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衛峰
摘 要: 新課程標準要求學生從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方面提高自身的素質,并堅持不懈地進行互動學習、自主學習、探究學習、創造性學習。體育教學也要深入貫徹新課改的要求,踐行新課改的主張。
關鍵詞: 新課改 高中體育 教學方法
在以往的體育教學中,體育教師只是關注學生體育知識技能的掌握情況,忽視學生心理健康和社會適應能力的提高。新課程改革后,其目標是圍繞人的培養目標設計與確定的。面向的是全體學生全面發展,積極推進素質教育的新的教育方式。在新課程改革中,我們應從以下幾個方面調整體育課堂的教學。
一、確立全面發展的教學質量觀
高中體育課一直以來走的都是一條機械化道路,即圍繞競技項目組織教學,然后讓學生反復練習。在僵化的體育課堂上,學生興趣很難被激發,參與性很難提高。因此,必須響應新課改的號召,必須樹立正確的指導思想,把學生的健康放在第一位,堅持健康體育。既要重視學生運動技能的培養,又要尊重學生作為課堂主體的地位,考慮學生的興趣和愛好,讓學生喜歡體育課。把運動技能教學和學生的興趣有機結合起來。只有這樣,才能讓學生愉悅地掌握運動技能,達到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的目的。教師和學生是課堂的重要組成部分,在以往的體育教學中,教師處于高高在上的教育者、領導者地位,學生則處于被動地位,教師是主角,學生是陪襯。這種教學極大地挫傷了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不利于高效課堂的構建。新課改要求教師轉變角色,實則就是主張教師和學生適當調換位置。要由學生適應教學向教學適應學生轉變,要構建生本課堂。合理反思自己在新課程中的角色,及時擺正自己的位置,加快角色轉變的過程。不斷提高自身的素質,從而保證新體育課程的有效實施。教師要根據學生的需求選擇適合的教學模式,要對體育必修課和選修課進行必要的整合處理,對于選修課中不適合學生學習的部分,一些高難度體育技能部分,要調整難度,對復雜的技術動作進行改造,對選修課則采取分層教學或自愿學習的方法,讓學生發揮其主動權和自主權。同時,也要根據學校的場地、器材等開發出能夠促進學生發展的體育項目,激發學生的參與熱情。
高中階段的體育教學,不但要使學生在掌握體育與健康基本知識、技術技能的基礎上養成鍛煉身體的習慣,培養學生體育意識、競爭意識、合作精神和堅強的毅力,而且要特別注意對本門課的新科技、新文化的滲透。一定要使高中體育教師認識到,高中體育教學是基礎教育時期體育教育的最高階段,其教學目標的確定,既與基礎教育的其他階段有共性,又有特殊性。在健康水平上要有較大幅度的提高,以適應將來的大學教育或走向社會就業工作的需要;在體育保健知識、技術和技能方面要學有所長,形成基本的體育能力,養成體育意識和習慣,為今后的終身體育打下必要的基礎。只有克服全面均衡發展的思想,克服片面追求體質發展或運動技能提高的思想,才能切實提高高中階段體育教學實效。
二、更新教學方法,豐富教學手段
高中體育教師要善于更新教學方法,豐富教學手段,進行教學模式多樣化的改革。這些模式有的取向于各種模式的綜合運用,有的取向于師生關系,有的取向于學生之間的關心,有的取向于教學內容,有的取向于教學安排,有的取向于技能學習與學生的心理發展。體育教師在教學中要利用圖解觀察,練習中因勢利導,啟發學生的思維,使學生從被動學習到主動學習,從追求生理改造到終身體育意識的培養,從追求學會到會學水平的提高。例如,要讓學生了解如何跑得更快、跳得更高,懂得人體運動的基本規律和人體形態結構,從而使學生選擇跑步、彈跳最合理的姿勢和用力的科學方法。教師要為教與學的雙邊活動創造有利條件。在進行講解示范和輔導時,教師在每個教學環節上要注意啟發學生思維,開發學生的智力,使學生在整個教學活動過程中,積極開動腦筋,把所學知識變成感知。在重視學生主體地位的同時,強化教師主導作用。新課標呼喚體育創新,確立學生主體地位。但教師的主導作用仍然不能忽視。以學生為主體的課堂教學能否實現,主動權還是掌握在老師手里,教師只有真正認識了當今時代自己所處的地位和角色,學生主體地位才能實現,教師也才能比傳統教學發揮更大作用。體育教師可以通過導趣,引導學生樂學;通過導思,引導學生活學;通過導做,引導學生善學;通過導法,引導學生會學。如此,建立教師與學生之間的雙邊教學活動關系,才能把課堂教學活動提升到一個新的水平,樹立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
三、建立科學的考評標準
考評在體育教學運行中起導向、調節、激勵、鑒定作用,考試只是作為一種檢查手段在素質教育的支配下發揮作用,是檢驗教學效果的一種方式。因此,體育教師要建立科學的考評標準,對學生成績做多維評價。高中《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突出健康目的,以培養學生的健康意識、終身鍛煉意識與人際交往意識。因此,在教學中,不應把專項技術的學習作為唯一目的,而應把專項技術的學習作為手段和途徑。加強理論與保健課教學,著重培養學生對體育的認識能力,進行科學鍛煉的能力,以及自我調控,自我評價,自我保健的能力。建立學習成長記錄檔案,適當增加學生學習態度,學習能力及自評,同學互評等內容。使評價成為不斷完善課程教學的依據。
面對新課程改革,工作在一線的高中體育教師要正確領悟到這是新時期的嚴峻挑戰,要對自己嚴格要求,努力提高自身素養,同時充分合理有效地利用各種資源,把傳統教學與新理念有機結合,立足實際,不斷探索,傳承創新,踏踏實實,扎根教育的第一線,在新課改中摔打,在新課改中進步。此外,要制定好科學合理的教學目標,以目標為導向,組織課堂教學活動。在組織課堂教學的過程中,利用各種教學方法,將體育運動的本質呈現給學生,讓學生真正了解體育,熱愛體育。
參考文獻:
[1]蔣永義,葉世榮.新課改下高中體育教學反思[J].新課程,2013(07).
[2]王偉.新課改背景下高中地理教學的幾種變化[J].學周刊,201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