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沖,陳書睿(上海體育學院經濟管理學院,上海 200438)
?
中美體育經紀人法律制度的比較研究
李沖,陳書睿
(上海體育學院經濟管理學院,上海200438)
摘要:我國體育產業的發展,促使體育經紀人開始迅速發展,但隨之也出現了違法亂紀、法律不規范等方面的問題。采用文獻資料、比較和邏輯分析等方法,通過對我國與美國體育經紀人法律的立法進程、法律理念、立法模式、制度內容等方面進行比較,從而提出健全我國體育經紀人法律體系、完善法律制度內容、引用信用評價體系等對策。
關鍵詞:中美;體育經紀人;法律制度;比較
體育經紀人是以獲取傭金為目的,與體育相關人員及組織簽訂委托合同,充當委托人與第三人之間有關職業運動、體育競賽的訂約媒介,或為委托人提供體育獲益機會的自然人、法人或其他經紀組織[1]。
隨著我國體育市場的逐步開發,我國體育產業迎來了良好的發展機遇。體育經紀業作為體育產業重要的一部分,隨著足球、籃球等體育項目的職業化改革,給職業體育的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并促進著體育市場主體之間的交易活動、體育市場的規范,推動著體育事業的發展。
但是,我國體育經紀人領域存在著許多無照經紀、亂收取傭金、不履行合同義務等違法行為;由此可見,在依法治國的大背景下,沒有相應的法律約束會嚴重阻礙體育經紀業的發展。而美國作為一個體育強國,其體育市場已經形成一定的規模,職業體育更是走向了市場化、商業化、產業化,體育經紀人的法律制度相應地也比較成熟完善。因此,本研究在全面掌握中美體育經紀人法律制度現狀的基礎上,找出兩國體育經紀人法律制度方面的異同點;然后基于我國的實際國情,借鑒美國體育經紀人法律制度的先進經驗,為完善我國體育經紀人的法律制度提出一些合理建議。
美國是典型的英美法系國家。英美法系是由形式不同、來源不一的法律集合而成的。因此,在英美法系國家中,除了制定法外,判例是作為一種重要的法律淵源存在的,法官既可以適用原先的判例也可以創造新的判例來進行判決。
1.1美國體育經紀人制定法
美國體育經紀人的制定法相對來說比較系統完善,其管理是屬于分權型體制。制定法總共分三個體系,分別為州政府法規,運動員工會法規和大學生體聯法規。關于州政府法規,美國目前至少有28個州頒布了自己關于體育經紀人的法律,雖然每個州法律有不同的條款,但大致內容是相同的,其中三分之二的法規對注冊要求十分嚴格;而各運動員工會,如美國全國籃球運動員工會、全國棒球運動員工會等也都有相應的法律條例來管理規范體育經紀人;同樣,大學生體聯也制定了體育經紀人相關的法律制度規定,目的在于保護學生運動員的利益。總之,這些法規制度都有效管理了體育經紀人的經紀行為。
美國代表性的兩部體育經紀人法律是《體育經紀人統一法案》(以下使用簡稱“UAAA”)和《聯邦體育經紀人責任與信賴法》(以下使用簡稱“SPARTA”)。首先是UAAA。由于美國各州的法規之間缺乏統一性和互惠條款,全國大學體育協會(NCAA)以及一些大學要求美國統一州法委員會(NCCUSL)起草統一法案;1996年,UAAA開始起草[2],歷經3年,通過對體育經紀人、教練、負責現存法案的管理者以及全美橄欖球職業聯盟(NFL)、國家冰上曲棍球聯盟(NHL)、美國職棒大聯盟(MLB)等運動員協會的代表進行訪談了解,得到了大量有價值的數據,最終在2000年第109次年會上正式頒布,并被美國律師協會通過。法案中的一些規定:“學生運動員在簽訂經紀合同后要通知其所屬的教育機構,并有權在簽訂合同的14天內取消該合同;教育機構有權使用民事救濟來獲得遭受損失后相應的賠償……”這些規定很大程度上保護了學生運動員以及教育機構的利益,而規定中的“取消保證金”也有利于體育經紀人才的培養[3]。總之,該法案建立了州法規之間的統一性,并提供了州與州之間的互惠條款,有利于體育經紀人開展跨州經紀活動。
