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運鵬 吳歡歡 單云峰 施紅旗 周蒙滔 張啟瑜
【摘要】目的:分析探討PBL(Problem-based Learning, PBL)教學法聯合案例教學法在肝膽外科臨床見習教學中的應用。方法:隨機抽取80名臨床本科見習生,分為實驗組(n=40)和對照組(n=40),實驗組采用PBL教學法聯合案例教學法的教學方式,對照組采用傳統講授法,分析兩組學生考試成績及對兩種教學方法的綜合評價。結果:兩組均無不及格的學生,實驗組考試成績平均分高于對照組 (5.019,P=0.000);實驗組87.5%的學生對PBL教學法結合案例教學法的新教學方法感到滿意,而對照組僅45%的學生對傳統教學法感到滿意;在綜合評價中,實驗組學生學習興趣、團隊協作能力、臨床實踐能力、分析解決問題能力較對照組學生有顯著提高(P<0.05)。結論:與傳統教學法相比,PBL教學法聯合案例教學法在肝膽外科臨床見習中的應用效果更好,更易被學生接受。
【關鍵詞】PBL教學法 案例教學法 臨床見習
【基金項目】2015年浙江省教育廳基金項目“miRNA-148a通過甲基化作用調節MEG3在胰腺癌中的表達機制研究”(Y201534189);2010年溫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院級教改課題“PBL與案例教學法相結合在肝膽外科臨床見習帶教中的應用研究”(wyyj2010-C-07)。
【中圖分類號】G6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6)05-0224-02
肝膽外科是醫學生在外科臨床見習過程中的重要臨床科室。長期以來,肝膽外科教學工作者一直在不斷地探索培養具有合理知識結構和良好學習方法的醫學人才的新教學模式,力求使醫學生把肝膽外科知識學得更好,為學習其它相關外科臨床課程奠定良好的基礎。PBL教學法強調以問題為中心的學習,通過學生自學、討論和總結學習相關知識,但是缺乏特殊案例的支撐;案例教學法強調以案例為主導培養學生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但難以養成學生的學習能動性。因此我們嘗試采用PBL教學法結合案例教學法的綜合教學模式進行肝膽外科學的臨床見習教學,取得良好的效果。
一、資料與方法
1.一般資料:選取在溫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肝膽外科見習的臨床醫學專業2011級本科學生為研究對象,共80人,隨機分為實驗組(n=40)和對照組(n=40)。對兩組學生的性別、年齡、公共基礎課成績進行比較,兩組無顯著性差異 (P>0.05) ,具有可比性。
2.研究方法:
(1)教學方法
均采用全國統編的第八版外科學本科教材,教學大綱由學院根據見習的科室統一制訂。兩個小組理論授課均為同一教師,課時相同,授課時間為每周一次見習教學。
(2)實驗分組
實驗組:采用PBL教學法和案例教學法相結合的方法,在前一次見習課,根據教學要求選擇典型病例,學生對所選病例進行采集病史、查體,教師提出相關問題,為學生設立問題背景,向學生推薦專業書籍及雜志,讓學生通過包括互聯網絡在內多種渠道獲得問題的答案和解決方法,并整理成發言稿。老師在課堂上指導分組每10人一組,以問題為基礎討論問題,要求每個組選派代表發言,其他成員補充,鼓勵學生大膽發言并提出自己的觀點。教師引導學生思考、分析、討論問題,對重點和難點內容進行精講點撥,控制討論節奏,討論完成后,每個小組代表要陳述自己小組討論結果和存在分歧的問題。最后,教師總結學生討論的結果并歸納知識體系,詳細講解分歧較大的問題。
對照組:采用傳統的臨床見習帶教法講授,借助多媒體進行課堂理論知識的講解,按教科書上的內容及順序逐項講解,之后由同學提問,最后教師歸納總結。
(3)評價標準及統計學方法
采用理論考試及調查問卷的方法作為評價標準:自制調查問卷對兩組學生進行無記名調查,了解其對臨床見習帶教效果的綜合評價;按教學大綱的要求,統一命題,使用相同的試卷進行考試,試卷采用雙盲法評閱。數據采用SPSS17.0軟件分析,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二、結果
1.共發放調查問卷80份,收回80份,結果表明,實驗組學生絕大多數(87.5%)支持PBL教學法結合案例教學法這種新教學方法,而對照組則對傳統教授法持保留態度,2名學生(5%)選擇了“不滿意”,見表1。
