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翠
摘要:本文結合“互聯網+”發展的背景下,考慮到目前鄭汴一體化發展進程中存在的問題,提出通過“互聯網+”的推進下,提出了鄭汴一體化未來發展在交通、通信、教育、產業升級、醫療、居住、旅游方面的建議。
關鍵詞:“互聯網+”;鄭汴一體化發展
中圖分類號:F127 文獻識別碼:A 文章編號:1001-828X(2016)013-000-01
2005年4月17日,“鄭汴一體化”的概念在中原城市群規劃中被提出。規劃中提出將開封作為鄭州都市圈的功能城市,將鄭州的部分教育職能逐步向開封轉移,在鄭州不再增加高等教育用地,使開封成為鄭州都市圈的教育基地;開封市中心距鄭州市中心72公里,兩城市邊界處相隔不足40公里,屬于45分鐘通勤圈,在距離的優勢下要求開封從自身的優勢出發,揚長避短,通過與鄭州經濟一體化,促進開封的發展。
在鄭汴一體化發展過程中,“互聯網+”的作用在交通、經濟發展、通信方面逐漸體現出來,鄭州開封的協同發展,要在鄭汴交通一體化、教育、產業升級、生態環境保護、醫療、旅游等重點領域呈現出“互聯網+”的映射作用。
一、鄭汴采用城市交通一卡通,實現交通一體化
目前鄭州到開封之間有鄭開城際公交、城際鐵路、大巴、鐵路等多種交通公共交通方式,保證兩城市居民之間的出行。
鄭開城際公交每天不間斷運行,運行時間80min,票價7元;鄭開城際鐵路每天有5對列車,運行時分35min,一等座28-42元,二等座18-27元;鄭州到開封的大巴分布在鄭州汽車客運站、隴海車站、客運西站,自06:00-22:00,白天發車間隔10min,夜間發車間隔30min,票價7元;鄭州到開封的鐵路列車,運行時間45-59min,硬座票價在10.5元-12.5元。
各種方式之間缺乏溝通交流、通力合作,導致資源利用和分配不合理。例如鄭開公交上車較為擁擠;鄭開城際鐵路到達宋城路站后換成不方便,上座率較低,公路大巴方面存在客流吸引量減少,但是服務和運行時間卻未得到改善。
實現公交、地鐵、城際鐵路等多種交通方式的互通,充分滿足社會對多種交通方式互聯互通服務的迫切需求。同時也建議在實現交通一卡通的進程中,鄭汴之間的公交、城際鐵路、公路大巴、鐵路能實現各種交通方式的無縫銜接,方便居民出行,減少在途旅行時間,便捷地到達目的地。同時建議目前大眾常用的QQ錢包、微信錢包、手機銀行等快捷支付方式可以實現一卡通充值,利用微信公眾號、手機APP客戶端可實現公交、地鐵、城際鐵路等交通查詢、換乘引導與乘車建議方案。
二、利用“互聯網+教育”,推動鄭汴產業升級走向一體
沿鄭開大道,目前已有河南師范大學新聯學院、河南行政學院、河南財政金融學院、中原文化藝術學院、鄭州鐵路職業技術學院、河南交通職業技術學院、河南理工大學萬方科技學院等多家高校,職教園區已經初步形成,建議利用高等教育的大學資源為鄭汴一體化的發展開發科技新干線,加快科技產業園區的建設,推進創新活力的逐步釋放。打破產業與高等教育間的條塊分割,利用雙方的優勢實現共享局面:讓高校教師和學生更貼近企業,能夠更好地面向行業、面向企業,增加與企業間的聯系,掌控科技和產業的發展趨勢;企業引進高等院校的師資力量,為新技術、新設備、新產業的開發奠定堅實的人才儲備,有利于進一步打造產業集群。
三、鄭汴“公積金同城化”,滿足安居樂業的愿望
鄭汴一體化以來,“住在鄭州,工作在開封”或者“住在開封,工作在開封”的人越來越多,所以建議在鄭州與開封之間居民的公積金貸款的相關項政策和業務也能實現“同城化”。允許兩市居民異地購房申請公積金貸款,增加了群眾選房購房的自由度,減輕了購房資金帶來的壓力,進一步滿足了廣大群眾安居樂業的愿望。同時要采取聯網形式,防范異地公積金貸款的逾期風險。兩地公積金管理中心在“互聯網+”的啟發下建立更好的溝通交流平臺,制定便民政策和措施,實現資源互補、權益共享。
四、鄭汴醫保住院聯網結算實現同城化,自由便捷選擇優質就醫環境
隨著醫療水平的不斷提升和醫療資源的聚集,要體現便民、利民、惠民的以人為本,就醫難的困境必須考慮在內。鄭汴一體化使得同城化步伐不斷加快,只有保證鄭汴醫保住院聯網結算也實現同城化,異地醫院醫學檢驗結果胡認,解除鄭汴醫療資源共性在地域上限制上的瓶頸,才能使兩市居民能夠自由便捷選擇更優質的就醫環境。
五、升級聯動,開發旅游發展新策略
便捷的交通,多種的出行方式,會增加游客從鄭州到開封的一日游可能性。為此要突出開封作為旅游城市的稱號及古城的品牌文化,利用鄭州作為交通樞紐的重大優勢,完成“吃、行、游、購、娛”等要素資源整合,實現鄭汴旅游一體化的新格局。重點發展開封多元化的旅游行程組合:個性化的自由行和半自助游產品,對于選擇騎行的驢友們增設飲水點;采取鄭州開封多景區聯票的方式降低門票費用,吸引游客;重點推出商務人員、學生、老人等團體;針對市場新熱點策劃開發更多參與性、休閑性強的旅游項目;豐富已有的旅游項目內涵,及時進行設備的安全檢查,鼓勵游客參與應急演練,增強吸引力。打通市內游客從“站點”到“景點”的快速旅游通道,把鄭州和開封市內及周邊分散的旅游景區連為一體;打破現有的地域限制,加強區域旅游的信息共享和合作,對旅游過程中產生的糾紛,建議鄭州和開封專門設立響應的委員會,使游客可以跨城完成投訴、建議與解決方法,形成旅游無障礙區域。
六、建立保障機制,實現生態環境保護、衛生應急聯通方面的互通互聯
按照優勢互補、互利共贏、區域一體化的原則,強調溝通協調和信息共享,相互支撐,相互促進,加強重大項目的聯合攻關,在大氣、水污染等生態環境保護、衛生應急聯防聯動方面聯合建立保障機制。
鄭汴一體化要在交通—教育—產業—居住—醫療—旅游等方面實現可持續發展,不僅需要雙方的通力合作和有效溝通,更需要在推進合作的過程中不斷有效解決的問題,有效利用新形勢、新技術、新觀念。
參考文獻:
[1]魏盼生.汕潮揭加快進入同城化時代[N].汕頭日報,2014.7.27(第008版).
[2]朱少凡.遼寧大城市公積金貸款實現“同城化”[N].工人日報,2008.8.4(第004版).
[3]謝文昌等.成績高鐵經濟下樂山城市與經濟發展戰略思考及對策[J].中共樂山市委黨校學校(新論),2014(7).
作者簡介:張 翠(1987-),就職于鄭州鐵路職業技術學院運輸管理系,研究方向:軌道交通運營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