另外一部是SPARTA。2004年1月,在美國華盛頓舉行的第108次國會第二次會議上,這項法案由美國的眾議院和參議院統一頒布。該法案規定了體育經紀人的禁止行為,同時也規定了其應對學生運動員明確披露的信息,以及教育機構受到損失后應獲得的民事救濟等內容,目的就在于規范體育經紀人的不公平或欺詐等違法行為,保護學校等教育機構和學生運動員的利益[4]。SPARTA的出臺創立了美國統一的體育經紀人行為準則,美國聯邦從此有了統一的體育經紀人法,對體育經紀人的發展起到巨大的促進作用。
1.2美國體育經紀人判例法
前文已經提到,在英美法系國家,判例是一種重要的法律淵源。這些國家承認法官有創造法的職能,因此,遵循先例是英美法系的一個重要原則。
1972年,在“Taylor V.Wake Forest University”的案件中,學生運動員Taylor由于未提前通知學校,擅自與體育經紀人簽訂了經紀合同,結果給Wake Forest University造成了停賽、名譽受損等不良影響,因此,Taylor及其經紀人被告上了法庭。最終法院認定學生運動員Taylor與Wake Forest University之間存在著合同關系。而根據“SPARTA”法中民事救濟的規定,如果學生運動員與學校簽訂了合同,其違規行為給學校造成了損害,學校可以追究學生運動員的違約責任,也可以追究體育經紀人的責任;因此,法院判決學校可以向學生運動員或者體育經紀人要求賠償。之后,類似的案件,“Williams V.University of Cincinnati”案件以及“Hendrick”案件,法院根據之前“Taylor V.Wake Forest University”的判例最終判決學校可以要求學生運動員或者體育經紀人進行賠償[5]。
2003年,密歇根大學因本校學生——籃球球星韋伯接受了體育經紀人的賄賂,而受到了450 000美元的罰金與112場禁賽的處罰;這不僅使得學校財產受到損失,名譽也受到了嚴重影響。雖然密西根大學表示對韋伯的該行為一無所知,但是,根據美國法院之前的判例,即使學校球隊對其球員的違規行為不知情,學校與球隊也不能因此免責[6]。
總體來講,美國體育經紀人的法律法規已形成一套完善的體系,為體育經紀人的管理提供了法律依據。
我國屬于大陸法系,法律的淵源是制定法,指的是由國家機關按照一定的程序制定,通常表現為條文形式的規范性法律文件。廣義的制定法既包括國家立法機關制定的法律,也包括中央行政機關和地方國家機關制定發布的規范性文件。因此,我國體育經紀人法律主要包括三部分,即《經紀人管理辦法》(以下簡稱“辦法”)、各運動項目協會的體育經紀人管理辦法和各地方省市的體育經紀人管理辦法。
2.1《經紀人管理辦法》
1995年10月,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頒布了我國第一部規范經紀人活動的全國性行政法規——《經紀人管理辦法》;2004年8月,根據我國的《行政許可法》對《經紀人管理辦法》做出了相應的修改;這是我國體育經紀業立法最直接的法律依據,也是體育經紀人管理須依據的基本法規[7]。在我國,行政法規是一種重要的法律淵源,其效力僅次于憲法和法律。雖然本辦法不是專門針對體育經紀人的,但是為體育經紀人的法律制定提供了一定的基礎。
2.2各地方省市體育經紀人管理辦法
各地方省市近些年紛紛制定了自己的體育經紀人法律條例。最早頒布的是北京,接著上海、廣東、山東、河南、浙江等省市也相繼頒布了體育經紀人管理法律法規,并且根據實際情況進行不斷的調整更改,法規的內容覆蓋面也逐步全面。像上海市的《上海市體育經紀人管理試行辦法》中就規定了體育經紀人的執業資格、主體經營資格、體育經紀活動規范以及法律責任等內容[8]。
2.3各運動項目協會體育經紀人管理辦法
