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曉春
摘 要:班主任是一個教學班的組織者和領導者,班主任是班級工作的舵手,是學生成才的導師,是學生靈魂的塑造者。班主任工作的核心又是德育管理。班主任的工作,影響著每一個學生在德、智、體各方面的健康成長,影響著他們一生的生活道路。學生良好的思想行為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而是通過長期熏陶才能形成。因此,班主任工作任重而道遠,對此本文就班主任如何做好德育工作談幾點體會。
關鍵詞:小學;班主任;德育管理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6)11-160-01
小學生是祖國的未來和希望,小學德育承載著構建和諧社會的重任,德育不僅是小學教育工作的重要內容,也是班主任管理工作的重要任務,班主任是學生在學習生活中接觸最多的老師,與學生朝夕相處,對學生的了解更詳細、也更具體,那么,班主任如何加強德育管理工作呢?對此,本文結合自己的班主任德育管理工作實踐作如下論述。
一、把握小學生的心理
著名的兒童心理學專家朱志賢曾經說過:“學生在學習上出現的問題常與行為品德有關。不從根本上去抓品德教育,就不能促使他們健康成長。”由此可見,小學班主任的德育管理工作一定要了解掌握好小學生的心理特征和生理特點,把握好他們的心理動態,制定出符合小學生實際情況的德育方案,這樣才能讓小學生更好的參與進來。例如,班主任可以以平等的對話和商量的口吻在班會上,和小學生們就班會主題進行討論,讓學生發表自己的看法,并認真聽取學生的意見和建議,從而拉近學生和教師之間的距離,充分感知學生的內心世界。特別是當小學生之間有一點小摩擦小矛盾時,不會因自己的主觀臆斷而偏袒其中一方,而是要在充分了解事情經過的情況下,理性的指出在此過程中,雙方是否都有過錯,若是雙方都有,則應當引導他們互相道歉,不能任其矛盾繼續發展。
二、創造良好的教育教學環境
在小學班級管理中,班主任想要加強德育管理,就應該營造良好的教育環境,但是班主任該怎樣營造良好環境呢?可以從以下兩個方面進行。
首先,是營造良好的班級環境。班級是小學生開展學習的主要場所,對小學生的品格養成具有重要的作用。打造良好的班級環境是一個系統的工程。為了培養學生班級管理的“主人翁”意識,可以讓學生集體討論制定班級成員必須遵守的規定,提高學生的自覺性,讓學生在不知不覺中實現自我教育;要充分發揮每一位學生的特長和優勢,選好班級干部,鍛煉學生的自我管理能力,讓學生獨立開展工作;可召開形式多樣的主題班會。
其次,以愛心為出發點,營造良好的學習環境。讓學生在這個大家庭里,能夠自由發揮自己,盡情展示自己,這對學生的學習和德育發展起著關鍵性作用,如果整個班級終日死氣沉沉,學生之間的溝通和交流很少,整個班級就沒有生機和活力。教師還可以在教室里布置盆栽和綠植,優化教室環境,讓學生感到神清氣爽,這在無形中也會對他們形成一些心理暗示,不僅使教室充盈著生機,也給學生帶來一種家的感覺,也可以有效地調節學生的情緒,使他們保持良好的心情、學習精神、學習態度。在課堂上或是課下,多對學生付出一些關心和愛護,使學生真正感受到教師帶給他們的關切與溫暖,這樣可以拉近教師與學生之間的距離,使師生關系更加融洽。
三、為人師表,以身作則
班級是學校教育、教學工作最基層的組織單位,而班主任則是這個單位的領導者、組織者和管理者,班主任工作是塑造學生靈魂的工作,班主任對創設良好的班集體,全面提高學生素質,陶冶學生情操,培養全面發展的人才,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和作用。在學校里,班主任接觸學生的時間最長,開展的教育活動最多,對學生的影響最大,在學生面前自己就是一面鏡子、一本書。因此,規范學生的行為,首先要規范自己的行為;提高學生的素質,首先要提高自身的素質。在小學教育工作中,真正做到為人師表,率先垂范。作為一名班主任,在德育管理工作中,要求學生做到的,教師首先帶頭做到;要求學生講文明禮貌,教師首先做到尊重每一位學生人格,從不挖苦諷刺他們;教育他們熱愛勞動,由于時間關系,教師不可能每天早上和下午放學后和學生一塊打掃環境衛生和教室清潔衛生;教師應在孩子們最需要我們的時候,第一時間出現給予她們及時的幫助。教育學生搞好團結,班主任首先要做到和科任老師、年級同志搞好團結;和學生交知心朋友;在學習上,要求學生書寫認真工整,班主任在板書時首先做到書寫規范認真。這樣自己的一言一行已經成了一種無聲的教育,同時也贏得了學生的愛戴。教師是學生心目中的榜樣,在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今天,作為教師更應提高自身素質,樹立職業道德,以高尚的道德風范去影響學生,當好學生健康的指導者和引路人。
四、大膽管理,嚴格紀律
在小學德育管理中,班主任應經常在班里講解遵守校規校紀的重要性。堅持多表揚、公開場合少點名批評。正面疏導的工作方法。不能放縱學生,要下一定力量做好后進生轉化工作,對生病的學生要從生活上給予關心,讓他感到溫暖。實踐證明:這樣做效果往往較好。此外,要知人,做學生的知心朋友。班主任了解學生、熟悉學生,學生也了解、熟悉班主任,二者之間就能相互尊重、相互信任。如此,也就能為班級各項工作的開展打下良好的思想基礎,若本班與其他班級之間有矛盾時,班主任要妥善處理好,化消極因素為積極因素。
總而言之,小學班主任是一個既復雜而又有意義的工作。班主任面對的是不同性格,不同愛好,不同特點的學生,而小學時代卻是學生成長和性格形成的關鍵時期。因此,在德育管理的過程中,班主任應該在掌握了有效的方法和技巧上,一切從實際出發,充分了解學生,做到因材施教,發揮學生的積極主動性,關心愛護學生。班主任管理班級的工作任重而道遠,還需要班主任不斷地從實踐中探索新的方案。
參考文獻:
[1] 李 霞.小學班主任工作中的德育管理探析[J].學周刊.2014(14)
[2] 趙曉艷.小學德育管理策略研究[J]. 現代交際.2012(01)
[3] 劉丹丹.基于小學德育教育與班主任工作時效性的思考[J].考試周刊,2011,(77)
[4] 賴詩滔.淺談小學班主任德育工作 [J]. 中國校外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