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桂芳
摘 要: 作業批改是教師檢查教學效果,發現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從而及時彌補教學中缺陷的重要手段,也是教師了解各個時期內學生思想狀況的根據。如何通過作業批改,更好地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作者結合自身多年教學實踐談了幾點嘗試。
關鍵詞: 素質教育 小學數學 作業批改
批改作業在教學過程中是一項極其常規而又十分重要的工作。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不同的批改作業的方法,對教學有著不同的效果。多樣化的批改作業的方法,可以讓學生了解自己的學習效果,也可以通過激勵手段使學生對數學產生濃厚的興趣,從而調動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基于批改作業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重要性,本文就如何優化小學數學批改作業進行探討,總結出幾種小學數學批改作業的嘗試方法。
一、教師需要通過理論學習改變教學理念
老師要對現有的作業批改方式進行改革就需要改變以往的教學理念,通過對新課標的學習,開拓思維并結合現狀創造出更適合的教學觀念。在此需要注意的是,我們并不能完全否認傳統的教學觀念,它的嚴謹性和細節性還是很值得我們繼續發揚的,新觀念的推進過程也是一個學習和改變的過程,保留老觀念的優勢、改變老觀念的劣勢把兩個觀念完美融合,通過理論與實際的聯合保障教育改革的科學性與合理性。
二、發揮語言魅力,激勵學生主動學習
評語是一種作業批閱方式。但是很長時間里似乎一直被語文老師專用,其實在數學作業批改中引用評語式評價手段,既能充分解釋其錯誤,又能肯定其成績,從心理方面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而在傳統的作業批改中,最多的就是用“√”、“×”等簡單的符號告訴學生答案的對或錯,用分數或等第衡量和評估學生的作業完成情況。但是這種形式只顯示評價結果,卻無法對學生的作業形成過程進行評價,其評價的指導意義受到極大限制。上面的方法固然很好,但對于老師來說,無形中增加了老師的工作量,按目前幾乎每位數學老師都要擔任兩個班的數學來看,這樣的工作量是吃不消的。所以運用多種批改方式,不但可以減輕老師的工作量,最重要的是可以調動學生參與批改的有效性,提高教學質量。
三、作業批改方法的靈活化
1.隨堂批改。新課后,有些作業可當堂完成,這就是我們提倡的課堂作業——采用集體討論答案,或學生自主尋找答案,然后交流、發現自己或別人的錯誤。這種隨堂批改既減輕了教師的工作量,又能使學生知道錯在哪里、為什么錯,了解解題的思路及方法。采用這種批改形式對個別基礎較差的學生要特別照顧,體現個體差異。
2.當面批改。對難度大的練習,或對“差生”,教師應常用面批的方法——主要通過教師講解進行批改,這可謂是及時糾正學生對基本概念或法則的模糊認識和錯誤理解的最佳方式。這樣師生可以一起討論作業中的問題;在交談中,老師能了解學生犯錯的原因,因而也容易把握教學難點,重點講解。這種方法能有效地發揮出作業做題時間短、反饋校正快、學生掌握及時的特點,相對于傳統的教師拿回辦公室進行全批全改更有利于師生之間的交流,為教學質量的提高奠定人文基礎。
3.抽查批改。學生的知識基礎、智力水平和學習態度是不平衡的,教師可找出好、中、差三類學生的作業各8—10本,進行精批細改,了解各個層次學生的學習情況,記下這些作業中的典型錯誤并在課堂上進行講評。講評后要求未抽到的學生自行訂正。如果抽查科學,引導得當,學生就會十分重視教師的作業講評,并且培養他們自我檢查和訂正作業的能力。為防止學生對抽改作業可能產生的僥幸心理,可采取督促措施,如:布置小組長檢查作業的完成和訂正情況并向教師報告或備有書面記錄張貼公布。
四、相互批改,共同促進
強化訓練是掌握數學知識的重要途徑,作業是實現這一途徑的實體平臺。數學作業具有量大、針對性強、全批全改的特點。教師在作業批改時,要打破以教師為主的批改方式,要采取多種方式批改,適量減輕工作負擔。在批改作業時可以采用學生交叉批改,讓學生在“改”中“學”。如讓學生在得到教師提供的答案后,同桌交換批改。學生在交換批改中,既能從中吸取教訓,避免自己犯類似的錯誤,又能借鑒別人好的解題方法,共同提高。同時還可以建立作業批改小組,讓學生在“改”中“教”。如把全體學生分成若干小組,小組間輪流批改作業。教師及時了解小組批改作業時出現的共性問題并進行討論,從討論中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以便及時調整教學進度和方法,提高教學質量。
五、教師講評與學生反思相結合
教師的講評不能局限于就題論題,只講一道題的解法,而是應該引導學生對相關知識進行歸類總結,形成對一類題的解法。只有對易錯題或相關知識點進行變換題型,變換材料,變換角度等多層面進行思考,才能使學生舉一反三、觸類旁通,培養學生對問題的分析能力和發散思維的能力。孔子說:“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怠。”教師的講評,要能促使學生進行自我反思,對知識系統地進行整理復習,對數學解題方法進行歸納總結,能起到進一步掌握和鞏固知識的作用,要讓學生“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教師不僅要對學生的學習結果作出判斷,更重要的是要培養學生反思自我學習過程的意識。只有學生不斷自我反思,才能真正理解知識,從而提高作業改正的有效性,進而讓學生在錯誤中不斷領悟知識的真諦,在成功中不斷激勵自己,提高學習能力。
作業是學生學習的一項經常性的實踐活動,而批改作業則是教師對學生這一實踐活動的評價過程,也是教學過程中不可或缺的環節。數學作業是教學的一面鏡子,或者說是師生交流信息的一個窗口。通過批改作業,教師能夠及時了解學生掌握知識的情況,促進學生進一步鞏固基礎知識,培養學生智能,矯正學生學習過程中的失誤,彌補知識缺陷,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和熱情,促使學生形成正確的學習態度和良好的學習習慣。總之,教師批改學生作業的過程不是一個簡單機械性的重復勞動,而是一種復雜的、具有創意的過程,需要教師憑著對教育事業的執著追求,憑著對學生高度負責的精神,才能把學生的作業批透,獲得教學信息反饋的第一手資料,為課堂教學打好基礎。
參考文獻:
[1]王紅亮.小學數學作業批改之我見.現代農村科技,2014.23.
[2]王明恒.小學數學作業批改的有效性探索.甘肅教育,2014.24.
[3]唐靜文.小學數學作業批改存在問題與對策研究.新教育(海南),201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