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麗
摘 要: 作為一種相對比較新穎的教育方式,探究性學習是教學體系和教學理念方面的革新。在小學語文課程教學過程中開展探究性學習,能夠有效地讓學生對語文課程更加有興趣,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創新思維能力,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本文從對小學語文教學中開展研究性學習的角度入手,對探究性學習策略的運用進行探討,以為其他教師的探究性學習工作提供啟發。
關鍵詞: 小學語文 探究性學習 學習方法
探究性學習是指在新的教育理念支配下學習方式的一種新變革,主要是一種學生在教師指導下,在探究中主動獲取知識、解決問題的學習活動。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中強調的“探究性學習”既是一種綜合性的實踐活動,又是一種學科教學模式。探究性學習對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起到了極大的推動作用,學生的學習出發點由被動接受知識轉變為主動提出問題和任務,再通過開展多種形式的探究活動將問題進一步深化,在活動探究過程中提高對語文學科的興趣,培養語文素養。
一、培養學生的探究性學習意識
首先要利用學生的好奇心,引發他們的探究意識。著名的心理學家皮亞杰曾指出:“兒童是個有主動性的人,他們的活動受興趣和需要的支配,一切有效的活動必須以某種興趣為先決條件。”兒童的學習動力來源于他們的學習興趣,同樣的,要使他們具有探究的精神意識,就要激發他們的探究興趣,一定要引導學生認為語文是一門非常有趣的學科,鼓勵他們多提問題,有各種奇思妙想。我在給學生上第一堂課時,這樣對學生講:“語文的學習是很好玩的,老師相信同學們都能很快掌握語文知識,和語文成為好朋友,同學們相不相信這一點呢?這一堂課是老師和你們一起對語文的認識課,同學們可以問老師任何和語文相關的問題,任何問題都可以。”在這樣的鼓勵下,學生通常會踴躍舉手發言,我甚至允許他們直接站起來提問,看誰搶得早。有些同學的問題會問的很有深度,比如說為什么要進行語文的學習;還有些同學會針對一些提前預習過的知識點進行提問;部分想象力豐富的同學還會提問諸如學好語文能不能變成大人之類的問題,十分天真可愛。對于他們提出的這些問題,我都會盡量回答,并且對每一個人進行表揚鼓勵,這樣不僅讓學生對語文有了興趣,還活躍了課堂氣氛。
在上課過程中,對那些有獨特見解和思考角度的學生,我會進行特別表揚,并且鼓勵每個學生都從不同的角度出發,敢于提出獨特見解。讓學生逐漸形成探究的意識,不輕易認同其他人的觀點,有獨立的思考角度,而不是人云亦云,人說我說。如在課堂上采取辯論賽的形式,讓持有不同意見的學生分為兩個小隊進行辯論,讓每個人都能充分發表看法,這些看法未必都是成熟的,但一定都是學生經過深思熟慮后提出的。不僅讓學生對課文內容有更深的理解,還充分調動學生的探究積極性,取得良好的教育教學效果。
二、引導學生進行有效的學習探究
當學生對語文課堂的學習興趣被激發,并且逐漸養成探究的習慣后,課堂就會變得活躍許多,會有很多學生在課堂上進行踴躍提問,也會有許多思維方式不拘一格、思考角度獨特而具有新意的學生出現。然而,如果不對這樣的學生進行進一步的引導,學生就會逐漸提出一些偏離主題的問題,或者問題只停留在表面,無法更加深入更加有價值,這樣探究性學習就起不到應該起到的效果。教師應該進行如何引導學生進行有效學習的探究,讓學生明白應該掌握的是什么樣的知識,圍繞什么問題提問才對掌握課文內容更加有幫助。比如在《她是我的朋友》中,讓學生思考:平常,我們把什么樣的行為稱為勇敢?為什么說小男孩是個勇敢的孩子?他中途有沒有過心理掙扎?在經過這樣的提問后,再引導學生采用多種方法探究、解決問題,培養學生探究能力。
在這個過程中,要鼓勵學生嘗試采用不同的方法,尋找屬于自己的解決問題的方法,如通讀課文,在閱讀過程中對文章內容進行思考。這是語文教學中最常用的一種解決問題的方法,在聯系上下文的過程中理解課文,讓學生通過仔細閱讀,盡可能從已有的資料中仔細思考,選擇最佳答案。學生在思考后得出的答案,有時候未必是正確的,這時或許是因為學生的理解錯誤而導致答案出現了錯誤,也有可能是因為正確的答案并不只有一個,而是根據理解的不同而有變化,這時候就可以通過學生之間相互思考討論,通過合作探討、相互幫助的方式讓學生找到正確答案。當然,這個過程中離不開教師的正確引導,即使學生具備了一定的自主學習能力,教師的引導依然是重要的,教師的作用便是指引學生在進行自主學習探究的過程中保持正確的方向。
三、幫助學生有機地整合各種學習方式
在學生有了學習興趣和對探究學習的正確行為之后,我們就可以幫助學生正確處理各種學習方式尤其是接受學習和探究學習間的關系,讓學生可以整合運用各類學習方式。
傳統的接受性學習和新興的探究性學習是兩種差異很大的學習方式,正是這種差異化決定著它們之間既有相互制約,又有相互補充的關系。因此,教師要在教學過程中有機利用這兩種教學模式的優點,在探究性學習中融入接受學習的優勢,趨利避害,揚長避短,達成不同學習方式之間的整合和平衡,找到最佳的結合點,以求更好地促使學生發展,使傳統的講授法、實驗法、記憶法等常用的“接受性”學習方法通過自主合作探究學習的新課改方式有機高效地結合起來,不僅讓學生在探究性學習中獲取知識,更讓他們掌握獨立思考的能力。
以上就是我對小學語文教學中探究性學習的一些觀點和看法,我們相信,在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和完善的過程中,對于探究性學習的把握會越來越到位,越來越精準,探究越來越深入,教師對于探究性學習的理解和認識會更加準確,在探究性學習中出現的一些問題也會逐漸得到妥善的解決。
參考文獻:
[1]吳麗云.如何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開展探究性學習[J].小學時代(教育研究),2013,14:96-97.
[2]耿丹.淺析如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實施探究性學習[J].科技資訊,2015,03:1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