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聰
【摘要】隨著新媒體平臺的不斷涌現以及教育信息化理念的普及,移動互聯網技術、大數據、云計算、不斷優化的今天,教師培訓逐漸打破了傳統模式,采取更為方便快捷的O2O教育培訓模式。O2O教育模式,即學習者通過線上微課、慕課等視頻課程的動態學習和線下的討論、反思、評價。充分利用網絡教學的優勢,共享優秀教學資源,能夠解決教師培訓中由于師資不足,只面向一部分培訓教師的困難,使更多的教師享受到優質的培訓。
【關鍵詞】教師培訓 O2O教育模式 新媒體
【中圖分類號】G6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6)05-0007-01
一、新媒體與O2O教育模式
新媒體(New Media)是在互聯網、云計算、大數據時代下,產生的新的信息傳播形態。相較于傳統的電視、廣播、報刊雜志等傳統形態,新媒體運用網絡數字技術、無線通訊技術、通過數字電視、移動設備(手機、電腦等)為用戶提供信息服務。極在信息知識碎片化、多元化的當今社會,極大的便利了用戶多方面的需求和體驗。
新媒體反映到教育領域,出現了新媒體學習這一教育趨勢:各種線上教育媒介如:微信、微博、云空間等配合使用,構成流暢的線上線下教育鏈條,組成了完整的、優化的學習體驗。
O2O(online to offline)最初應用于電子商務中,現在被極好地運用在生活服務類中,如京東、淘寶、蘇寧易購、百度糯米等。用戶可以在任何時間和地點,通過線上預定、線下提貨的方式購物和用餐。O2O線上線下的資源配給及利用模式,極大的提升了用戶的消費體驗,這種模式廣泛被用戶認可及接受。
教育O2O模式是以“建構理論”為指導,在互聯網+背景下,培訓者通過各種網絡平臺,選擇適合本專業學習的視頻課程,培訓者通過教師線上的視頻講解、答疑,線下的研討、自測的教育活動中以問題為導向,以任務為驅動,在此過程中達到課程的學習目標,即O2O 教育模式。
二、O2O模式在教師培訓中的應用分析
(一)社會環境分析
首先,我國歷來重視教育,自改革開放以來,國家有上百項的教育規章制度頒布,有效地促進了教育事業的良性發展。國家對教育領域的扶持、確保O2O模式在教育培訓領域的應用與發展,有利于深化我國教育培訓領域改革創新。
其次,教師專業化發展也需要信息化的教育培訓模式。傳統教師培訓存在培訓形式單一,內容缺乏針對性;培訓費用高,受地域和時間限制;培訓觀念落后,培訓者專業水平有限等問題。而利用新媒體技術可以很好的解決以上的一些問題,這為 O2O 模式在教育培訓領域的廣泛推廣和應用提供了平臺。
最后,慕課、微課,的產生,使得培訓不僅限于課堂中。從微課、MOOC(大規模在線教育)的興起到在線教育的全球化發展。教師培訓的線上線下的融合使得課程設計、教學設計、教學形式等不在受時間和空間的制約,最大限度的滿足培訓者的多元化需求,越來越多的培訓者渴望網絡教育與傳統面試完美融合,真正實現線下和線上的“O2O”。[1]
(二)技術環境分析
隨著新媒體及互聯網的快速發展,學習者獲取信息與學習的方式也發生著翻天覆地的變化,從依賴于傳統媒體,如書籍、報紙、廣播、電視等。到逐步轉變到利用QQ、Face book、3G、4G等網絡新媒體。
近年來基于“云技術”、“大數據”為代表的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人們的日常交流更趨于信息化,網絡化,這一內容也逐漸應用到教育領域中。數字、移動通信、互聯網技術的日趨完善,使得基于新媒體平臺的教師培訓 O2O 教育模式成為可能。如何實現線上線下教育培訓的融合,已經成為熱點話題。
