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宇鵬
摘要:為了提高應用型人才培養質量,培養更多適應現代社會發展需求的實用性、綜合性人才,該文主要分析了計算機基礎實驗教學中存在的主要問題,并且提出了幾點基于應用型人才培養原則的教學改革策略。
關鍵詞:計算機基礎實驗教學;應用型人才培養;教學問題;教學改革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3044(2016)13-0121-02
近年來社會經濟快速發展,計算機技術也得到了飛速發展,目前各行各業中都已經開始應用到計算機和信息技術,這使得社會對大學生的計算機應用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計算機基礎實驗教學是培養學生計算機應用能力的關鍵,這對于培養具有綜合素質的應用型人才具有直接的影響。通過相關實踐研究表明,經過實驗教學有利于培養學生利用計算機分析、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也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團隊協作能力、動作能力。為了培養更多高素質的計算機專業應用型人才,下面筆者基于應用型人才培養基礎上分析了計算機基礎實驗教學。
1 計算機基礎實驗教學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1.1 不同專業教學內容普遍存在“一刀切”現象
計算機基礎實驗課程的教學對象主要面對的是非計算機專業學生,因此往往會涉及不同專業、不同系別學生,但是傳統教學中不管是什么專業都是采用相同的計算機基礎教學項目,教學課時安排也一致,實驗教學內容的重難點當然也是一樣的,這樣并沒有突出不同專業學生對于計算機應用能力提出的要求,在教學過程中沒有根據學生的專業進行教育,這樣很容易導致學生失去學習方向,打擊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并沒有動力主動參與計算機實驗。其次,計算機基礎實驗教學并不具備計算機技術的前瞻性,無法在教案中融入計算機最新知識以及最新發展動態,使得計算機基礎實驗教學內容比較陳舊,難以培養出滿足現代經濟社會發展需求的綜合性應用人才。
1.2 計算機基礎實驗課程項目比較注重驗證性,忽視了應用性、設計性以及綜合性
計算機基礎實驗教學的主要目標是為了培養具有較強計算機應用能力的綜合應用型人才,但是計算機基礎實驗大綱中一些實驗項目基本上都是驗證性實驗、演示性實驗,應用性、設計性以及綜合性的計算機實驗項目比較少,學生無法在實際應用過程中有效提高自己的計算機實際應用水平,也沒有符合應用型人才培養的實際要求,也不能突出實驗教學在培養學生實際應用能力以及操作能力方面的優勢。
1.3 實驗教學考核體系無法滿足應用型人才培養提出的要求
實驗教學考核不僅是對學生對知識的掌握程度進行檢驗,同時也可以很好地反映出實驗教學效果。以往傳統考核方式主要是理論考試成績占到70%,而學生上機考試成績占到30%,但是很多考試內容比較注重理論知識,并沒有注重實驗實踐考核。同時考試方式比較單一,很多學生主要是模仿或者靠記憶進行學習,實驗操作也僅僅是單純的按照實驗項目中要求的一系列驗證性操作進行操作,這樣會導致學生一直處于被動學習狀態,學生學習欠缺激情,沒有深入、全面思考自己學習的知識,更很難探究計算機的實際應用,導致學生對計算機基礎實驗教學的學習僅僅停留在知識表面,并未轉化成自己解決問題的能力。
1.4有待進一步完善應用型實驗教師隊伍建設
如果想要培養更多應用型人才,首先就應該打造一支高素質、應用型能力較強的師資隊伍。當前很多計算機基礎實驗教學教師都具備豐富的理論知識,但是比較欠缺工程應用背景,并沒有把自己掌握的理論知識有機結合實際應用,也沒有將其和其他專業應用有機結合起來,使得計算機基礎實驗教學出現嚴重的教條化現象,也沒有經典的實踐教學案例,很難引導學生站在應用型的角度學習、掌握知識。其次,計算機基礎實驗教師和其他教師的待遇并不一樣,而且實驗教學環節需要花費大量時間、精力,這對于實驗教師隊伍的積極性、穩定性會造成很大影響。
2 基于應用型人才培養基礎上計算機基礎實驗教學改革策略
2.1 制定一套重應用、分專業、多層次的實驗教學體系
為了更好地滿足應用型人才培養的需求,計算機基礎實驗教學應該結合不同專業、不同系別以及不同層次教學對象實施不同的教學模式,安排不同的教學內容。計算機基礎教學可按照專業設置分為理工類、管理和教育類以及藝術和文體類三種不同類別的對象。而且學生可以結合不同的專業自己選擇學習內容。公共計算機基礎課程應該分階段教學:1)第一階段。應該結合專業需要以及本專業實際應用引導學生分重點進行學習。但是學生自己選擇實驗項目的過程中,選擇的項目一定要有梯度,剛開始從驗證型實驗慢慢過渡到設計型實驗或者綜合型實驗,而且數量應該多于2/3這門課程實驗項目總數量。在這個階段的計算機實驗教學目標主要是為了培養和提高學生的計算機基本應用能力。2)第二階段。結合不同的專業設計不同的計算機基礎課程,在這個階段的計算機基礎實驗教學主要是為了培養和提高學生的計算機應用能力以及程序設計基礎能力,利用程序設計實訓過程鍛煉和提高學生的推理能力以及邏輯思維能力,為學生學習專業課程奠定扎實基礎。