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傳昌
摘 要:高中物理學科是很多學生都畏懼的學科,而且學生被迫學習、處于被動學習狀態的情況依然存在,使高中物理教學處于高付出、低成效的狀態。因此,以新課標為依據,探究科學的教學方法,構建高效的教學課堂,是物理教師當前應重點關注的話題。
關鍵詞:新課改;高中物理;高效課堂;自主學習;生活化;分層教學
高效課堂指的是在常態的課堂教學中,教師正確引導學生積極主動的學習思維過程,在單位時間內高效率、高質量地完成教學任務,促使學生獲得高效發展。一直以來,筆者作為奮戰在高中物理教學一線的教師進行了不斷的摸索和探究,形成了豐富的教學模式思想體系。現結合自身教學經驗,對新課改形式下高中物理高效課堂的構建談幾點個人觀點。
一、注重學生的自主學習,讓學生樂于探究,體現學生學習主體性
《普通高中物理課程標準》中提出“促進學生自主學習,讓學生積極參與、樂于探究、勇于實驗、勤于思考”?;谶@一理念,身為高中物理教師,在實際教學中我們應注重學生的自主學習,使學生的學習策略由單純的被動接受轉向以自身為主體的自主建構,讓學生以學習主體的身份去主動探究,充分體現學生的學習主體性,為高中物理高效課堂的構建奠定扎實的基礎。
比如,在學習“自由落體運動”這一節內容時,在授課過程中,針對“物體下落過程的運動情況與哪些因素有關,質量大的物體下落的速度比質量小的快嗎?”這一問題,我讓學生自主進行了實驗探究,具體過程為:讓學生將在課前提前準備好的兩枚相同硬幣和與硬幣表面積相同的紙片拿出來,將其中的一張紙片揉成紙團,然后按照以下幾種情況,讓它們從同一高度自由下落,觀察下落快慢情況:(1)從同一高度同時釋放一枚硬幣和一個與它表面積相同的紙片,觀察誰下落得快;(2)將揉成紙團的紙片和原形狀的紙片從同一高度同時釋放,觀察誰下落得快?做完這一實驗后,讓學生自由討論、交流,對“物體下落過程的運動情況與物體___有關”這一結論補充完整。這樣,我通過讓學生自主做實驗,一方面實現了學生的自主學習,另一方面學生通過親身經歷實驗探究過程,能夠對“重的物體一定下落得快嗎?”這一問題有深刻理解。
二、加強與學生生活的聯系,實現物理生活化教學,讓學生體驗物理來源于生活
《普通高中物理課程標準》中指出“高中物理課程應加強與學生生活的聯系,精選學生終身學習必備的基礎知識與技能”。因此,作為高中物理教師,在教學實踐中應結合具體的教材內容,設計學生感興趣的生活素材,讓生活中的實際問題與物理知識有機結合起來,實現物理生活化教學,讓學生體驗物理來源于生活,為高中物理高效課堂的構建提供保障。
比如,在學習“重力勢能”這一節內容時,一上課,我向學生做了如下情景引入:(1)假如你現在生活在荒島上,撿到了一個核桃,你會用什么辦法把核桃打開?(學生答:用石頭砸開、摔開等)(2)雪花是美麗的,它的白它的軟都令我們陶醉,但是,有時候這潔白無瑕、柔軟的白雪卻能給我們帶來滅頂之災,那就是雪崩。而后我繼續說道:“那么,為什么潔白柔軟的白雪會具有如此大的破壞力?是因為它具有潛在的能量,有了機會它就會把能量釋放出來,我們把這種能量叫做重力勢能?!边@樣,我通過引入學生在生活中常見的現象和事物,并順勢引出課題,讓學生在生活實際中感受了重力勢能的存在,以及這種能量是普遍存在的,讓學生體驗了物理來源于生活,激發了學生強烈的學習興趣和探究熱情。
三、注意學生的個體差異,采取分層教學,使學生在各自基礎上獲得發展
《普通高中物理課程標準》中指出“注意學生的個體差異,滿足學生的不同學習需求,促進學生在原有水平上發展”。因此,作為高中物理教師,我們應該充分注意到學生之間的個體差異,然后針對不同學生之間的差異,對學生進行分層,然后制訂不同層次的教學目標,選擇不同的教學內容等,從而使學生能在各自基礎上獲得發展。
比如,在學習“運動的合成與分解”這一節內容時,我就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設定了不同層次的教學目標,如C層次學生(學困生)要達到的教學目標是知道什么是運動的合成,什么是運動的分解,理解運動合成和分解遵循平行四邊形定則;B層次學生(中等生)除了要達到C層次目標,還要會用作圖法和直角三角形知識解決有關位移和速度的合成、分解問題,理解合運動是由分運動組成的,分運動的性質決定合運動的性質和軌跡;A層次學生(優秀生)除了要達到B層次目標,還要通過運動獨立性的實驗探究,經歷實驗、作圖、討論、交流的過程,具有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理念和能力。這樣能使每一位學生都參與到物理學習活動中,使學生都在各自基礎上獲得發展。
綜上所述,作為新時期的高中物理教師,我們要以新課標為依據,探究科學的教學方法,提高物理教學效率,構建出高效的高中物理課堂。
參考文獻:
廖陳帥.淺談高中物理課堂教學如何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J].中國校外教育,2014(11).
編輯 薛直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