我國目前已有不少運動項目走向了職業化、市場化,中國足球協會頒布了《足球經紀人管理辦法》,中國籃球協會也頒布了《籃球經紀人管理辦法》。《足球經紀人管理辦法》適用于在中國足球協會管轄范圍內從事運動員轉會經紀活動的足球經紀人;其中規定了足球經紀人的申報、批準、注冊、職責以及俱樂部、運動員的職責,還有罰則等[9]。《籃球經紀人管理辦法》適用于中國籃球協會管轄范圍內涉及的國內外籃球經紀活動;規定了籃球經紀人的義務,籃球經紀人的從業資格、爭議處理和罰則等[10]。
可以看出,我國隨著體育產業的發展,陸續制定了一些體育經紀人的法律法規,這是我國開始重視體育經紀業的表現。但是目前我國還沒有全國統一的體育經紀人法,現有的法規也不是很完善,這是急需進一步解決的問題。
從上述兩國的體育經紀人法律可以看出,美國和我國都有法律法規對體育經紀人進行直接或間接的規定。這些法律在某些方面內容大致相同,對兩國體育經紀人的發展都起到了一定程度的推動作用;但是由于兩國有著政治、經濟、文化等方面的不同,因此,中美體育經紀人的法律也存在著差異。
3.1立法進程
20世紀60年代,美國的勞工法擴大了運動員的權利,美國最高法院取消了部分職業體育項目的“反壟斷豁免”,這使得運動員從此可以自由轉會,大大推動了美國體育經紀業的迅速發展;到了70年代,隨著歐美職業體育聯賽的建立,并與體育經紀人相互作用[11],為了規范體育經紀人的經紀行為,體育經紀人相關的法律應運而生。1990年,美國旨在規范體育經紀人職業活動的法規出臺,目的在于主要保護在校的大學生運動員[12];在20世紀八、九十年代,著名的美國四大職業體育聯盟經過蓬勃發展,相繼頒布了體育經紀人的管理辦法(見表1)。同個時期,NCAA作為美國大學校際體育中最大、最有影響力的管理機構,也制定了制度來直接或間接管理體育經紀人。2000年初,僅僅有30個州參考并制定了法規來規范體育經紀人的經紀活動,而當美國國會頒布了體育經紀人統一法案(UAAA)后,有更多州開始紛紛制定體育經紀人法規并且引入該法案,目的在于保護公眾利益,保護由于經紀人和學生運動員因違反了NCAA有關規定而導致財務及名聲受到損失的一些大學。2004年,《聯邦體育經紀人責任與信賴法》(SPARTA)的出臺,對規范體育經紀人的違法行為具有進一步的推動作用。

表1 美國四大職業體育聯盟體育經紀人立法情況表
我國體育經紀人的立法起步的較晚。在20世紀90年代,我國的足球項目剛剛開始走向職業化改革道路,而其它體育項目還處于舉國體制的狀態,體育市場尚未開發,體育經紀人的數量更是少之又少。直到1995年10月,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頒布了我國第一部規范經紀人活動的全國性行政規章——《經紀人管理辦法》(2004年作了相應修改);接著,1999年、2000年相繼頒布了一些運動項目協會、地方政府體育經紀人的管理辦法(見表2)。但是截至目前為止,我國還沒有一部專門的、統一的體育經紀人法律,因此對體育經紀人的管理還缺乏系統性,體育經紀人的法律法規有待完善。

表2 我國體育經紀人部分立法情況表
3.2法律理念
美國體育經紀人的法律是以保護學生運動員、職業運動員以及教育機構為目的的。法律給予學生運動員在簽訂合同后14天內取消該合同的權利;對于職業運動員,體育經紀人不可以使用任何手段來誘惑其簽訂經紀合同;而對于教育機構,則提供民事救濟等賠償制度來進行保護。
我國體育經紀人法律法規的目的在于管理體育經紀活動,規范體育經紀人的行為,從而促進我國體育市場的良性發展以及推動體育產業的發展;對象包括范圍很廣,個體經紀人、合伙經紀人以及體育經紀公司等都包含在內。但是,由于我國的特殊體制問題,體育經紀人的法律法規目前還帶有一定的行政色彩。
3.3立法模式
美國是典型的英美法系國家,其法律采取成文憲法制和聯邦制。美國不僅有制定法對體育經紀人進行明確的條文規定,而且可以適用判例法對體育經紀人的成文法進行補充說明。美國這種制定法與判例法相結合的法律體系,有效促進了美國體育經紀業的良性發展。
