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貴州省2015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要轉型發展五大新興產業,新興產業成為經濟發展新的增長點,推動新興產業高端化,首要大力發展對象即電子信息產業。茶葉作為貴州三大經濟作物之一,2013年底全省茶葉種植面積位列全國第一,但貴州茶葉的銷售量卻不及浙江、福建等地。本文在互聯網背景下,通過和我國茶產業發達地區進行對比,探討貴州茶產業和互聯網的結合程度,研究得出貴州茶產業在互聯網下發展存在的問題,最后給出對策建議來促進貴州茶產業在互聯網下的發展。
關鍵詞:互聯網;茶產業;結合程度;發展研究
一、引言
作為貴州特色產業,茶產業是貴州農業經濟發展中培育起來的支柱產業,發展受到貴州省委、省政府的重視。大力發展茶產業是貴州在守住發展和生態兩條底線的基礎上應優先考慮發展的產業,為促進貴州茶產業的發展,貴州先后出臺多個文件并多次召開會議,積極舉辦多種形式的活動,全省形成了推動茶產業發展的火熱局面。
數據顯示2013年底,貴州茶葉種植面積為611萬畝,超過云南省躍居為我國最大的茶葉生產基地,貴州茶葉產量卻遠不及云南、福建等地,2014年貴州茶葉的產量為10.7萬噸,云南茶葉產量為33.55萬噸,福建茶葉產量為37.2萬噸,且在2005年,云南、福建兩地茶葉產量已突破10萬噸。
二、國內外研究現狀
馬哈迪溫(Mahadevan,2000)在其研究中得出互聯網可有效降低商家運營成本,為其帶來更多利益;同時為消費者帶來更多選擇,使交易更加便捷。]John Baffes(2004)研究了坦桑尼亞的茶產業,指出該國茶產業面臨生產設備落后,投入資金和科研不足,生產效率低下的挑戰。鄭文佳等(2010)通過對貴州茶產業市場開發調查,認為貴州茶葉仍處于原料生產地位,缺乏能起到龍頭效應的茶葉企業和有代表性的茶葉品牌。梁月榮,鄭新強等(2015)在《適應新常態,發展茶產業》一文中指出茶產業在發展模式、宣傳方式等方面呈現新常態,為有效促進新常態下茶產業的發展,作者認為要與時代發展相結合。
三、互聯網下茶產業發展現狀
傳統條件下貴州茶產業在銷售上有四種形式:第一,市場加茶農;第二,公司加茶農或公司加基地加茶農;第三,合作組織加茶農;第四,企事業單位與茶農之間形成經濟共同體。這四種經營模式下多采取線下銷售,在大數據產業迅猛發展的條件下,貴州茶產業的傳統發展模式勢必要做出改變,通過和互聯網有效結合來加速發展。
我國最大的電商銷售平臺——阿里巴巴旗下子公司淘寶網的銷售數據具有權威性。阿里研究院發布的《2015茶葉電商微報告》顯示,阿里零售平臺在2015年共賣出茶葉市值為88億元,銷售額同比增長27.5%,相比2013年增長超過一倍。福建省、云南省、廣東省、浙江省和安徽省為茶葉電商銷售的五強。同時結果顯示,茶葉線上銷量增速最快的五個省份分別為甘肅省、天津市、安徽省、江蘇省、貴州省。2015年全國干毛茶的產量增加227.8萬噸,貴州以4萬噸的增產排名第一。通過以上數據我們得出在電商的快速發展下貴州茶產業與互聯網有了輕度結合,雖后發較晚,但趕超態勢強勁。
但互聯網下貴州茶產業的發展仍不容樂觀。打開淘寶網輸入關鍵詞“茶葉”,選中按銷量排名,首頁顯示44種茶葉,統計得出來自浙江的有3家,安徽3家,上海2家,山東2家,云南1家,河南1家,剩余32家均來自福建,在所選數據中,福建省茶葉銷量占比73%,繼續查看發現銷量排名第一的貴州茶葉排位是136。為避免選擇樣本單一造成誤差過大,打開京東網、當當網、亞馬遜等常用購物網站,輸入“茶葉”發現排名前100均未發現貴州茶葉,由此結果可粗略得出貴州省茶產業與互聯網的結合程度,較福建、云南等地不夠成熟。
