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縱觀現代社會,藝術的應用范圍極廣,藝術元素時時處處都存在。色粉畫的應用也隨之變得廣泛。因此,培養與造就與社會相適應的色粉繪畫人才就成了教學的必然。色粉是繪畫教學中的一門實踐性很強的課程。傳統的教學一貫是重基礎,上大課,忽視了學生的興趣和個性。文章意義在于改變目前色粉教學傳統的教學方式,改進以往色粉課教學流程。由此建立適合專業教學需要的實踐性強,個性化豐富,特色鮮明的教學模式。
【關鍵詞】粉畫 實踐教學 教學做創
【中圖分類號】G6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6)05-0196-01
一、色粉課程教學研究的新趨勢
進入21世紀,世界文化藝術領域發展迅速,色粉繪畫藝術的新觀念、新技術、新手段層出不窮。國際、國內藝術教育形勢發生了顯著變化,原有傳統學院式的教學方式已不能適應這種要求。國內外各大院校紛紛推出了課堂教學的新改革和思路,課堂教學實踐性研究效果明顯。近些年來,我國高校繪畫專業對色粉課教學的改革這一課題的研究進行了探索。分析作如下概括:
1.各高校在色粉課堂實踐教學方法方面加強探索并取得成效。
長期以來,中央美院、魯迅美術學院、四川美術學院等美術高校樹立課堂實踐教學的重要性,色粉這個相對獨立的畫種尤其重視。
第一,中央美術學院、魯迅美術學院等院校在開設傳統的專業課程基礎之上,注重色粉課堂實踐教學的方法改革。各高校和美院都根據各自的專業人才培養目標,建立與專業相一致的教學模式。教學以創作為中心,加大實踐教學。第二,建立全面科學的課堂教育體系。不斷地研究新問題,提出新思路,配套解決改革中的工作。不定期引進國內外教授和專家,加強色粉課教學與社會需求的同步規劃。第三,各大高校在課程設置實踐性上加大改革力度,注重課程個性的體現,讓學生在實踐中提高色粉繪畫技法,調動學生創作的積極性,將色粉畫專業課程實踐性充分延伸。第四,各大美術學校積極開展教學匯報,以展覽匯報實踐教學成果、以展覽促進實踐教學。同時全國高等美術院校經常召開有關教學的學術討論與研究,集中討論了教學改革、實踐教學等課題。各個學校在實踐教學的探索中,相互交流經驗,給色粉課實踐教學提供了借鑒。
2.在色粉課實踐課程教學方法的研究與探索中,國內外院校都存在不同的問題。
第一,色粉教學的方法缺乏多樣性。主要是授課方式的簡單和枯燥,依舊擺脫不了傳統教學的模式。第二,現有教學方法也存在很多問題。從教學目標,延展到教學內容,與之相對應的教師個人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都不能充分實現色粉課實踐教學設置的目標,需要在教學過程中加強并且完善。
二、教學做創的實踐課程改革
結合國內外藝術風格,吸取國內各優秀專業藝術院校色粉課教學方法的經驗進行改革與研究。
1.色粉課“教學做創”一體化教學方法的改革內容,旨在分別解決“教什么,學什么,做什么,怎么創”。由原來的理論教學-示范指導-學生臨摹-課堂寫生,優化為精煉化的理論教學,分類化的個性培養,市場化的作品指導。在教學過程中,通過精煉化的理論教學,基于實踐繪畫過程出發,進行分類化的個性培養。使學生在畫中學,學中畫,教師以市場需求為依托進行作品指導從而實現了教學做創一體化的實踐教學。
2.“教學做創”一體化教學方法包含兩個方面:一是教學流程一體化。就是從學生學習色粉開始,為每個學生量身訂造系統的學練創的計劃方案并實施。二是在教學上將實踐貫穿于全程,貫穿于學生在校園學習直至走出校園步入社會的全過程。理論課程實踐特色的發揮,實踐課程個性化突出和創作課程市場化運作等方面。色粉理論課程實踐特色應從材料出發,以此為依托加強課程的實踐性,創新教學方法。色粉是一個相對較特殊的畫種,它介于油畫和中國畫之間,與它們聯系緊密但又區別的非常明顯。因此在實踐課程個性化教學中,也必須抓住聯系和區別進行教授,研究和探索出個性化的新教法。創作課程市場化運作需要在研究過程中,充分結合課程特色、師資特征、教學環境。市場需求等制定教學計劃和教學大綱,總結出適合我系學生實際的教學方法,總結教學成果。向各大院校學習,不定期進行所研究課題的教學成果匯報展及學生個展,并形成書面材料作為補充,同時吸收和引進校內外等多領域的專家學者進行專題講座,強化教學方法新成果。
綜上所述,色粉課“教學做創”一體化教學方法的改革要依據教學大綱,推陳出新由原來的理論教學-示范指導-學生臨摹-課堂寫生,優化為精煉化的理論教學,分類化的個性培養,市場化的作品指導。教師要教授新的教學內容,學生能學習到新的知識和技法,以此來提高學生綜合素質、創新思維和創新能力的培養,適應社會。努力探索適應社會的個性化形成等方面的創新和實踐。
本文通過對色粉課“教學做創”一體化教學方法各個側面的多角度分類,找到教學方法中最突出的現實問題、最急待解決的矛盾問題。以個性化教學為導向,因材施教,實現色粉實踐教學的新突破。
作者簡介:
王麗麗(1980年-),女,漢族,任教于大連藝術學院,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