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偉
摘 要: 新課程標準明確提出,現代的教學過程應該是師生交流、共同學習的過程。然而在現實的初中數學課中,仍然存在很多因素導致初中老師與學生之間不能進行有效的溝通和交流。在應試教育下,灌輸式是傳統教學的主要方式,在這種模式下學生只是接受知識的“容器”,在課堂上缺少應有的活力和興趣。因此在素質教育模式中,互動式課堂教學對提高學生素質有著重要意義。
關鍵詞: 初中數學 互動教學 作用
一、互動式教學的含義及其存在的意義
1.互動的含義。
具體來說,互動就是在一定的背景下,人與人之間的互動或者說個體與個體之間的信息交流,通過不同的形式最終達到交往目的的過程。
2.互動在課堂教學中的定位。
課堂實行互動教學,就是要教師在課堂上與學生進行交流和溝通,在教學中達到教與學統一的目的。在這個過程中,課堂互動可以改善教師和學生之間的關系,并且形成師生互動的良好局面,通過師生的互動可以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產生教師與學生對知識共振效果。
3.互動教學的意義。
互動教學的目的就是讓學生主動參與到課堂學習中,在課堂上通過老師的指導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創造活躍的課堂氣氛,建立平等的師生關系,讓那些富有想法的學生表達出他們的觀點,讓學生的個性得以發展。
二、傳統課堂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1.教師教學思想方式存在問題。
現階段的初中數學老師已經習慣了應試教育,他們的課堂教學方法比較單一,課堂氣氛比較沉悶,他們缺乏靈活的方式傳授知識,甚至沒有有效的方法讓學生快速掌握并運用知識。在一節課中,只有老師一個人說話,學生只負責聽老師講課,這樣學生儼然成為接受知識的“容器”。然而在教學過程中,老師應該屬于引導者和啟發者,學生才應該是課堂的主體,而課堂學習也應該是愉悅、輕松的。另外,由于學生的成績直接影響著老師的升職加薪等,因此導致老師在平時的課堂教學中比較重視成績好的學生,那些所謂的“差生”就會被忽略或者放棄,這樣對初中生身心等各方面的發展都有著不利影響。
2.學生缺乏足夠的學習動力。
由于長期處于“填鴨式”的教學模式下,學生對課堂教學的內容不感興趣,導致學生缺乏學習的主動性,由于老師長期性的灌輸式教學模式,學生養成了被動學習的不良習慣。在課堂上,部分初中生的注意力比較分散,他們也從來不主動發言或是提出問題。在課后,他們也沒有回顧課本和思考問題的習慣。現在的中學生認為,死記硬背就是學習的整個過程,因此他們不能夠深刻理解問題,導致學習效率不高,本身的潛能也無法激發出來。
三、互動式課堂教學在教學中發揮的作用
1.利用實際的教學情境,培養中學生的學習興趣。
在日常的課堂教學活動中,教師可以利用實際道具等創建實際情境,以此激發學生的求知欲。在課堂上,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把教學內容變得豐富多彩,把那些不能動的圖片以靈活的方式展現在學生面前,這樣學生就可以真實地體會到知識的妙趣。例如,在“圖形的變化”這節課的教學中,教師在課前布置問題:如何將一張長方形紙片沿一條直線剪成兩部分,使這兩部分既能拼成平行四邊形,又能拼成三角形、梯形等。在課堂上,老師讓同學們展示他們自己思考的結果,并且對于一些平時不太積極發言的同學的展示,給予他們表揚和掌聲鼓勵,以此激發他們的學習熱情。再者,老師可以讓同學們在課堂上思考,如何通過剪、疊、拼把那些四形變換成新的圖形,在學生展示后,教師把自己的方法在課堂上傳授給學生。這樣的課堂學習可以讓學生從實際接觸圖形的變換,認識并欣賞圖形變換在現實生活中的應用,這樣可以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
2.設置問題,將錯誤變成資源。
教材是課堂教學過程中重要的資源,但不是唯一資源,有時候在教師和學生之間,學生和學生之間產生的知識錯誤就是一種教學資源。只有在錯誤的方法上找到正確的方法,才能加深對學習的認識,提高學習效率。另外,教師在課堂上不要怕自己的學生走錯路、用錯方法,而是要保持清晰的思路,善于利用這些錯誤,引導學生對自己的看法產生懷疑,然后再讓學生自己探索和發現真理,從而有效促進互動。課堂上出現的錯誤資源,可能是學生無意識產生的。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給學生設置陷阱,把知識缺陷和解題漏洞故意暴露給學生,讓他們在互動中尋找錯誤和漏洞,從而激發他們的學習積極性。例如,在進行“絕對值”這一節課的教學中,老師在課堂上提出一些陷阱題目:+5的絕對值是什么?在學生回答完之后,老師再總結:正數的絕對值是其本身。接下來老師還可以再問:絕對值等于其本身的數是什么數?這時候學生會受到上一個題目的影響,立即回答:正數。回答就出現了錯誤。這時候老師再作出指導性的提問:0的絕對值是什么?這時候學生就會領悟到他們的答案是錯誤的。通過老師的指導,學生最后探討出這些錯誤問題的正確答案,有一種恍然大悟的感覺,從而有效提高學生的探索能力。
3.學生之間相互取長補短,共同學習。
數學中經常有一些比較抽象的概念,如果單靠老師的講解,學生很難掌握這些知識。如果能讓學習能力不同的同學在一起學習這些抽象的概念,必定會起到事倍功半的作用。例如在學習“相似三角形”時,老師可以設置幾個問題:1.兩個全等三角形一定相似嗎?談談你們的看法。2.兩個等腰直角三角形一定相似嗎?為什么?3.兩個等邊三角形一定相似嗎?談談你們的看法。通過這些問題的設置和同學們的小組討論,可以激活學生的思維,使他們在學習中有足夠的主動性,并且在討論中共同學習,共同促進。
四、結語
互動式課堂教學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可以培養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他們在面對問題時,有足夠的主動性分析問題、探索問題的答案,同時也可以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對他們學習成績的提高起到重要作用,教師的教學水平在這種模式中也得到提升。因此,初中數學老師在教學中應該不斷加強互動教學的作用,把書本上的理論用實際道具展現出來,這樣才能使學生養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習慣,從而高效地完成教學任務。
參考文獻:
[1]陳若熙.淺談初中數學互動教學[J].學周刊B版,2013(12):71.
[2]何旭.淺談初中數學課堂教學中的師生互動[J].速讀(中旬),2015(6):118.
[3]馬玉蘭.淺談互動教學模式在初中數學課堂中的應用[J].新課程·中學,2014(8):186-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