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春華
【摘要】處在小學階段的學生,心里生理都不成熟,需要家長及老師的悉心,耐心引導,不論生活經驗,還是學習方法都需要父母及老師做出良好的引導。而對于現在社會來說,學生一天的時間里與老師相處的時間最長的。所以,這就對老師的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關鍵詞】教學目的 教學內容 教學方法 自主學習 多媒體教學 教學評價 教學效果
【中圖分類號】G623.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6)05-0151-02
一、教學目的
在作為一節課,明確教學目的,對于更好的完成一堂課的教學是至關重要的,如果一節沒有了教學目的,這一節課中:老師沒有教學目標,學生不該從哪兒開始學習,也無法完成整個教育活動,更無法達到學生對知識的學習與理解,實踐能力的提高,創新思維的開拓,將最終導致教學失敗。所以對一節課來說,明確教學目的是極為重要的。
在我國新課程改革后也將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義務教育階段的教育目的改變為提高全體學生的素養(人文素養、科學素養)。也越來越注重對學生個體的發展,以及學生情感態度及價值觀的培養。
二、教學內容
1.課本上的數學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到來,小學數學教材也發生了很大變化,有以前的純碎是知識點的學習轉變為知識點學習、學習方法的探究、從生活中舉例數學問題等各方面知識的學習。教師的課堂教學方式也由滿堂灌轉變為探究式的學習,充分的發揮了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使得學生的能夠從生活的各方面學習,通過探究學生可以多種方法解決同一問題的多元化的學習。
課堂學習開始與方法,還有學生情感態度和價值觀。例如:對數學乘法口訣的學習,現在課堂老師不僅要教學生背乘法口訣,還要教學生如何使用乘法口訣,更要教會學生從生活中尋找數學中的乘法問題。使得課堂上的數學走向生活,并運用的生活中。
2.生活中的數學
課堂的數學來源于生活,所以,課堂上所有的數學問題都能夠在生活中的例子。這就要求老師在課堂教學時,培養學生善于觀察,并發現問題的能力,使得學生能夠在生活找到一些學過的·數學問題的例子。這樣不僅能夠學生從正真的意義上理解所學內容的含義,而且能夠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及學生對數學的學習興趣。
三、教學方法
1.多媒體的選用
隨著科技的發展,學校的教學工具也發生了變化,更方便學生的學習及老師的教學。多媒體教學工具的使用便是一個很好的例子,多媒體使得許多課堂上所舉出的例子更為直觀,是學生更容易理解。比如:在課堂上利用多媒體教授小學折線統計圖,直接展示給學生并教授折線圖每條線的含義,這樣就可以是學生更容易理解,可是學生更好的學會畫折線統計圖。
2.直接教授法
所謂直接教授就是,將一節課所要學習的知識點直接通過口頭敘述的方式講解給學生,使得學生對某一知識點有一定得印象,為后續探究式學習提供一個良好的開端,為后續的學習理解打下堅實的基礎。
老師是在直接講授知識時應用形象化的語言及一定的行為動作講述所要教授的知識點,這樣,可是學生更容易記憶與理解知識點。
3.探究法
對于社會的迅速發展學習已不再局限于知識的學習,而更注重的是探究性的學習。首先便是科學探究,在課堂上發揮著教學方法,教學內容的作用。其次便是自主探究,老師可適當的引導學生進行自主探究,從生活中探究一些數學問題及數學模型。最后,就是在課堂上的問題的探究學習。
在探究學習中老師要不斷地發現學生的愛好、興趣,可以在探究行的學習中,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興趣是學生學習的老師”,理應充分發揮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愛學習,愛探究。不斷地拓展學生的思維,提高學生的自主探究能力。
4.演練及實踐學習
課堂及書本中的知識不僅要學會,而且要學會應用,在應用之前,教師要給學生做是適當的演練,同時并指導學生自主演練,數學演練可使學生更好的理解并鞏固知識。尤其對思維不夠開闊的小學生就顯得更為重要,其獨立演練更能夠鍛煉學生的思維意識及學習能力。
四、自主學習
如今社會提倡終生學習中,而自主學習對終生學習是重要的。學會自主學習已逐漸成為每個現代人生存的必備技能。小學生各方面不成熟,自主學習更需要老師的引導與培養。
五、教學評價及效果
教學評價及教學效果對教學也是很重要的。教學評價及效果指導著教學活動的每一個方面、并及時的反饋著每個環節的狀況,可是教師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并在教學過程做出及時的調整教學進程及教學方法,為學生營造更好的學習環境。
參考文獻:
[1]孟紅玲.小學數學教師專業知識發展培訓模式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5
[2]宋運明.我國小學數學新教材中例題編寫特點研究[D].西南大學,2014
[3]趙冬臣.小學數學優質課堂的特征分析[D].東北師范大學 ,201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