而我國是大陸法系的典型,體育經紀人法律的淵源只有制定法,即法律、行政法規等,這就造成有時候一些具體的情況并沒有特別適合的法律規定去進行判決。并且,即使這些法律對體育經紀人的行為有相關規定,但明確程度不夠;同時,由于一些規定具有行政色彩,實施起來達不到理想的效果。
3.4立法管理
美國的政府是不參與體育經紀人的管理工作的。具體的都是由各項目運動員工會以及體育經紀人協會來進行管理,各個部門的職責分工明確,因此,對體育經紀人進行了有效地管理。
我國體育經紀人是由體育行政部門和工商行政部門共同管理與監督的,行政色彩較為嚴重,在管理權限上沒有清晰界限,職責與分工也不夠明確,會出現交叉管理與無人管理的情況。
美國和我國體育經紀人法律制度的內容基本相同,都主要包括了資格審定法律制度,合同管理法律制度、傭金管理法律制度和違規處罰法律制度等4個方面。
4.1資格審定法律制度
資格審定制度就是體育經紀人在成為正式的體育經紀人、進行合法的體育經紀活動之前必須辦理的資格認定和登記注冊手續[13]。
美國的體育經紀人資格審定制度是比較完整的。不論是州政府法規還是運動員工會法規,以及相關的利益機構和體育團體,如大學、單項協會、俱樂部等為了保護自身及成員的利益,都規定了相應的資格審定制度。這些規定使得體育經紀人的準入門檻很高,要成為一名合格的體育經紀人需要很高的素質水平。州政府法規規定,“經紀人首先要到所屬州的州政府秘書辦公室進行注冊申請,填寫詳細的個人信息,然后要出示無犯罪的證明,最后親手簽署自己的名字;并且這份申請記錄要求是對外公開的”。UAAA中還規定了體育經紀人的注冊互惠條款,以此方便經紀人跨州進行經紀行為的注冊程序;另外,還要求注冊要按照規定及時更新。運動員工會法規也要求,想要成為體育經紀人的申請人不僅要填寫受教育程度、工作經歷以及家庭背景等詳細資料,還要出示州政府頒發的有關證件,并附上有關的無犯罪記錄。但是,由于美國太過于追求商業利益了,加上運動員工會的管理措施不到位,以及州法規間的不一致,導致了資格審查沒有嚴格執行。
關于我國的資格審定制度,根據《經紀人管理辦法》,符合條件并想從事經紀活動的自然人、法人和經濟組織,必須要到當地的工商行政管理機關申請注冊登記后才有機會成為合法的市場經營主體。另外,申請人還須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有固定的居所、大專以上學歷等;但是辦法中的這個制度還不夠成熟。我國《中國足球協會足球經紀人管理辦法》中足球經紀人的準入門檻比較高,要求申請人首先要取得《體育經紀資格證書》,并領取《營業執照》,自身不可以在足球的相關機構任職;然后,申請人要向足協申請參加足球經紀人的資格考試,考試的內容相對全面,包括各種足球規則、足球專業知識等,最后通過考試才可以成為一名足球經紀人。該制度是在借鑒足球發達國家經驗的基礎上,結合我國國情制定的,有效防止了不合格人員混入足球經紀人的行列。但是整體上來說,我國體育經紀人在資格認定的標準和程序上還沒有達到統一,跨地區還存在著資格證書的互認問題。
4.2合同管理法律制度
合同管理法律制度,指經紀人在進行體育經紀活動前,根據經紀業務的性質與當事人簽訂居間、行紀、委托等經紀合同,合同中要載明主要事項,當事人雙方要嚴格履行合同中的義務并主動行使自己的權利。
美國體育經紀人與運動員之間的委托合同,要求必須由當事人進行書面記錄,還要有當事人親筆簽字證明才真實有效。合同的內容整體來說全面完整,執行力度也相對較大,使得雙方權益可以得到有效的法律保障。具體來講,為了保障體育經紀人和運動員的合法權益,州政府均要求體育經紀人在代理運動員之前必須與之簽訂委托合同,制定的合同內容很詳細,一般包括雙方的基本情況、服務范圍、經紀期限、傭金支付、合同終止等條款;運動員工會采取的特殊措施使得合同的要求更加規范,如全國籃球運動員工會要求經紀人使用標準的委托合同范本進行合同的簽署。UAAA中還特別注明了合同警告,提醒學生運動員如果簽訂合同將失去學生運動員的身份,但是在簽訂14天內可以取消這份合同,以此來保護學生運動員的利益。
