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秀敏
【摘要】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師生之間的交流互動是必不可少的,其中提問是最為常見的方式之一。提問包括學生向教師提問,教師向學生提問以及師生之間的互相提問,提高提問的有效性,能夠幫助提高教學效率和教學效果,有效是非常重要的教學方式。本文將就小學語文教學中如何進行課堂提問展開探討。
【關鍵詞】小學語文 課堂教學 課堂提問
【中圖分類號】G62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6)05-0058-02
對于小學語文教學來說,課堂教學中恰當的運用課堂提問能夠改善教學效果,提高教學效率,通過提問激發學生對教學的興趣,提高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實現自主學習,教師必須重視課堂提問的重要作用,將課堂提問的相關理論應用在課堂教學中。
1.課堂提問存在的問題
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教師常用的一種教學方法就是提問,有效的提問能夠幫助學生集中注意力,引導學生思考,培養學生對語文的興趣,提高教學效率等,提問是一門藝術,也是一種技巧,是教師需要重點研究的學問,但是大多數教師都不擅長提問,目前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提問存在的問題主要是以下幾個方面:(1)提問次數太多或者太少,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難以把握提問的頻率,一些教師提問頻率很高,學生疲于應付,沒有時間思考,有些教師基本不提問,課堂氛圍沉悶枯燥,學生學習興趣不高;(2)問題重復,一些教師經常出現提問重復的現象,每次提問都需要學生思考,寶貴的課堂教學時間被浪費,課堂教學效率也受到影響。但是重復有時也是必要的,如果是需要強調的內容或者學生沒有聽清,就需要教師重復,大多數情況下的重復應該避免;(3)不會傾聽學生回答,一些教師雖然善于提問但是卻不善于回答,要傾聽學生回答首先需要正確的態度,不論學生成績好壞,回答內容是對是錯,都要給予應有的尊重和鼓勵,學生感受到這種鼓舞的力量,就會主動思考、主動回答更多的問題,如果教師沒有認真傾聽,對于學生的回答漠不關心,就會嚴重打擊學生的積極性,同樣會對課堂教學效率有不利影響;(4)選擇相同的學生回答問題,對于學生來說,如果教師能夠提問自己,將會給予學生一定的自信心,因此學生對教師提問是比較歡迎的,但實際情況卻是教師僅僅提問幾名學生,讓其他學生認為教師有些“偏心”,長此以往會對自己喪失信心,認為自己不受教師重視,對于教師的提問不再重視,持一種應付的態度,對于語文學習的興趣也越來越低。
2.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提問策略
(1)課堂提問的內容
首先,課堂提問的內容應與教學內容和教學目標緊密相關,充分體現出教學重難點,將與教學內容有關的關鍵問題和中心問題作為“主問題”,以主問題帶動小問題。主問題要求教師對教學內容作出提煉和概括,能夠起到引導學生理解、品讀課文的作用,可以通過主問題支撐一段時間的課堂教學。在運用主問題的課堂教學中,課堂活動主要是聽說讀寫以及自主思考,課堂氛圍愉悅活潑,簡單來說,主問題就是使用少量的、精心設計、內容充實并且靈活的問題來引導教學;第二,課堂提問要具有連續性和層次性,做到步步遞進、層層深入、由易到難,小學學生的學習能力不同,需要針對性的選擇不同的提問內容和提問方式,如果是差等生可以設計一些簡單的問題,例如記憶性問題等,對于中等學生,應該適當的提高難度,例如提出一些應用性和理解性的問題,對于成績較好的優等生,可以選擇一些綜合性較強的問題或者需要分析理解的問題。教師設計的問題,應該涉及到教材中連續的知識點,跨度不應太大,這樣才能幫助學生由淺入深的理解知識,如果涉及的知識點比較零散瑣碎,會造成學生思維紊亂。
(2)課堂提問的技巧
首先,課堂提問應該做到言簡意賅,能夠讓學生很容易理解教師提問的內容和目的,如果教師的提問不夠清楚明白,學生的答案也會離題萬里,因為教師的問題存在歧義,學生的理解也五花八門,才會造成上述問題,語言簡潔干練的問題才能起到正確的引導作用,學生才能通過自主思考找到問題的答案;第二,課堂提問要把握節奏,在提出一個或者兩個問題后要停頓一下,讓學生做簡單的梳理,吸收從上一個問題中得到的知識和經驗,如果提問頻率提高,將會造成學生疲于應付,沒有時間自主思考,影響學生回答問題的正確性和積極性。
3.結束語
綜上,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有效的提問對學生和教師都有重要意義,教師應重視提問的重要作用,將其作為課堂教學計劃的一部分,課堂上針對不同的提問對象,設計個性化的提問內容和提問方式,課后做好總結和反思,才能真正達到最佳的課堂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趙麗艷.新課改下如何實現小學語文有效教學[J].學周刊.2015,(08):32.
[2]張艷珍.如何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提問的科學性[J].青少年日記.2015,(06):112.
[3]張燕京.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提問策略研究[J].科教導刊.2015,(16):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