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計算機的普及,初中生對計算機操作已有一定的掌握,中職計算機應用專業對他們沒有太大的吸引力,出現了招生從當年的火爆,到如今的冷冷清清。同時,因專業投入大,設備更新快,技術發展迅速,資金、師資力量不足,極大的限制了計算機專業的發展。本文通過“聯動式”課程設置的內涵界定及其構建策略的探究,尋找促進計算機應用專業可持續發展的新思路。
【關鍵詞】構建 “聯動式”課程 可持續發展
【基金項目】本文是廣西中等職業教育教學改革立項課題“中職計算機應用專業‘聯動式課程設置的探究與實踐”的研究成果。
【中圖分類號】G7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6)05-0232-02
《國務院關于大力發展職業教育的決定》提出,職業教育要堅持以服務為宗旨,以就業為導向,以能力為本位,以學生為主體,立德樹人,促進人才培養模式的改革創新,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和職業能力,使中等職業教育更好地適應經濟社會發展對高素質勞動者和技能型人才培養的要求。然而隨著計算機的普及,初中生對計算機操作已有一定的掌握,中職計算機應用專業對他們沒有太大的吸引力,出現了招生從當年的火爆,到如今的冷冷清清。同時,計算機專業因投入大,設備更新快,技術發展迅速,資金、師資力量不足,使得中職校難以培養出社會需要的人才。因此,中職計算機應用專業遭遇到了發展瓶頸。
一、中職計算機應用專業課程設置的現狀分析
中職計算機應用專業投入大,設備更新快,技術發展迅速,很多學校因為資金有限,師資力量不足,使得在課程設置上只能根據有限的教學資源和師資力量進行開設。例如,目前我們Office辦公軟件常用2010版,而受到教學資源的影響,很多中職學校也只能選擇Office 2003低版本進行教學。雖然同種軟件不同版本都會有一定的共通性,但是讓學生感到學校所學的知識跟不上技術的發展,職校培養的學生滿足不了社會的崗位需求,從而產生無用論思想。所以,中職校計算機應用專業希望學生“想進來、留得住、出得去”,就必須在課程設置上進行改革。
二、中職計算機應用專業“聯動式”課程設置的內涵界定
聯動,指若干個相關聯的事物,一個運動或變化時,其它也跟著運動或變化,其中運動或變化具有專業、快速、及時的特點。中職計算機應用專業“聯動式”課程設置是指中職計算機應用專業課程設置,與初中的信息技術課程聯動,與學生就業的計算機技術崗位需求聯動,與高等學校課程設置聯動,根據學生的能力基礎、社會崗位能力目標要求及個性發展設置專業課程。“聯動式”課程設置,能夠向下(初中)、向上(高職)、向外(社會需求)及向前(技術發展)研究中職計算機專業課程體系。
三、中職計算機應用專業“聯動式”課程設置的特點
中職計算機應用專業的“聯動式”課程設置,要求根據學生的能力基礎、社會崗位能力目標要求及個性發展,結合專業特點,培養適應經濟社會發展的高素質勞動者和技能型人才,其具有以下特點。
1.連貫性
“聯動式”課程具有連貫性的特點,它根據計算機技術的變化和學生基礎的差異進行課程內容的調整和修正,并及時刪減、補充、更新,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開設課程前,開展普遍的初中學生信息技術知識能力情況調查,了解學生的知識水平和信息素養,做到學生在初中階段已經掌握的內容,中職階段就不重復開設。同時,為滿足學生的升學需要,中職階段的課程要與高等學校課程銜接,做好初中、中職、高職之接的對接。
2.漸進性
“聯動式”課程設置漸進性既要求學生的學習從專業基礎課到專業核心課再到專業限選課,由易到難,一步步遞進。由此,課程設置的漸進性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學習自信心。
3.合理性
“聯動式”課程合理性的特點,體現在合理的課程結構和課程內容,各門課程之間的結構合理,包括開設的課程合理,課程開設的先后順序合理,各課程之間銜接有序,使學生通過課程的學習與訓練,獲得計算機應用專業所具備的知識與能力。
4. 科學性
“聯動式”課程的內容安排符合知識論的規律,能夠根據教學大綱,囊括學科的主要知識,充分體現課程設置的科學性,能夠反映社會崗位能力的需求,滿足時代發展的要求,跟得上計算機技術的發展。
5.前瞻性
