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貴丹+魏加麗+劉勝林
【摘 要】作為人口大省,四川省在全國較早進入了人口老齡化的嚴重階段,研究四川省老人看護行業模式對促進全國老人看護行業發展具有一定的借鑒意義,本文通過問卷調查的方式獲取第一手數據和信息,針對人口老齡化產生的原因分析四川老人看護行業發展現狀,探討家庭式、社區式、機構式三種老人看護模式的運行機制及優缺點,進而提出有利于四川老人看護行業發展的建設性建議。
【關鍵詞】老人看護;模式優化;人口老齡化;現狀
四川是全國人口最多的省份之一,人口老齡化問題越來越突出,四川人口老齡化呈現出七大特征:經濟發展速度滯后于人口老齡化進程;人口老齡化區域發展不平衡;老齡人中高齡人口多且增速快;高齡農民工“回流”現象嚴重;離、退休老人所占比例較大;空巢老人持續增多;失能、半失能老年人口比例不斷上升。隨著目前人口老齡化速度不斷加快,“老人經濟”也應運而生,其中擁有著巨大發展空間的老人看護行業卻面臨著專業技術和人才的缺失、政策的不完善和管理機制的混亂等主要問題,同時由于人們對老人看護機構的接受度偏低,導致老人看護行業的發展舉步維艱。本文根據當前四川老齡化特征,探討適合四川老人看護模式發展的社區式老人看護模式。
1 優化選擇老人看護模式,打造四川特色的社區式養老模式
當前四川老人看護行業的模式呈多樣化的狀態,主要有:以家庭為看護場所,由家庭中的子女看護老人的家庭式老人看護模式;將社會機構作為提供看護服務的場所,收取一定費用,由機構統一為老人提供較為專業的看護服務與精神慰藉,以保證老人安度晚年的機構式老人看護模式;老人住在家里,以社區作為平臺,整合社區內的老人看護資源,為老人提供看護的社區居家式老人看護模式。這些老人看護模式都各有優缺點,成為人口老齡化背景下四川老人看護行業發展模式探討的借鑒模式。
1.1 根據四川人的觀念和意愿來比較
對于家庭式老人看護模式,由于受四川人的觀念以及其他影響因素的影響,如老人看護機構缺乏、床位數不足、專業看護人員少、看護機構服務項目少等,導致四川人選擇老年人看護的第一自愿依然是家庭式的看護模式,根據項目組查顯示四川人選擇家庭護理的占73.57%,而選擇社區護理和機構護理的卻占少數。同樣的一個數據也可以說明這樣的一個結果:如果不考慮經濟負擔,以后會選擇在家接受護理的人占比66.43%之多,其他選擇的占比都比較小,因此可以看出四川人在選擇老年人接受看護的地點,還是比較看重家庭護理這樣的方式,而能夠滿足這樣需求的也就是家庭式老人看護模式和社區式老人看護模式,機構式老人看護模式雖然有很多優點,但是根據四川當前的特點,應該排除。
1.2 根據照顧老人的時間多少來比較
家庭式老人看護模式的弊端也是比較明顯的,據項目組調查顯示由于沒有時間照顧老年人的家庭占比54.29%,而其他占比略大的如經濟壓力42.14%和心理壓力29.29%,由此可以看出,由于人們希望由家庭成員照顧老人與沒有時間照顧老人存在著矛盾關系。與家庭式老人看護模式相比,社區式的老人看護模式剛好可以解決這樣的時間沖突,同時也不會改變老人希望留在家里接受看護的意愿。而對于機構式的老人看護來看,雖然它能提供更多照顧老人的時間,但是由于缺乏工作人員以及與老年人的心理意愿不匹配,所以還是不適合四川作為老年人看護的選擇。
1.3 根據所能提供的服務進行比較
眾所周知,家庭式老人看護中的護理都只是一些簡單的基本生活照料,而對于那些身體狀況不太好、需要專業醫療護理的老人來說家庭式護理就不是一個很好的選擇了,老人的看護服務具有多樣性,它不是單一的某項服務,也不是一些簡單的基本需求,光靠家人的簡單照料是遠遠不夠的。據項目組調查數據顯示需要提供的看護服務不僅僅只是基本生活照料,當然還包括托管服務、休閑養老服務、心理咨詢、康復服務以及臨終關懷等服務,而且數據還顯示老人對這些服務的需求度還比較高,因此根據這樣的一個特點,四川老年人看護的選擇可以是社區養老,因為社區式老人看護可以提供更多樣化、專業化的服務。
2 把握高精準定位,實現多樣化的看護功能分區
2.1 社區式老人看護的功能定位
