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娟
摘要:在當今的信息時代,EXCEL提高了財務工作的效率。EXCEL在會計教學中的運用具有重要意義,但在實際教學中還存在不少問題,這就要求采取各種措施提高EXCEL在會計教學中的運用,來適應時代的發展需要。
關鍵詞:EXCEL;會計;教學運用
EXCEL是微軟開發的電子表格處理軟件,具有強大的數據處理、分析、決策功能,不同于傳統意義上手工會計核算的帳、證、表,會計核算可以通過EXCEL實現帳、證、表等功能,在財務信息化中扮演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可以大大提高財務人員的工作效率。
一、EXCEL在會計教學中的運用意義
(一)EXCEL在會計中的運用是一門會計實踐性極強的課程
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以及企業信息化進程的加快,EXCEL在財務管理中的應用越來越廣泛,作用越來越大。EXCEL在會計中的運用,是一門實踐性極強的課程,它與會計知識結合緊密,利用計算機的強大優勢,將財務軟件與EXCEL結合起來使用,能更好地進行數據整理與分析,并實現一定程度上的預測與決策、全面預算、銷售分析等,可以廣泛地應用于財務核算和管理等眾多領域。與財務軟件相比,EXCEL運用于會計不需要購買財務軟件,具有零成本的特點,只要有微軟系統的,就可以方便的進行核算操作解決各種實際問題,是一種非常適合中小型企業財務核算和管理的信息化工具。
(二)提升學生的就業競爭能力
基于以學生為主體,以實踐為指導的職教理念,為增強學生未來就業的競爭優勢,專業課教學應以職業能力和會計考證為核心、職業崗位需要什么,專業就教什么,需要多少,就教多少,以夠用為度,嚴格按照職業崗位工作的需要去精選適合的專業理論知識。目前,中職學生的就業對象主要集中于中小企業,而一般的中小企業由于資金有限、業務需求不同等特點,大多還沒有上財務軟件,因而更加需要會計人員學好Excel在會計中的應用這門課,以提高其工作效率,真正為我國中小企業的會計核算制度的健全與發展做出其應有的貢獻。
二、EXCEL在會計的運用教學中出現中問題
(一)學校專業課程設置開發情況、應用和教學情況
大多數被調查學校對EXCEL在會計中的應用不夠重視,大部分學校將EXCEL軟件歸入計算機基礎課程,中職各學校會計專業普遍設置開設的專業課程大致相同,如基礎會計、財務會計、成本會計、財經法規、涉稅實務、會計電算化等,大部分學校都沒有開設《EXCEL在會計中的應用》這門課程,不少同學對表格的引用、圖表、公式和函數的設置等基本功能不會應用,更不用說財務管理決策模型的構建了。
(二)在傳統教學中,講授法是老師最常用的一種教學方法,技能課尤其是《EXCEL 在會計中的應用》在教學實踐中,這種方法反而不能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教學手段上,以黑板、粉筆為主,計算機不能適應教學發展需要。
三、改進策略
(一)循序漸進,將Excel 功能與專業課程相結合
在教學中,應按照循序漸進的原則進行安排, 由簡單到復雜,由基礎到高級遞進應用。在開設《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讓學生先對Office 辦公應用軟件有一個基本認識,能夠熟練操作Word 和Excel 軟件。在學習會計專業課程時,將Excel的主要功能加以應用,解決相關問題。會計專業主要課程和Excel功能應用可以按照基礎會計、財務會計、成本會計、財務管理、管理會計、財務分析的順序漸進。由簡單到復雜,逐步學習Excel 的主要功能:包括數據操作與數據處理、圖表與圖形、公式和函數、數據分析、數據透視等。
(二)建立一個仿真的Excel實訓模擬系統
