞,從而提升他們吸收英語知識的能力。當然,精心設計好這樣的課堂,需要考慮其可操作性,將抽象的語言、單調的詞匯融會貫通并具體化,打破時間與空間的限制。教師的首要任務還是在選用教法、完善內容、課件編排上下功夫,以計劃性和目的性結合使用多媒體。
3. 展示學習小技巧,快樂分享
對于英語科目來說,導學案的制定關乎著課堂教學中的方方面面,所以英語教師在備課準備工作中,不可輕視甚至忽略導學案的重要作用。為提高學生的英語學習水平,教師在導學案的設計當中就要十分注意導學案的制定,之于英語課堂的影響和作用。英語學習有別于其他科目,教師在課堂上要注意對課堂氛圍的把握。這就要求英語教師要在導學案備課工作當中,就開始重視英語輕松愉悅課堂氛圍的營造和猜想。條條大道通羅馬,在學習英語的過程中因為每個人的特長、興趣、愛好不一樣,必然會產生不同的學習小技巧。通過互相展示分享,才能取長補短、共同進步。在課堂的固定時間內,設置分享環節就是讓學生進行信息交換,分享不同的學習成果。分享的形式主要有個人展示、小組之間分享和小組內分享。
英語課堂教學是一門大學問,一邊需要遵循教學規律,一邊還需要兼顧學生的身心發展規律。它能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培養了學生運用語言的能力。不可否認,導學案的教學模式,是一種創新的教學模式,需要不斷地積累實踐與經驗才能完善。它對于教師和學生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與挑戰,新課改后英語教學之路需要不斷地努力與創新,才能開辟更廣闊的天地。
(作者單位:江西省上饒縣羅橋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