我國體育經紀人的合同化管理程度不高,存在無合同、假合同等違法行為,在實際的體育經紀活動中缺乏可操作性條款,糾紛較多,因此,嚴重制約了我國體育經紀人行業的健康發展。雖然《經紀人管理辦法》中規定了經紀人進行經紀業務前應當根據業務性質與當事人簽訂居間、行紀、委托等合同,并載明主要事項和雙方人員的簽名[14],但是該規定不是針對體育經紀人,內容也十分空洞,缺乏實際可操作性。《中國籃球協會籃球經紀人管理辦法》中規定,國際間球員、教練員的轉會必須通過A類籃球經紀人進行;轉會人員所簽署的合同也應當使用中國籃協標準合同范本,并報中國籃協備案。使用標準合同范本是合同管理的進步,但是總體來講,我國在體育經紀合同的訂立、效力、履行、變更和轉讓、權利義務終止、違約責任等方面都缺乏具體可操作和有指導意義的條款。
4.3傭金管理法律制度
傭金是體育經紀人收入的主要來源,也是體育經紀人開展體育經紀活動所付出勞動和風險應得的回報[15]。經紀人通常根據提供服務的質量和數量向運動員收取傭金,并采用不同的收費方式進行收取。
美國的傭金管理制度比較健全,主要包括了4種不同的傭金收取方式,分別是按比例收取,按時間收取,綜合收取以及固定金額收取。其中最常用的是按比例收取的方式,收取的金額也是比較合理的。一般情況下,為職業運動員簽訂經紀合同是收取合同款的3%~5%,運動員參賽獲得的獎金是提取其中的10%,運動員進行產品代言是提取代言費的20%。另外,各運動員工會制定的特殊傭金措施也有效監督和管理了體育經紀人的收費問題。美國的橄欖球運動員工會規定:“經紀人前三年只能拿勞資協議所定最低薪金的5%,每小時收費不超過125美元,合同固定收費不超過2 000美元。”由此可見,工會對經紀人的傭金收取制定了更嚴苛的標準。總之,美國這種傭金收取方式的多樣化與人性化,對傭金進行了有效管理,同時,合理的傭金制度也激勵了體育經紀人的工作熱情。
我國體育經紀人的法律法規中也有著收取傭金的相應法律條款。我國《經紀人管理辦法》中規定了經紀人依法收取傭金后須開發票繳納稅費。《中國足球協會足球經紀人管理辦法》中也有類似的傭金收取規定,另外還規定了足球經紀人收取運動員的轉會傭金不能超過10%。但是這些規定只是為了督促體育經紀人按時繳稅而制定的條款,實際上對規范體育經紀人收取傭金并沒有明確的指導意義。《上海市體育經紀人管理試行辦法》相對來說具體一些,有關傭金的規定主要是參考我國《合同法》制定的,詳細規定了體育經紀人收取傭金的條件和方式,對監管體育經紀人合理收取傭金起到一定的作用。從以上論述可以看到,我國的傭金管理還存在許多問題,包括收取傭金的數額標準不確定,收取的方式單一等。
4.4違法處罰法律制度
在體育經紀活動中,體育經紀人如果違反了法定或者約定的義務,侵害了他人的合法權益,造成了他人的損失,這就要根據實際情況受到相應的處罰。
美國對違反法規的體育經紀人處罰十分嚴格,且形式多樣,包括刑事處罰、民事處罰等多種違規處罰方式,處罰力度也比較大,如通報批評、取消經紀資格、責令停業及吊銷執照、拘留、罰款、判刑等;但同時也是公平合理的,有效制止了許多經紀人的違法行為。在SPARTA中,如果因為體育經紀人使得本州居民的利益受到損失,州司法部長可以代表州居民向美國有合理管轄權的區域法庭提起民事訴訟,并代表居民獲得相應賠償;UAAA中規定了可以向違反本法案的體育經紀人征收不超過25 000美元的民事處罰;像州法規采取的是民事和刑事相結合的綜合性處罰手段,比較偏重于經濟制裁。
相對于美國來說,我國體育經紀人的處罰條款簡單,處罰制度不夠完善。《中國足球協會足球經紀人管理辦法》規定了違反規定的足球經紀人會受到警告、罰款、臨時吊銷許可證等處罰。但是這些條款并不具體,處罰方式單一,起不到根本制止違法行為的效果。并且,由于目前缺乏體育經紀人的專門處罰規定,只能參照其它有關條例和法規來處理出現的違法問題,基本上都屬于行政處罰手段,十分不利于對體育經紀人的專門化管理。
