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玉成
摘 要: 本文解讀了教學生動有趣的價值,爾后對總結教學經驗做出了論述,接著談論了物理作業現狀,以及教學經驗,一紙管窺,分享同仁。
關鍵詞: 初中物理 教學策略 學習興趣 自主學習
一、教學要生動有趣
列舉有趣的例子,促進積極探究某種事物和愛好的動力,有利于調動和保持學生的學習熱情。如講解《蒸發》內容前,我用水彩筆在投影膠片上畫一只烈日下的黃狗,張大嘴伸出鮮紅的長舌頭。當用投影儀放出這一彩色圖像時,學生不約而同地思考同一問題:在炎熱的夏日里,狗為什么要張口伸舌?我立即指出要想知道為什么,請認真學習有關“蒸發”的知識。用生動、有趣的例子引入新課,可促使學生萌發強烈的求知欲,產生積極的學習動機,潛移默化地從“苦學”過渡到“樂學”,從“難學”過渡到“易學”。
二、多總結物理教學經驗
國內有很多老師關注我的博客,給我的郵箱發郵件,問我一些補課技巧,現寫出供大家參考、借鑒。
1.物理老師要樹立自信,鍛煉良好的能力,告訴家長孩子成績提不起來是不可能的,讓家長感到我們是出色的老師,是非常有能力的老師。
2.觀察學生步驟書寫,矯正書寫中存在的問題。很多學生能聽明白我講的題,自己獨立做類似的題,可步驟書寫就有問題,這就是典型的眼高手低。我一講解完一部分,就讓學生做題,而我則在旁邊仔細觀察,看學生的步驟書寫過程,幫助發現并針對性矯正步驟書寫中存在的問題。
3.重要考點及考法梳理清楚。如講解電磁感應時,我會問學生常見的E的求法有幾種?講解力學時,我會問學生求功的方法有哪些?這些都是考試中常見的考點,理清這些,學生的成績就上去了。
4.把復雜的題進行拆分,一題多講,一題多變。物理題太多了,根本做不完,學生很容易陷入題海戰術的陷阱。怎樣幫助學生通過做少量的題就把知識點掌握牢呢?我給學生補課時總把難題拆開,找出題和知識點之間的規律,并進行一題多變。這里補充一個問題:很多學生物理學不好,并不是笨,而是物理考題太綜合,幾個考點放在一起命題,學生看到這么綜合的問題,一定會很畏懼。補課老師應該發現這一點,學會拆題,把復雜的問題拆成簡單的問題,給學生講明白,原來難題不過如此,讓學生有學習自信。
5.學生毅力的培養。耐心和毅力很重要,是學生獲取高分的重要因素。平時必須注意耐力和毅力鍛煉,做作業時最好養成習慣——給自己限制時間。
三、初中物理作業現狀分析
作業是教學五環節之一,是學生實現物理課程標準中“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維目標的重要手段之一。通過有效的作業,可以鞏固課堂知識、檢查學生知識的掌握程度,促進學生綜合能力發展,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世界上沒有兩片相同的葉子,學生水平參差不齊,學優生不多,后進生不少。部分學生學習習慣差,上課不認真聽講、缺乏主動學習意識和能力,不能獨立按時完成作業。另一部分學生學習認真、努力、踏實,但是每天重復、機械地做題,邏輯思維能力、動手能力和探究能力得不到培養和提高。這些學生物理學習能力得不到提高,一部分原因是不能有效完成作業。通過對初二、初三部分學生的問卷調查,發現初中物理作業現狀如下:
1.課后作業量過多、重復。為了鞏固課上知識點,教師布置課后作業時搞題海戰術,一味對學生進行作業訓練,加重學生的學業負擔。這些題目缺少開放性和思維價值,類似題目翻來覆去練習許多遍,最后造成學生審題不清、做題不仔細,看到類似題目就把腦中的答案寫上去,缺少必要的思考過程,馬虎應付,把作業當做一種負擔,對學習毫無興趣、缺乏積極性。
2.課后作業缺乏層次性。教師布置作業“一刀切”,勢必會讓優等生“吃不飽”,讓后進生“吃不了”。所有學生都要完成相同多的作業,無形中加重后進生的負擔,難題使他們疲于作答,導致他們抄作業或者索性不做作業,逐漸失去學習興趣,后進生容易煩躁,出現反感情緒。中等生容易出現消極心理。優等生相對來說情緒稍微穩定。
3.初中物理作業設計具體措施
作業分層對教師的要求較高。在能力上,要求教師潛心研究教學、把握考試方向,走近學生,了解學生的特點,教師必須充分挖掘學生的潛能,關注每一學生的發展,制定分層物理課后作業;在時間上,教師要付出很多。包括找題目、整理題目、修改題目、題目分層、打印題目、批改作業、評價學生每天作業情況等。實施過程中需要很用心的教師。
教師首先根據學生的學習能力、學習成績、智力發展水平和能力,把一個班上的學生劃分為三個層次,然后對不同層次學生在作業數量、難度和完成時間等方面提出不同要求。使作業層次、要求與學生的實際發展水平相吻合,從而有效使各層次學生都能在原有基礎上獲得提高。對應這三個層次的學生,設計三個層次的作業。
A層題:主要面向后進生。對基礎知識的學習和基本技能的訓練要做到下要保底,不降低課程標準的基本要求。重點是培養學習興趣,樹立起學習自信,養成良好學習習慣和正確學習態度,提高學習主動性,變“要我做作業”為“我要做作業”。
B層題:主要面向中等生。既要有一定的基礎題目訓練,又要提供提高能力的訓練題目,使他們在自身能力的基礎上跳一跳,爭取更大的進步。通過作業設計激發學生繼續向前學習的動力,挖掘他們的學習潛力。
C層題:主要面向學優生。在掌握課程標準要求的基本知識與基本技能的基礎上,著重知識的加深和知識面的拓寬,適量布置提高性作業,側重培養學生應用知識的實踐能力,提倡一題多解,讓學生挑戰自我,獲得成功的滿足感。
4.按量分層
布置作業要嚴格控制課后作業總量,初二學生完成物理作業的時間盡量控制在15到25分鐘、初三學生控制在30分鐘左右。
鞏固后進生的基礎,提高學習主動性;中等學生得到充分練習,激發繼續向前學習的動力,挖掘學習潛力;讓學習優秀的學生獲取更多發展空間,培養他們應用知識的實踐能力,自我挑戰。我設計了三個層次量的作業,以中等生的作業為標準,后進生的作業在此基礎上去掉稍難的題目,注重鞏固基礎。優等生在中等生的基礎上選做基礎題,增加難度更大的題目。三個量符合三個層次的學生,使三個層次的學生通過做作業獲得明顯的成就感,對學習物理更有信心、對物理學科更有興趣。
總之,新課程改革新形勢下,為了更好地促進教學,實現教學目標,需要廣大物理教育工作者在國家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宏觀背景下繼續努力、繼續探索,不斷踐行新模式、新方法,不斷增強物理課堂教學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