為進一步探討互聯網下貴州茶產業發展存在的問題,本文選取互聯網普及率、地區企業信息化及電子商務情況、信息傳輸、計算機服務和軟件業的固定資產投資三個指標進行橫向分析。通過搜集統計貴州、云南、福建三省份的數據得2014年三省份的互聯網普及率分別為34.9%,35.1%,65.5%,其中福建省早在2009年互聯網普及率已達到45.2%,高于貴州和云南2015年的普及水平。統計2014年貴州、云南、福建三省份的分地區企業信息化及電子商務情況得出三省份從事電子商務的企業數分別為11408個,14194個,37791個,通過簡單計算得出福建省的電子商務企業數超過貴州和云南兩省份之和,福建省單個省份數據遠多于貴州和云南。統計2014年貴州、云南、福建三省份在信息傳輸、計算機服務和軟件業的固定資產投資,得出相應數據分別為54.73億元,75.84億元,207.93億元,計算得出福建省在信息計算機服務和軟件業方面的固定資產投資是貴州省的3.8倍。
綜上可得在大數據的環境下,貴州在計算機服務方面的固定資產投資和互聯網普及度以及電子商務發展程度遠不及福建,略微低于云南。雖然貴州茶葉產量和銷售量均呈現較強增長態勢,不可否認貴州茶產業與互聯網的結合程度仍然較低。
四、貴州茶產業發展存在的問題
根據數據對比,我們可以得出互聯網下貴州省茶產業的發展存在如下問題:
首先,經濟發展水平低。貴州作為我國西部欠發達地區的代表省份,從過去五年GDP總值來看,貴州一直落后于同為欠發達地區的云南以及較發達地區的福建。經濟發展是限制貴州茶產業結構轉型和發展的重要因素,由于經濟發展條件的限制,貴州茶產業缺乏資金和相關產業的支持,其經營多數仍停留在傳統條件的線下發展模式。
其次,貴州茶產業與互聯網結合程度不夠。從本文分析來看,貴州茶葉在互聯網平臺銷售市場占有率低于福建和云南,最重要的原因是貴州茶產業與互聯網結合程度不夠。茶產業與互聯網結合程度較高的福建,不僅在茶葉供給、需求信息上快貴州一步,且在電商銷售平臺技術運用上領先貴州,在足不出戶便網羅世界物品的信息化時代,“快”代表著財富。
最后,貴州省電子商務發展程度不夠。貴州電子商務發展水平遠落后于福建,由于地域、教育發展等條件限制,貴州在電子商務技術人才引進等方面存在不足,相關高校對電子商務人才的培養不夠,由于缺乏核心技術人才,即便投入資金也達不到效益最大化。互聯網作為茶產業發展的平臺,只有其本身發展成熟,才能有效地發揮輔助工具作用,促進其他產業的發展。
五、貴州茶產業發展的政策建議
第一、加快促進貴州經濟的發展。研究表明地區經濟發展帶來的溢出效應可以有效地促進相關產業的發展,貴州應實施開放帶動策略,積極參與國內外競爭,為省爭取更多的國家項目和投資,借此來拉動貴州經濟。其次,貴州省經濟發展應結合省情,在守住兩條底線的原則上,大力發展大數據產業等新興產業,帶來效益最大化。最后,在促進貴州經濟發展的過程中,堅持加速發展與加快轉型相結合,同時推動跨越發展。
第二、促進貴州茶產業與互聯網的結合。貴州省可建立專業茶產業信息服務中心,將貴州茶葉信息數據進行采集,歸納集中處理,例如通過平臺發布最新的茶葉需求和供給信息,通過解決信息不對稱問題將二者有效聯接。同時通過展示貴州省茶葉的優質品質來吸引外省投資和購買。
第三、加大對電子商務的投入。互聯網下貴州茶產業的發展與電子商務的發展緊密相關,貴州省政府應當有效利用大數據技術,結合貴州省自身的發展狀況,制定符合省情的政策來促進本省電子商務的發展。加大在電子商務的科研投入和資金投入,同時可出臺鼓勵措施,吸引創業者進行電子商務創業,提供惠民政策引入電子商務人才。
參考文獻:
[1]Mahadevan B.Business Models for Internet-based E-Commerce:An anatomy[J].California Management Review,2000,42(4):55-69.
[2]鄭文佳等.貴州茶產業市場開發調查及思考[J].山地農業生物學報,2010,29(2):158-163.
[3]梁月榮等.適應新常態,發展茶產業[J].茶葉Journal of tea,2015,41(3):123-125.
作者簡介:楊玉雪(1992- ),女,漢族,河南新鄉人,貴州財經大學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產業結構與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