4.5信用評價法律制度
體育經紀人的信用評價法律制度,是指對參與體育經紀活動的所有從業人員建立信用等級和信用評估的一種法律制度。
雖然美國的社會信用體系十分完善,但是并沒有專門的體育經紀人信用評價體系;各運動員工會和大學生體聯制定的規定雖然在一定程度上規范了體育經紀人的經紀行為,但是在評定考核一個經紀人上卻面臨著一樣的風險,就是缺少一個對體育經紀人全面細致評估的信用體系。
同樣,我國體育經紀市場剛剛建立,更沒有信用體系。這就出現我國的一些體育經紀人只注重短期利益而不講信譽,缺乏應有的職業道德精神,不惜損害委托人利益的現象,造成了市場的不公平競爭,加劇了市場的混亂狀態,從而抑制了體育經紀人的整體發展。因此,如何建立信用體系,有效的對體育經紀人進行全方位的評估,是我國需要刻不容緩去做的事情。
隨著體育經紀人在我國體育職業化進程和體育產業的發展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我國在體育經紀人的規范與管理方面也做了大量的工作,目前已經初步建立起富有自身特點、符合我國國情的一套關于體育經紀人的管理制度。但是,與美國這種體育產業發達的國家相比較,我國體育經紀人的管理理念存在著較大的差異。因此,需要借鑒來完善我國體育經紀人的法律制度。
5.1健全體育經紀人法律體系
目前,我國還沒有專門的、全國統一的體育經紀人法律;從某種程度來講,制定專門的體育經紀人法是我國完善體育經紀人法律的當務之急。要根據我國體育市場建設的需要,根據我國體育行業的特點,制定出具有較高效力等級的、能夠規范全國體育經紀業的、使各地方體育經紀法律法規有章可循的、統一的一部法律,并完善相應的各政策條例建立完善的法律體系,盡可能使所有的體育經紀活動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5.2完善體育經紀人法律制度內容
法律作為指導行為規范的準則,要為國家、社會以及所有公民樹立一種合理的組織結構、規范的行為模式和正確的價值導向。因此,要不斷完善我國體育經紀人法律制度的內容,使其更加規范完整、明確具體,具有實際可操作性,真正起到約束經紀人行為的作用。
具體措施如下:第一,對體育經紀人資格的審查一定要全面從嚴。要想從事體育經紀活動,必須要先取得體育經紀人資格;申請人要到當地工商行政管理局進行申請注冊,然后通過自然條件、專業知識與能力兩方面的考察,最后通過全國體育經紀人的統一考試才可以獲得資格證書。另外,要逐步與國際慣例接軌,吸取國外成功的管理經驗,多方面控制體育經紀人的資格準入審查;第二,加強體育經紀合同的管理。立法者應當在體育經紀合同的訂立、效力、履行、變更和轉讓、權利義務終止、違約責任等方面加強研究,制定出方便監管并且具有可操作性、有指導意義的條款,也可以直接為體育經紀人提供經紀合同范本做參考;第三,規范傭金法律制度。要根據體育經紀人不同的經紀業務,確定合理公平的傭金支付標準,并且對傭金價格進行公開。這樣既可以保護體育經紀人的權利,又可以對體育經紀人給予約束,避免亂收取傭金;第四,完善體育經紀人違法處罰制度。對于體育經紀人的違法行為,工商行政管理部門或有關體育組織要根據具體情況給予不同形式的處罰:輕者可以采取通報批評、經濟制裁等措施,嚴重者則可以給予取消其成員資格、責令停業、吊銷執照等處罰;觸犯刑法的要給予刑事處罰等。
5.3引用信用評價體系
要想規范體育經紀人的經紀行為,就要建立具有法律效力的體育經紀人信用評價制度。首先,要公開體育經紀人的個人信息,提高透明度;然后,制定全面的考核標準,并由有關管理部門根據標準進行定期檢查、考評;最終,給予每個體育經紀人相應的評價結果,并根據結果進行獎懲。這樣,體育經紀人為了維護自身形象,贏得良好的社會信譽,提高了自我約束、自我控制和自我管理的能力,進而有效防止違法犯罪行為的發生。
5.4建立體育經紀人的培養體系