2.實驗組同學在學習興趣、團隊協作能力、臨床實踐能力、分析解決問題能力較對照組學生有顯著提高(P<0.05),普遍認為新方法可以提高個人總結問題及團隊協作能力,但是在表達能力和理論知識掌握能力較對照組無顯著提高(P>0.05),見表2。
3.對兩組學生實行不同教學方法后進行統一出科考試,結果表明兩組均無不及格的學生,實行PBL教學法結合案例教學法的理論考核成績高于對照組,差別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三、討論
傳統的教學模式是老師臺上講授,學生臺下被動聽課,教師滿足于將教學大綱的內容在規定時間內講解完畢,沒有給學生思考的時間和空間。學生們疲于接受刻板的書本知識,而缺乏臨床思維培養和實際工作能力的訓練,缺乏創新性思維,缺乏和老師之間有效互動,缺少交流與協作,難以達到當今醫學教育的要求和目的。鑒于此,各高等醫學院校進行了大量的改革,其中PBL教學法是目前研究較多的教學方法。
PBL教學法是“基于問題式學習”的自主學習模式,是倡導以學生作為教學的主體,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發展學生綜合思維能力和學習技巧,鍛煉學生團隊合作能力和創新思維及創新能力的教學模式。但是,經過實際的臨床教學后發現單純的PBL教學模式尚存在著不足之處,表現在見習學生知識面窄,學生剛剛接觸抽象的專業知識,對肝膽外科疾病缺乏形象具體的理解,而在今后的學習生活中將面臨的是大量的臨床病例及實際操作,故迫切需要在教學過程中加入實際的臨床案例作為教學內容。案例教學法正是以實際臨床案例為基礎,縮短了課堂與臨床的距離,理論聯系實際,教師更注重理論知識和臨床應用相結合,提出相關疾病的診療問題,讓學生自主思考,集體討論,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極大地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成為真正的學習主體,提高學習主觀能動性,拓展知識面,幫助學生盡快實現從教科書思維模式向臨床思維模式轉變,進而提高解決臨床問題的能力。因此,作者嘗試將PBL法與案例教學法結合,利用兩種方法的優點,取得更好的教學效果。通過本次研究發現,大多數學生對PBL聯合案例教學法的效果持肯定態度,認為該方法明顯有助于提高學習興趣、團隊協作能力、臨床實踐能力、分析解決問題能力,可以幫助理解肝膽外科理論知識。學生們也認為自己獲取、處理和運用信息的能力得到提高。
肝膽外科在掌握基本醫學理論知識的同時更加注重臨床思維的培養和團隊協作,結果發現實驗組在考試成績、對教學法的滿意度,個人能力及團隊協作能力均有明顯的提高。這說明以病例為背景、以問題為引導、以學生為主體的PBL教學法結合案例教學法在肝膽外科臨床見習的教學過程中能夠增強學生之間的協作,提高相互溝通能力并有利于師生的交流。學生經過獨立思考后找出問題、分析問題并展開小組討論,由被動的“灌輸”變成主動的“吸取”。 與傳統教學法相比,PBL教學法結合案例教學法不僅縮短了課堂與臨床的距離,更使學生對知識的記憶和理解更加印象深刻和牢固,使其在完成學習任務的過程中既激發了學習興趣又獲得了臨床思維的培養,更易被學生接受,相信隨著不斷實踐這種雙軌教學模式將成為一種具有較廣泛應用前景的臨床教學方法。
參考文獻:
[1]Barrows HS. A taxonomy of problem-based learning methods[J].Med Educ,1986, 20(6) :481-486.
[2]譚剛,覃能武,王振富,等. 案例教學法在中樞神經解剖學教學中的應用[J].中華醫學教育雜志,2009,29(6):75-77.
[3]黃欣,潘巨利,陳仁吉,等. PBL教學方法在口腔頜面外科實習教學中的應用與探討[J].醫學研究雜志,2012,41(2):184-186.
[4]王宇,蔣曉青. PBL+LBL教學模式在肝膽外科實習帶教中的應用[J].中國高等醫學教育,2011,12:108-109.
作者簡介:
孫運鵬(1981.10-),男,吉林省白山人,醫學博士,溫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講師,主治醫師,研究方向:肝膽胰疾病的診斷和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