一是,弘揚敬老尊老愛老的中華民族的優良品質,遵從老年人的個人意愿。在加強社區管理的同時,充分體現中華民族尊老愛老的優良傳統。二是,服務方面的問題,根據四川目前的實際情況,作出不同的方案,為不同需求的老人提供更優質的服務,更加精準全面地滿足老人在各方面的需求。三是,硬件設備方面的提高。政府部門應積極參與,并改善硬件設施的質量,為老人社區提供一套先進完整的管理系統。四是,娛樂活動方面,定期組織一些娛樂活動或社會活動,為老年人保持與政府、社會和家庭的聯系創造良好的條件和機遇。五是,爭取社會公助,可以鼓勵社會上的義工或者志愿者參與老年人的心理溝通交流以及活動中來,以減輕老年人的孤獨感。
2.2 社區式老人看護機構的功能分區
參考不同老人的需求,設置不同的功能區,分類進行規劃管理,主要包括一般生活區、休閑娛樂區、心理座談區、健康恢復區和臨終盡孝服務區,每個服務區都要有自己的亮點與特色。比如一般生活區就應該為老人提供做飯、洗衣服、睡覺等基本的生活服務,這種服務對于行動不便的老年人尤為重要,對該功能區的工作人員的要求也不高,特別需要有耐心并且心地善良的人為老人提供服務;休閑娛樂區是要把老人枯燥無味的時間充分利用起來,讓老人活到老學到老,不浪費時間和生命。在這里定期開展一些針對老年人群體的健康知識、飲食搭配等學習課程,使老年人享受到學習和做事的樂趣,同時也可以組織老人進行健身、棋牌、舞蹈以及一些娛樂活動,使老年人在學習的同時還能結識更多的朋友,豐富老年人的感情生活。心理座談區也稱為“向第三人傾訴”,老年人到了一定的年紀,心里的話也沒有地方傾訴,這樣會影響老年人的心理健康,心理座談區主要為老年人提供心理咨詢、心靈溝通等服務,使老人在關懷中傾吐內心的話語,讓老人保持輕松愉悅的心情,防止一些老年心理疾病的產生。同時還要針對存在心理疾病的老年人則進行耐心的治療,幫助老年人減輕痛苦。健康恢復區主要為患有疾病的老年人提供醫療服務的區域,類似我們的老年人專科醫院,所以需要專業的醫療及護理人員,幫助老人盡早治療好病情,做好康復工作。臨終盡孝區就是為臨終老人提供更多的關懷和照顧,以及安排其親人前來探望,這一分區與其他分區的不同之處就在于,安排親人前來照顧和陪伴,讓老年人安心的離去。
3 加強政策扶持力度,促進老人看護行業更快發展
3.1 落實老人看護行業投融資政策
各級政府加大財政性資金投入,落實國家有關的金融政策。各地的老人看護機構獲得更好的發展機會,有了資金的支持和保障,機構相應地可以擴大自身的規模,優化老人看護設施,其服務結構更趨合理,從而可以提供更多的老人看護服務。
3.2 優先保障老人看護機構建設用地供應
逐步將老人看護建設用地納入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和年度用地計劃,按照床位建設標準和建設規模確定老人看護機構建設用地指標,優先安排保障機構建設用地,嚴禁改變建設用地土地使用條件搞房地產開發。
3.3 加大財政補貼力度
加大財政對老人看護的補貼力度,支出老人看護機構的發展,同時建立健全老年人補貼制度,對老人看護服務機構和平臺給予補貼,對機構新增床位給予建設性補助,并適當補助運營費。
4 培養優秀的專業人才,為看護行業提供人才支撐
增開與老人看護相關專業,對就讀中等職業學校老人看護服務專業的學生免收學費,鼓勵畢業生從事養老服務工作。與國外進行人才交流合作,培養和引進高素質老人護理專業人才。開設一些老人看護的崗位,為農村剩余勞動力和城鎮難找到工作的人提供工作機會,并給與他們一定的補助。
【參考文獻】
[1]張衛彬,王姝文.日本老齡人口看護福祉體系的建構及對中國的借鑒[D].安徽財經大學,2015(3):12.
[2]付睿.農村空巢老人問題實證研究[D].湖南科技大學,2015(5):24.
[3]周躍鋒,劉敏.對我國農村養老模式的探討[D].大連大學,2010(3).
[4]曹煜玲.中國城市養老服務體系研究——以大連城市為調查分析樣本[D].東北財經大學,2011(6).
[責任編輯:湯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