建立體育經紀人的培養體系,有助于體育經紀人法律制度的建立。因為體育經紀人法律制度的約束對象是體育經紀人及經紀活動,如果經紀人自身缺乏素質并且對經紀活動缺少正確理解,這是難以維護體育經紀人法律制度的。因此,加強體育經紀人的培養同樣十分重要。
首先,體育經紀人的培訓機構不宜壟斷,要走多元化的發展道路;其次,要完善培訓內容,盡快組織力量出版我國體育經紀人培訓的統一大綱和教材;再次,拓寬培訓渠道,將體育經紀人作為高級人才進行在校培養,可以聯合我國各大體育院校,增設體育經紀人專業,并提供實際參與經紀活動的機會;然后,要學習美國的體育經紀人自我培養機制,為社會上對體育經紀感興趣的人員提供學習體育經紀課程的機會;最后,要加強考核的嚴謹性與規范性,必須通過國家體育總局統一考試才可以獲得體育經紀資格證書。這樣,最終形成一個多渠道、多層次的體育經紀人培養體系。
5.5加強體育經紀人的法律監管
加強體育經紀人的法律監管,目的在于有關機構通過依法對經紀人的行為和日常經紀活動進行監督和管理,查處違法經營活動,從而保護委托人的合法權益,維護合法經營者的利益,最終維護體育市場的交易秩序[16]。
具體地,要從三個層面進行加強。第一,是國家層面。國家要有專門的管理部門對體育經紀人進行監管。在我國,體育行政部門和工商行政部門是對體育經紀人進行共同管理和監督的部門,兩者應在各自的職權范圍內行使對體育經紀人的管理職權。第二,協會層面。要建立全國統一的體育經紀人協會,從而進行業內的自我監管。體育經紀人協會要發揮組織內部的管理作用,保證體育經紀人之間的公平競爭,規范從業人員的行為標準,最終保護公眾利益以及維護本行業的整體利益。第三,社會層面。要形成社會輿論監管制度,公開體育經紀人的信息,提高公眾透明度;因為輿論監督不僅具有重要的宣傳教育作用,還因為新聞媒介作為社會的重要角色,有自己的信息網絡,是一個對體育經紀人經紀行為重要的監督渠道,另外,輿論監督傳播速度快,影響大,具有重要的警示作用。因此,加強社會輿論的監督是規范體育經紀人行為的重要途徑,其對規范體育經紀市場秩序有著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我國體育經紀人的數量隨著體育產業的蓬勃發展逐年增加,經紀活動開始頻繁,但是配套的法律制度還不能完全適應體育經紀市場的需求。本研究通過將我國體育經紀人的法律制度與美國的進行比較,最后從健全體育經紀人法律體系、完善法律制度內容、引用信用評價體系、建立體育經紀人的培養體系等幾個方面提出建議,希望可以解決我國體育經紀人法律制度存在的問題,從而推動我國體育經紀業以及整個體育產業的良性發展。
參考文獻:
[1]阮雪冰.試論如何改進我國體育經紀人的管理[J].科技資訊,2008(30):171.
[2]肖永平,周青山.《美國統一運動員經紀人法》述評[J].武漢體育學院學報,2010,44(6):28-33.
[4]美國全國委員會.統一運動員經紀人法——UAAA(2000)[EB/OL].[2015-8-16].http://www.nccusl.org.
[4]駱旭旭.美國體育經紀人違規行為的法律救濟及其啟示[J].天津體育學院學報,2006,21(2):103-105.
[5]Peter Larsen.Agents and Labor:There Aren’t Enough Job Out There for Everyone[J].Sports Bus.J,2004,10:46-58.
[6]Paul D,Staudohar,James A.Mangan.The Business of Professonal Sprots[M].Urbana and Chicago:Illinois Press,1997:58.
[7]蘇潔.論我國體育經紀人法律制度的完善——以體育經紀人管理的法律完善為中心[D]//北京:對外經濟貿易大學,2005.