O2O教師培訓模式必須要有一定的技術環境支持才能得以應用,如:新媒體教育平臺的建設。在這個平臺上有滿足不同層次水平要求的教學培訓視頻,教師可以隨時進入平臺學習,不受時間及地域的限制。
三、 O2O 教師培訓模式的應用研究
(一)O2O教師培訓模式中教學平臺的搭建
基于新媒體O2O模式的教師培訓,教學平臺的建設是關鍵。新媒體聯盟(New Media Consortium,簡稱NMC)發布的地平線報告指出,移動技術已被列為教育領域具有發展潛力和應用空間的重要技術,將對教與學產生積極影響。[2-4]由微信、微博、Line、Skype等社會化媒體所創建的移動學習平臺,將有助于提高學習者的協作能力,增強學習者的學習動機。
網絡學習途徑的多元化也為O2O教學平臺的搭建創設了多項選擇。一方面,教育主管部門應聯合各教師培訓機構,因地制宜的創設符合各自教師培訓特點和內容的O2O 教師培訓平臺。避免重復建設帶來不必要的浪費,使得O2O網絡教學平臺能夠快速發展。另一方面,在教學資源管理上,可以結合國家教學資源庫建設,將高校優秀教學資源引入平臺,如:國家精品課程、愛課程、清華網絡學堂:同時鼓勵優秀教師將個人設計的精品微課或慕課引入到平臺。
(二)O2O教師培訓模式設計
O2O教師培訓模式,與傳統教師培訓有很大的不同,因而需要做較大幅度的教學模式改革。在O2O環境下,培訓模式分為:線上授課與線下提升兩部分。教師可通過網絡資源平臺選取合適的培訓課程在任意時間和地點內進行學習,不受時間與地域的限制。
1. 線上授課:首先教師在選擇線上課程時,應進行相關學習內容的測試,通過測試幫助教師選擇適合自己能力水平的課程資源,課程短小精悍,教師就某一知識點進行針對性講解,受訓教師可進行自主學習,以滿足不同層次教師的需求。其次,受訓教師在學習新知時,并不是被動的聆聽,平臺中還增設了“教師在線”環節,以便解答受訓教師在學習中遇到的諸多問題,如:受訓者可通過視頻彈幕,語言聊天等形式與教師進行互動學習,提升受訓者的學習體驗。此外,平臺還應增設討論區,受訓教師可通過組內研討對培訓的內容進行相關的討論,以擴大受訓者的學習興趣和知識面。
2. 線下提升:線下培訓的內容可以分為技能驗收和互動反思等。首先,技能驗收中可增設“一課一練”和“階段驗收”等環節,通過訓練及驗收幫助受訓教師即時檢驗學習效果。受訓者可通過多種形式上交“驗收作業”,如:視頻、語音、word文本等。通過平臺進行上傳,教師可以通過語音評語及筆錄批改的方式幫助受訓者檢驗階段學習效果,通過此環節可以對每位受訓者的問題,提出更有針對性的建議和指導。其次,教師可通過互動反思,也就是一階段的學習后,提供一個與本培訓有關的專題與受訓者進行互動式教學,進一步強化培訓效果。線下培訓的同時可以同步進行測評,這樣既可以有效的實現培訓的線上線下互動,又可以增加學習者的反思體驗。
基于新媒體平臺的O2O教師培訓模式,可以使受訓者在任何空間和時間內享受到最好的教學資源,是解決教師培訓問題的重要途徑。
參考文獻:
[1]KatrinaA.Meyer,Quality in Distance Education: Focus on Online[M],Jossey-Bass Inc U.S,2002年
[2]王萍.微信移動學習的支持功能與設計原則分析[J].遠程教育雜志,(2013)(06):34-41
[3]Wang, J. Wei-Chieh Wayne Yu &Emily; Wu (2013). Em-powering mobile assisted social e-learning students expectation and perceptions[J].World Journal of Education,(2);59-70.
[4]顧蘇軍.線上線下(O2O)互動式教學法在高校課程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