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春秀(河北省遵化市鐵廠鎮鐵廠中心小學,河北 遵化 064200)
?
新課改環境下的小學語文高效課堂的構建
張春秀
(河北省遵化市鐵廠鎮鐵廠中心小學,河北遵化064200)
摘要:高效課堂構建的宗旨就是形成學生主動學習,教師積極教學的教育環境,教師要保證傳授給學生足夠的知識內容的同時強化學生的整體能力。新課改環境下對小學教育提出的根本要求就是要強化課堂教學質量和教學效率,這些內容都要依托高效課堂的構建得以實現。本文主要結合自身的教育教學經驗,總結新的課程改革環境下小學語文高效課堂構建的主要方向。
關鍵詞:小學語文;高效課堂;構建;發展
小學語文高效課堂的構建是強化教學效果的關鍵,更是實施并推進小學語文課程改革的基本要求。在小學階段的所有課程中語文學科算是比較重要的,語文課程的學習效果也會直接影響到學生對其他科目教學內容的掌握與吸收。所以,小學語文教師要轉變教學方法,構建小學語文教學的高效課堂。首先,在傳統的教學環境下,教育過程過度重視教師的地位,傳統的灌輸式教學單純的強調教師的權威性,使得學生不敢提出自己在學習過程中出現的疑惑,始終處于被動學習的狀態,新課改環境下的高效課堂的構建是改變這種教學傳統的關鍵,我們要強化學生的主體地位,要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其次,構建小學語文高效課堂還要豐富并完善教學方法,新的教學方法能夠強化學生的能力,可以開拓學生的視野,讓學生實現個人能力的提升。
1.科學設計課堂導入。好的課堂導入是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的關鍵所在,教師要結合學生的興趣能力進行課堂導入的設計,要保證課堂導入的形式和內容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能夠強化學生的思維發展,可以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小學語文教師可以通過設定懸念提高學生對知識探索的興趣,引導學生更加積極的研究課文內容。所以,課前導語的設置要結合一定的懸念,由此提高學生的注意力,強化學生的學習興趣。課前導語是一堂課的入手點,教師要保證自身的導語設置能夠先聲奪人,可以提高學生學習的欲望。科學設計的課堂導入,可以讓教師構建和教學內容相結合的教學情景,可以帶領學生走進教師構建的教學環境中來,引導學生思考并研究,讓學生能夠主動配合教師的教學。比如教師在教授《富饒的西沙群島》這篇文章時,可以在進行課前導語的時候結合多媒體設備展示一些西沙群島的圖片,讓學生從直觀上感受西沙群島的富饒和美麗,接著結合可見講解提高學生的求知欲望,讓學生能夠在深入學習之前鋪墊一定的感情基礎,能夠更加積極的參與到學習中,實現教學效果的提升。
2.豐富教學形式。小學語文高效課堂的構建是新的課程改革環境下素質教育發展的必然,更是需要廣大教師不斷探索的過程。所以,小學語文教師要站在學生的角度思考,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課程學習當中來,強化學生的師生交流,完成小學語文教學高效課堂的構建。例如,教師在講授《翠鳥》這篇文章的時候,可以引導學生說出自己喜歡的其它小動物,然后讓學生獨立搜集有關自己喜歡的動物的相關圖片和資料,同時還要總結一些有關翠鳥的資料內容,引導學生構成有關翠鳥的基本印象。教師在上課的時候讓學生總結自己喜歡的小動物的基本特征和原因,同時讓學生總結翠鳥的生活習性,接著引導學生通過閱讀文章找尋答案。小學語文教師還要重視對學生寫作探究能力的養成,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進行分組討論,引導學生總結分析并回答教師所提出的不同問題,根據文章內容展開探索,最后派一名代表總結發言,教師可以評價一下哪些小組得出的結論較為完整準確。這種教學方法能夠強化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體,另外還能夠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讓學生的協作能力和探究意識得到有效的提升,實現傳統語文教學的新發展。
3.完善課堂提問模式。教師和學生在課堂上完成的提問活動其作用是相輔相成的,教師教學的根本目的是讓學生掌握更多的知識,課堂教學活動的發展是強化教學質量的根本保證,所有這一切的最終受益者還是學生。所以,小學語文教師要強化課堂提問的作用,要強化教學質量,在完善課堂提問的過程中實現知識的有效傳輸。教師要確定教學的目的和作用,在進行課堂提問的時候要結合當次課程的教學目的展開,要結合教學重點有針對性的展開提問。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善于設疑,除了要在教學過程中設置一些符合教學難點和重點的題目,還要保證自己所提出的問題能夠承接并延續該堂課程的知識內容。例如,教師在講授《七顆鉆石》這篇文章的時候,要引導學生觀察水罐的變化總結出自己的體會。這樣準確性較高的提問能夠有效的強化課堂的教學目的,再有,教師在進行實際教學的時候,不要一味的關注成績較好的學生,教師要重視課堂教學的整體性,在設計問題的時候要由易到難,要保證問題的層次性符合學生思想發展的順序,幫助學生實現思維的發展,強化語文學習的信心。
4.多媒體教學手段的應用。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充分借助多媒體教學設備的作用強化教學效果,提高教育教學水平,讓語文課堂內容更加形象生動,增加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多媒體教學設備的應用能夠形象直觀的展示教學內容,可以圖文結合的展示文章內容,使得學生能夠在多媒體教學設備的輔助下走進文章當中,使文章內容靈活的展現給全體師生,便于教師教學,幫助學生理解。例如小學語文教師在講授《桂林山水》這篇文章的時候,如果依靠傳統方法單純的講授,學生不能直觀的感受到桂林山水的美感,但如果教師結合多媒體教學設備播放出桂林山水美景的影像資料,就能夠讓學生置身于文章內容當中,感受如詩如畫的自然美景。在畫面變化的過程中,刺激學生的感官體驗,讓學生沉浸于美景中感受文章內容,體會文章思想。之后,教師可以讓學生跟著背景音樂誦讀文章,選擇一些朗讀水平較好的學生上臺范讀,以此提高學生的積極性,讓學生更加積極主動地投入到學習中去。在學習這篇文章之后,很多學生都表示自己長大之后一定要提高個人能力,可以去桂林看看真正的山水美景。教師結合多媒體設備強化教學內容,構建教學情景,不僅提高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對學生思維的開拓性發展也有積極的意義。
總結來說,小學語文高效課堂的構建并沒有嚴格的規范或要求,它需要長時間的積累和實踐得以實現。所以,小學語文教師要強化自己在日常教學中的能力提升,要提高自身的文化素養,要用于探索并應用新的教育方法,帶領學生掌握更多新的符合社會發展的語文知識。
參考文獻
[1]蔣甜,論新課改下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有效策略[J],新課程學習(上),2012年05期。
[2]崔征偉,如何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J],才智,2011年06期。
[3]吳世紅,新課改下,如何提升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有效性的思考[J],學生之友(小學版)(下),2010年06期。
中圖分類號:G62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864X(2016)07-024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