一方面,計算機技術發展迅速,中職計算機應用專業課程開設不僅要緊跟技術發展,又要把握好社會需求的脈搏,緊扣時代主題的前瞻性課程內容能使畢業求職的學生在競聘中脫穎而出、穩操勝券。另一方面,銜接好高校教學的前瞻性課程,對于將來升學進入高校深造的學生可以輕松過渡,盡快適應高校的學習。
四、構建中職計算機應用專業“聯動式”課程設置的策略
根據《教育部關于制定中等職業學校教學計劃的原則意見》,要求培養學生掌握必要的專業知識和比較熟練的職業技能,提高學生就業創業能力和適應職業變化的能力,滿足學生職業生涯發展的需要,結合中職計算機應用專業“聯動式”課程的特點,從以下幾方面探討“聯動式”課程設置的構建策略。
1.學情分析,是構建“聯動式”課程設置的基礎
學情分析是課程設置的基礎,包括分析學生的“已知”,即學生已經具備的跟計算機應用專業有關的知識、技能水平等;“未知”,即學生沒有具備的本專業需要的專業知識、技能、能力等;“怎知”,即學生學習的方法、良好學習習慣的培養等;“能知”,即通過學習達到的教學目標。
通過調查了解到,當前中職計算機專業學生學習中普遍存在厭 學、惰學的消極心理,所以教師要對課程進行優化,在教學中不但要做到通俗易懂,深入淺出,而且要引導學生“想學”、“樂學”、“善學”。通過深入的學情分析,掌握學生的“已知”、定位學生的“未知”,教會學生“怎知”,實現“能知”的目標,以此優化課程設置。
2.服務區域經濟的發展,是構建“聯動式”課程設置的宗旨
職業教育的目標之一是服務區域經濟、服務行業、服務企業。在構建課程設置時,應該按照學校服務的區域、行業、企業需求來設置課程,行業、企業需要什么樣的人才職業學校就培養什么的人才,以滿足區域的需求,構建學校與區域經濟發展的特色課程。因此,課程設置服務區域經濟的發展,這是課程設置的宗旨。
3.對接好高校課程體系,是構建“聯動式”課程設置的主張
中職畢業生技能強、文化基礎差,這樣的情況會很大的制約學生今后的發展。而近年來,各省在加大高校對口中職招生的力度,拓寬中職生的出路。對于中職生來說,畢業后的出路不僅僅是就業,還可以進入高校進行深造。不少中職畢業生會選擇升學,而技能強、文化基礎差的問題,就會使得中職生升高職后,很難適應大學的學習。因此,“聯動式”的課程設置對接好高校課程設置的主張,能讓中職計算機應用專業學生打好文化基礎、技能基礎,輕松完成中職到高職的過渡,這樣就能增強中職學生的發展后勁。
4.建設良好的師資,是構建“聯動式”課程設置的關鍵
“百年大計,教育為本;教育大計,教師為本。”這句話足以體現了培養社會主義人才教師是關鍵。良好的師資體現在教師師德高尚、業務過硬、肯鉆研、善思考,他們是教育教學的實踐者、研究者、創新者。在實施課程教學時,應有一定的師資配備。 教師本科學歷達100%;中高級職稱比例占70%,“雙師型”教師比例達80%;建立理論實訓一體化的教師隊伍,適當增加部分專業實習指導教師比例;同時,還需從相關行業、企業聘請專業教師,其占專業教師比例的10%左右,外聘專業教師均需具有中級職稱或高級職業資格。行業、企業專業教師參與教學,有利于課堂教學更貼近崗位需求。
5.建立多元化的課程評價體系,是構建“聯動式”課程設置的生命線
課程設置是學校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教學的核心。多元化的課程評價可以提高教學質量,促進計算機應用專業的可持續發展。多元化的課程評價體系包括課程目標評價、課程內容評價,評價方式和評價主體。多元化的課程評價體系,能夠及時了解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有助于提高教學質量,多維度的促進教學目標的達成,使得計算機應用專業的發展更持續。
通過中職計算機應用專業“聯動式”課程設置的內涵界定,從學情分析、區域經濟發展、高校課程體系對接、師資建設、課程評價體系等方面進行探究其構建策略,為當前形勢下,解決中職計算機應用專業的發展瓶頸問題,尋求專業可持續發展提供新思路。
參考文獻:
[1]楊麗萍.論中職計算機專業課程的教學改革[J].中等職業教育.2010(10)
[2]范瑾.計算機應用人才培養模式在中職教學中的思考與探索[J].信息與電腦(理論版).2011(02)
[3]劉煥蘭.中職計算機應用專業聯動式課程設置初探.職業教育.2015(7)下
作者簡介:
李桂春(1979.10-),女,講師,研究方向為應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