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麗萍
摘 要:小學是學生真正開啟求學生涯的時期,它對學生的影響十分的深遠。因此,教師應當正確地認識到小學的教學重要性。以小學數學為例,作為小學時期的主要學習科目,幾乎每個教育者在數學學習中都投入了大量的精力。從學生的角度來看,數學學習則是開發斯維的主要工具,借助邏輯推理,學生的思維能力會得到極大的提升,這便是小學數學學習的意義所在。然而,隨著學生和社會需求的進步,小學數學教育所承擔的任務也隨之改變。本文將結合當前小學數學的教育現狀,對小學數學教學進行相應的分析和解讀。
關鍵詞:小學;數學教學;思考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6)12-284-01
小學是學生開始系統性地學習的階段,而且幾乎每個學生的思維都沒有得到科學且系統地培養。因此這個時期的教學應當以此為教學的核心理念,即開發學生的數學思維,形成較為系統的學習方法。在新時代中,學生的需求在發生改變,對教師來說,應當使用符合學生需求的教育手段進行輔助教學。筆者認為,對小學生的數學教育應當從學生的興趣著手,盡量利用他們對數學的好奇心,培養其學習熱情。在學生擁有一定的學習動力之后,教師應當制定科學且帶有目的性的教學方法輔助學生的學習。
一、從生活實際著手,拉近學生與數學知識的距離
在小學數學中,課程的難度尚小,并且內容多數與生活實際相關。這種課程設計的目的是希望通過生活實例喚起學生的好奇心,從而引導學生進入數學學習的課程中,這種方式符合學生的思維特點。筆者認為,這種教學方式還有其他的益處。首先,將數學知識融入生活實際,拉近了數學與學生的距離,同時讓學生對數學有了一種熟悉的感覺。在這種狀態下,學生的學習效率會得到顯著地提升。其次,這種方式同樣有利于學生的理解,教師的教學難度也隨之降低。
在教師使用生活實例的時候,應當考慮到學生的生活體驗。換言之,教師所選取的例子,應當符合小學生的年齡特點,只有滿足這個需求,教師和學生之間才能取得共鳴,進而發揮出課堂的理想效果。例如,在學習《方程》這一知識的時候,教師便要注意生活實例的選取。所謂方程,簡單來說就是另一個角度的算法。教師可以選取生活中的一個帶有算法的例子,用以輔助教學。在建立這種數學模型的時候,要考慮到小學生的理解能力,一些算法簡單的例子是教師的首選。值得注意的是,生活的實例只是幫助學生理解知識的一種手段,其根本目的是開發學生的數學思維。
二、提升課堂的趣味性,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
數學是一門嚴謹的學科,帶有極強的邏輯性,它的這種特點決定了數學課堂的傳統形式:死板,缺乏活力。對于接觸學習不久的學生來說,這種課堂氛圍是扼殺他們學習動力的桎梏。當學生失去對學習的熱情,學習效率也會隨之降低。因此,教師應當想辦法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小學生的性格具有一定整體的特點,他們對未知的事物充滿了好奇,同時活潑好動,積極向上。這是學生的財富,教師不能為了追求教學的需求,犧牲學生的這些天性。理想的教學方法是教師對這些性格進行合理的引導,利用學生天性的積極影響,推動數學教學的進行。
在具體的實施過程中,教師應當根據學生群體的特點來制定教學計劃。對于初入小學的學生來說,教師可以選擇一些數字游戲,幫助學生對數學有一個整體的了解。對年紀較長的學生而言,數字游戲難以滿足他們的需求。在這種情況中,教師可以在教學中加入學生感興趣的元素,以此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無論是游戲還是一些輔助的教學元素,教師的目的是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幫助學生形成對知識的獨立見解。從這個角度來看,教師要避免被傳統的理念束縛,應該大膽地創新教學手段,以學生的需求為主。
三、關注學生之間的差異,促進個性發展
每個學生都是一個獨立的個體,因此學生之間勢必存在差異。在這種情況下,教師要避免制定簡單而同一的評價標準,暴露出學生之間的差異。這種方式雖然可以加強一些學生的學習熱情,但卻是以犧牲另一部分學生的積極性為代價,這種方式并不可取。筆者認為,在小學時期,教師應當制定出具有多元化的評價標準,成績不應該是評價學生的唯一標準。在這種教學體系中,每個學生都會獲得肯定。在小學生這個年紀,來自教師的肯定會轉化為強大的學習動力。多元化的評價標準,也應該有一定的準則作為依據。同樣地,多元化的標準也不意味著對學生的行為無限制的包容,教師應當制定獎罰措施維護學生的學習熱情。
在小學時期,積極性是學生學習動力的主要來源,因此教師的教學手段應該圍繞學生的學習熱情制定。在小學數學中,學生對數學課程的適應性是教師要首先考慮的問題,而帶有生活色彩的例子是輔助教學的良好選擇。當學生的適應性有了一定的保證,接下來便是學生積極性的問題,這一點則需要教師對學生有一定的把握。最后,小學數學教學需要一定程度的保證,多元化的評價標準可以讓每個學生在同一水平線上學習。
參考文獻:
[1] 田 軍.淺談小學數學應用題教學[J].學周刊,2014,(02):169.
[2] 趙艷輝,石迎春.小學數學應用題教學策略——對“買新書”的個案分析[J].現代中小學教育,2012,(11):33-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