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興亮++劉峻齊
【摘要】高職院校護理專業形體課的課程目標應以就業為導向,重在培養護生的職業需求,在課程設置方面要不斷完善教學內容、不斷創新教學方法及手段,增加相應的學時,尋求合理的課程評價體系。
【關鍵詞】高職院校 護生 形體課
【中圖分類號】G7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6)05-0246-01
近年來,各醫院對護理人才的需求量越來越大,高職院校護理專業迎來了發展的契機。對于護理專業的學生(以下簡稱“護生”)來說,職業體形和形象是一項重要的職業素質,是崗位核心能力之一,所以非常有必要為護生開設形體課。
1.高職護理專業開設形體課的重要性
1.1形體課的含義
形體課是對學生進行形體藝術教育的課程,即對學生進行完整、系統的形體訓練的綜合性課程的體育教育項目,內容豐富,它融合了體育、舞蹈、音樂、美育等,旨在塑造健美形體,提高審美能力,促進身心協調發展[1]。
1.2形體課的特點
形體課的內容主要包括形體訓練基本知識、形體基本功及組合、訓練、禮儀知識,在教學方法和形式上呈現出多樣性的特點。該課可將音樂、舞蹈及體操中的某些元素進行相應的融合來更好的呈現出人體的姿態美。在實用性方面既可以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又可以促進完美體形的塑造,還可以培養良好的氣質,為學生個人形象的塑造打下良好的基礎,特別有助于促進護生職業素質的提高。
1.3形體課對高職院校護生的重要性分析
對高職院校護生開設形體課不僅能提高學生的肢體美,還可以培養其良好的職業形象美。護士的職業特征體現在對自身形象的特殊要求上,護士形象的好壞是直接決定醫院整體形象的關鍵因素。開設形體課是護生心理、生理及職業素養等多方面的內在需求,也是社會和人才競爭的需要。通過形體課的學習,可以增加護生對專業的認識和熱愛;增加對“白衣天使”形象的好感;增加對生活的自信心;培養護生高雅的氣質。
2.高職院校護理專業開設形體課需注意的問題
2.1探尋符合專業發展方向的課程目標
課程目標的設置是課程設計中的關鍵環節,對于教學內容的選擇起著導向性作用。對高職院校護生開設形體課的課程目標應遵循基礎性、現實性及針對性的原則,首先要提高護生主動參與、身心健康、體態優美和社會適應等綜合素質;其次要使護生樹立“形象第一”的意識,主動掌握有效的形體訓練方法;最后要培養吃苦耐勞、團結協作的團隊精神。在課程目標的設置方面應設置三維目標,即知識目標、能力目標和情感目標,不斷提高儀態禮儀文化素養。
2.2合理設置形體課的周學時
開設形體課的周學時數量直接影響到教學的效果。目前,高職院校護生在形體、氣質方面存在各種缺陷,要想更好的塑造學生的體型、培養學生的氣質和內在美,每周只開設一兩節的形體課根本無法滿足學生的內在需求。根據身體形態發展的一般規律,建議每周應開設至少不低于四學時的形體課。
2.3有針對性的完善形體課的教學內容
在教學內容方面,必須關注護生未來職業發展的需求,尤其要關注入職后所需的各項素質,這就要求在教學內容的設置上要根據護生身心發展特點和未來職業素質需求方面進行深究。在形體課基礎理論知識的學習方面,更多的引入有關護士禮儀、身體形態相關的知識,將其進行交叉整合,真正找到適合護生發展方向的教學內容。在教學內容的選擇上應更貼近專業特點,更多的體現出實用性。具體的訓練內容方面要加強基礎形態訓練和形態控制訓練;服務儀態禮儀訓練與氣質塑造訓練;服務儀表儀容訓練等。
2.4不斷創新教學方法
在教學中,要不斷創新教學方法,可借鑒芭蕾、舞蹈基本功的訓練內容及方法,再結合護生的身心特點及課程目標進行相應的教學。教學方法要遵循由易到難、由淺入深的原則,在教學手段上可以采用理論傳授、示范講解、視頻觀摩、情景教學、翻轉課堂等形式,同時,還可以采取課堂教學與實踐教學相結合的方法,組織護生多去醫院觀摩學習。
2.5完善形體課的課程評價體系
課程評價是檢驗課程目標實現、完善課程內容的重要手段,由于護生先天素質的不同,在學習評價體系中要不斷完善該評價體系,淡化傳統的終結性評價,重視過程性評價。在過程性的評價中,要注重學生的知識、體能、技能、學習態度、情感表現與團結協作精神,使學生主動參與評價,真正實現學生在形體課中的主體地位,提高學生參與的積極性。在具體的考核中,要多重視學生的學習態度和進步情況。
3.結論與建議
對高職院校護生開設形體課的目的和意義不僅在于提高身體素質和塑造完美的體型,會更多的加強其自信心、意志力、團結協作精神和良好的職業道德等方面的訓練,這也是現代社會對護理人員整體素質的需要。高職院校護生不同于其他專業的學生,在開設形體課時要更多的考慮其今后職業發展的需求,在課程目標、教學內容、周學時、教學手段方法及評價體系方面要不斷的進行完善,以促進他們身心健康發展,實現素質教育的目標。
參考文獻:
[1]陳曉妹.初探高校形體課教學創新[J].常州工程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