Excel在會計中的應用借助于Excel表格軟件實現企業的財務核算流程,在教學實踐中,建立一個中小型企業一個月完整的帳務實訓模擬資料系統,本課程主要通過模擬一家公司2014年1月份經濟業務事項使用EXCEL 進行數據處理和分析作為總項目,整個項目的訓練完成過程就是使用EXCEL 進行財務會計核算的信息數據處理能力的培養過程,也是本課程教學過程。首先模仿企業的各類原始單據,如工資單、固定資產卡片、各類費用、材料匯總表等各種可以用表格形式表現出來的原始單據,老師備課時制作完畢,在課堂上將實物或投影展示給學生,讓學生直觀感知實物與電子表格的聯系和區別,體會Excel強大的功能和效率。然后,模仿實際記賬憑證格式建立電子表格記賬憑證模板。第三,設置會計科目及其他基本數據,制作期初余額表,錄入期初余額并進行試算平衡。第四,對會計憑證進行處理,建立記賬憑證清單,自動顯示并檢查會計科目,借貸不平衡的自動提示,錄入記賬憑證,記賬憑證的打印。第五,運用Excel設置會計賬簿,建立日記賬,包括現金日記賬和銀行存款日記賬,編制余額表,調用期初余額及本期發生額,計算期末余額,建立科目匯總表,建立總分類帳表,包括余額表式總賬和三欄式總賬,建立各種明細賬。第六,運用Excel編制會計報表,包括利潤表、資產負債表、現金流量表。第七,運用Excel進行財務分析,對基本的財務比率:短期償債能力分析如營運資本、流動比率、速動比率的分析,長期償債能力分析如資產負債率、產權比率的分析,資產管理比率的分析如應收賬款周轉率分析、存貨周轉率的分析,盈利能力的分析如銷售利潤率、資產利潤率、權益凈利潤率的分析,以及更高層次的發展趨勢分析。
(三)多種教學方法并用,提升課堂的教學效果
教無定法,貴在得法,在傳統教學中,講授法是老師最常用的一種教學方法,技能課尤其是《EXCEL 在會計中的應用》在教學實踐中,這種方法反而不能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學生往往不能通過講授明白教師的意圖,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盡可能采用更多種教學方法如:任務驅動、講授法、演示法、練習法、小組討論法、自主學習法、嘗試教學法、項目教學法等,學生往往可以獲得較快的成長和提高。通過分析EXCEL 在會計中的應用教學內容和教學目標,設計典型崗位核心能力,構建課程體系,實施項目式課程教學。進行以任務驅動為主的課程教學設計和實施項目式課程教學,提高了學生參與學習的興致,增強了教學實效性,極大提升了學生財務信息數據處理和分析技能,讓學生的會計工作崗位職業能力和學生的職業素質得以鍛煉和提升。
(四)以學生為主體,提高會計專業學生Excel 應用能力
美國的學習金字塔專家表示,在多種學習方法中如聽講、閱讀、視聽并用、教師演示、學生討論、和學生實踐等,學習內容平均存留率中學生實踐達到75%,是學習效率較高的一種方法。基于以學生為主體,以實踐為指導的教學理念,提升學生的動手應用能力對中職的學生非常重要。
教學實驗和學生練習環節,讓學生自己動手,完成教學任務,學生遇到問題,可以通過主動探索、小組商量討論、請教同學、教師集中講解等多種方式,練習并熟練的掌握各種函數、公式及技能。,注重Excel 的操作應用能力,能夠靈活運用Excel 解決財務會計專業方面的實際問題。通過學習該課程,使學生能進行各類常見財務表單樣式設計和編制;能運用EXCEL 常用公式和函數等功能對財務表格進行處理和分析;能使用高級應用(排序、篩選、分類匯總、圖形分析、數據透視表等)對財務表格進行處理和分析。教師“作中教”,學生“做中學”,以學生為主體,以實踐為指導,教學合一,從而培養出技能型、應用型信息化人才。
【參考文獻】
[1]王和偉,葉妍.《EXCEL在會計中的應用》課程教學設計[J].職業時空,2015,(01):37-39
[2]劉婷,杜海波.Excel 在會計核算教學中的幾例應用[J].中國管理信息化,2015,(04):243-244
[3]陳記光.基于Excel平臺的小微企業會計賬務處理模板設計[J].會計師,2014,(11):76-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