[10]上海市市工商局和市體委.上海市體育經紀人管理試行辦法[EB/OL].[2015-9-9].http://baike.baidu.com.
[9]中國足球協會.足球經紀人管理辦法[EB/OL].[2015-9 -9].http://baike.baidu.com.
[12]中國籃球協會.籃球經紀人管理辦法[EB/OL].[2015-9 -9].http://www.docin.com/p-69821596.html.
[11]李亞慰,李建設.從歷史演變看當代體育經紀人的角色與定位[J].中國體育科技,2013,49(6):123-129.
[12]朱文東.溝通與交流的橋梁[J].經濟論壇,2010,11:122 -123.
[13]吳菲.體育經紀人法律制度研究[D]//福建:華僑大學,2007.
[14]萬建,李旭東.論我國體育經紀人管理的法律問題及對策[J].西南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7(6):66-70.
[15]黃文卉.美國體育經紀人制度之研究[J].體育科學,1999,19(2):21-25.
[16]高永剛.我國體育經紀人管理之現狀與對策研究[D]//山東:山東大學,2008.
A comparison of the legal system of sport agents between China and USA
LI Chong1,CHEN Shu-rui2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Shanghai University of Sport,Shanghai 200438,China)
Abstract: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sports industry promotes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sport agents in China,accompanied by many problems such as violation of law,lack of legal regulation.In this paper,we use the methods of literature,comparative analysis and logical analysis methods to make a comparison of the legal process,legal concept,legislative model,and the content of the law of sports agents between the United States and China,and finally put forward the measures like improving the legal system,completing the content of the law,referring credit evaluation system for sport agent development in China.
Key words:China and USA;sport agent;legal system;comparison
中圖分類號:G80-05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9840(2016)02-0012-07
收稿日期:2016-02-20
作者簡介:李沖(1992- ),女,河南開封人,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體育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