這個階段的實驗項目一般都是設計型實驗或者綜合型實驗,主要是為了培養學生的操作能力以及動手實踐能力。3)第三階段。綜合性課程設計以及大作業,主要是為了培養和提高學生通過計算機基礎知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4)第四階段。這個階段主要是實驗實訓,主要對象面向的是有條件的同學。這個階段主要是通過參加省級或者校級組織的全國信息技術設計大賽、程序設計大賽、計算機應用競賽、“挑戰杯”設計大賽、制作課件大賽、數學建模等各種設計大賽活動。賽前準備階段,學生應該通過自己的自主學習將自己學習掌握的理論知識能夠巧妙應用于實際中,并且在設計中融入自己的創意和智慧,從而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有效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
經過以上四個階段實驗實訓可以使學生將自己所學理論知識巧妙應用于實踐中,從簡單操作進一步升華到創新性設計層面,從而實現分層教學、因材施教,打破以往“重理論、輕實踐”的教學模式。
2.2 進行實驗項目重構,進一步完善課程教學體系
計算機基礎課程具有很強的操作性,特別是對于非計算機專業學生而言是一種很大的挑戰。設置實驗教學項目的過程中不僅應該具備驗證型實驗,同時應該適當增加創新型實驗、設計型實驗、綜合型實驗以及自選型實驗等,進一步優化實驗項目結構。計算機基礎實驗教學應該重點培養學生的計算機實際應用能力,而且培養學生學會通過計算機技術來解決專業問題。教師在實際教學的時候應該做到精講多練,給予學生充足的時間進行上機操作實驗,讓學生們能夠在實驗過程中學習、掌握計算機基礎理論知識,更好的掌握計算機操作技能以及相關的程序設計技巧,慢慢地培養和提高學生自主創造能力以及實際應用能力。比如,實驗項目可以分為多媒體技術基礎(2個學時,采用設計型或者驗證型,主要是為了指導學生學會應用多媒體設備,通過多媒體技術制作課件或者設計網頁)、計算機網絡技術基礎(2個學時,設計型或者驗證型實驗,主要是為了使學生能夠了解計算機網絡安全以及組成等情況,掌握一些簡單的組網技術以及綜合布線技術等)、常用操作系統(4個學時,驗證型實驗,主要要求了解一些常用計算機操作系統,并且掌握其安裝和環境設置)、Office辦公軟件(8個學時,綜合型實驗,掌握Word編輯以及排版,PPT、excel的基本操作)、微型計算機系統(6個學時、驗證型實驗,主要要求學生能夠了解計算機硬件軟件系統,并且掌握計算機的組裝以及日常維護措施)。
2.3 制定多元化考核制度,強調考核學生的應用能力
實驗教學是否成功主要取決于考核模式以及教學考核實施方式等。一直以來,傳統教學中都非常注重考試成績,并沒有統一教育教學質量的評價標準,特別是實驗教學考核。制定多元化的計算機實驗考核制度,強調考核學生的計算機應用能力,這樣可以將應用型人才培養質量更好地反映出來。多元化實驗教學考核主要是基于傳統教學考核前提下慢慢發展來的,主要的考核內容包括完成實驗報告情況、完成實驗項目程度、實驗課考勤情況、綜合上機考試以及綜合設計考試等。實驗教學考核中加大了綜合設計成績的比重,比較注重考核學生的實踐動手能力以及實際應用能力,鼓勵學生們能夠在實驗過程中注重操作技能,注重計算機實際應用,鼓勵學生積極思考,從而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
2.4 建設一支面向應用、面向市場的實驗教師隊伍
想要培養更多應用型人才,一定要打造一支面向實際應用、面向市場的實驗教師隊伍,其中面向市場主要指的是根據學生的實際需求,結合當前社會發展需要探討計算機基礎課程在實際生活以及社會生產中的實際應用,然后再升華到實驗教學內容以及教學案例。同時應該在市場經濟的社會背景下結合人才需求的市場變化情況適當調整實驗教學項目,設計一些比較貼近于實際應用的一些實驗項目,使學生在實驗項目實踐過程中鍛煉自己的實際動手操作水平。為此,學校應該注重對計算機實驗教師的培訓,平時選派一些優秀教師到相關的企業、廠礦的一線進行掛職鍛煉,這樣有利于開拓教師的視野,使教師可以更加熟悉市場發展行情,提高教師的實際應用創新能力,設計出更多設計型、綜合型以及應用型實驗項目。同時,應該聘請企事業單位中比較優秀的一些人才一起參與設置實驗教學項目,并且指導分析綜合設計實驗的相關需求。也可以邀請該行業專家到學校組織一些學術交流活動或者講座,豐富教師的知識。
綜上所述,為了培養更多應用型計算機實驗專業人才,我們應該制定一套分專業、多層次、強調實際應用的計算機基礎實驗教學體系,進一步完善計算機實驗課程體系,采用多元化考核方式,打造一支面向應用、面向市場的高素質計算機實驗教師隊伍,有效提高計算機基礎實驗教學成效。
參考文獻:
[1] 陳丹.高校計算機基礎系列課程立體化教學模式探索[J].科技教育創新, 2010(22): 216-217.
[2] 包秋燕.應用型本科院校實驗教學質量保障體系的構建與實踐[J].實驗室科學, 2010, 10(5): 53-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