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翠麗
(山東省農村信用社聯合社,濟南 250014)
?
互聯網金融對傳統商業銀行業務的沖擊與對策研究
劉翠麗
(山東省農村信用社聯合社,濟南 250014)
[摘 要]信息技術和互聯網技術的發展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方式和工作方式,在這樣的背景下,互聯網金融模式應運而生,互聯網金融以互聯網為依托,相較于傳統商業銀行業務來說,其有著自身優勢,對傳統商業銀行業務形成了嚴重沖擊。本文簡要分析互聯網金融對傳統商業銀行業務的沖擊,并探討商業銀行具體的應對策略,旨在為商業銀行的改革創新實踐提供參考。
[關鍵詞]互聯網金融;傳統商業銀行業務;沖擊
互聯網金融是以互聯網技術為依托的一種新興的金融模式,自余額寶問世以來,互聯網金融的浪潮一浪高過一浪,從余額寶到微信紅包,從P2P網貸到互聯網眾籌,再到當前日益多樣化的互聯網理財產品,互聯網金融的發展給傳統商業銀行的業務帶來了嚴重沖擊,在這樣的背景下,傳統商業銀行如何進行創新改革來應對互聯網金融的沖擊至關重要。本文簡要研究了互聯網金融對傳統商業銀行業務的沖擊與對策。
1.1對傳統商業銀行存款業務的沖擊
互聯網金融對商業銀行存款業務的沖擊主要是通過第三方支付平臺來實現的,雖然第三方支付平臺資金最終會通過各種形式回流到商業銀行中,但商業銀行存款業務的分流客觀存在,商業銀行的存款結構受到了重大影響,尤其對于競爭力較弱的中小銀行來說,這種存款業務的沖擊后果更加嚴重,具體來說體現在以下兩個方面:首先,第三方支付平臺有著延遲支付功能,結算資金部分會在第三方支付平臺上沉淀,這導致商業銀行存款業務分流,阿里巴巴2015年度財務報告顯示,支付寶每天沉淀的資金已經突破了100億元,當前第三方支付有著線下延伸和大額支付的發展趨勢,這種資金沉淀勢必進一步擴大,對商業銀行存款業務的沖擊也會更加嚴重;第二,第三方支付平臺逐漸開始代理保險、基金等相關理財業務,這些互聯網金融產品的出現豐富了客戶的投資理財渠道,且互聯網金融產品的年收益率要遠遠高于存款利率,使得許多客戶將資金投入到互聯網理財產品上,這對于商業銀行的存款業務也形成了嚴重沖擊。
1.2對傳統商業銀行中間業務的沖擊
中間業務是商業銀行業務結構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主要包括支付結算、交易、擔保、承諾等,在利率市場化條件下,商業銀行存貸款利差逐步縮小,中間業務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互聯網金融的發展給商業銀行中間業務帶來了嚴峻挑戰。首先,互聯網金融給商業銀行銀行卡結算、代理收付等中間業務帶來了嚴重沖擊,相較于互聯網第三方支付平臺來說,商業銀行的網上支付在支付價格、操作便利性等方面都處于劣勢,且互聯網第三方支付平臺還提供延遲支付功能,消費者更愿意接受第三方支付平臺,且互聯網金融逐漸拓展顯現支付業務,如現金充值、代收付費等,這進一步擠壓了商業銀行代理收付等中間業務的生存空間。第二,互聯網金融逐漸滲透到保險、基金等理財產品領域,其在基金銷售上有著價格優勢,這打破了銀行金融產品銷售的壟斷地位。第三;互聯網金融的便利性改變了消費者的消費習慣,網購已經成為一種時尚,且逐漸取代了傳統的消費方式,在這樣的背景下,越來越多的消費者選擇網購和網上支付,現金業務越來越少,對現金的依賴程度降低,這就形成了對商業銀行現金業務和柜面服務等的沖擊。
1.3對傳統商業銀行貸款業務的沖擊
互聯網金融以先進的互聯網技術為依托,其在信息處理方面有著較大優勢,針對小微企業的特點,能夠推出相應的融資產品,搶占了商業銀行小微企業貸款市場。對于商業銀行來說,其資金主要來源于資產業務,銀行吸收的資金通過貸款的方法可以實現獲利,貸款業務是商業銀行重要的獲利渠道。長期以來,商業銀行在貸款融資市場上占據著壟斷地位,但互聯網金融的出現則打破了這一壟斷格局。且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互聯網金融貸款的貸前審查、交易競價以及貸后管理等業務發展迅速,其憑借著互聯網的優勢能夠提升信息搜索和處理能力,能夠更有效判斷客戶資質,這有效降低了貸款業務的風險,避免了信息不對稱問題的發生,大大降低了不良貸款率。此外,互聯網眾籌模式的興起和發展也給中小企業的融資帶來了更多選擇,這些都對傳統商業銀行的貸款業務帶來了嚴重沖擊。
2.1以客戶為基礎,提升服務質量
互聯網金融對傳統商業銀行業務的沖擊是不爭的事實,對于商業銀行來說,應當化壓力為動力,積極創新經營理念,以客戶體驗為中心,提升服務質量。
首先,商業銀行應當積極樹立互聯網思維,以客戶體驗為基礎進行經營,積極鞏固當前現有的客戶,同時加強對客戶的挖掘和拓展;第二,商業銀行在傳統的經營方面還存在著硬件設施不完善、服務意識較差、業務流程復雜等問題,難以吸引客戶,難以實現與互聯網金融的競爭,因此,商業銀行應當將冗雜的業務流程進行簡化,積極完善硬件設備,方便客戶,提升客戶的體驗效果,此外,商業銀行工作人員應當積極樹立服務意識,以客戶為中心,同時要樹立互聯網思維,推進商業銀行互聯網業務的發展,以更加開放、便捷的方式來為客戶提供服務。第三,商業銀行應當主動調查客戶需求,以此為基礎不斷加強產品創新和業務創新,從而吸引更多的客戶。
2.2拓展業務渠道,簡化業務流程
互聯網金融對傳統商業銀行業務的沖擊是全方位、多方面的,商業銀行應當以客戶為中心,積極拓展業務渠道,加強業務創新,簡化業務流程。
首先,商業銀行應當積極拓展網絡銀行業務和電子銀行業務,促進線上渠道和線下渠道的共同發展,加強線上與客戶的交流和溝通,提升客戶粘性,避免客戶流失。
第二,在互聯網金融迅猛發展的背景下,商業銀行應積極創新金融業務和金融產品,以提升自身的競爭優勢。一方面借鑒互聯網金融的經驗,積極創新信貸產品,建立商業銀行獨有的網絡理財超市,保持自身特色;另一方面,商業銀行可以與移動支付和第三方支付等相關機構合作,創新支付方式,提升支付業務的安全性和便捷性。
第三,商業銀行應當提升對資源和信息的利用效率,積極簡化繁雜的業務流程和業務手續。相較于互聯網金融信貸來說,商業銀行信貸業務的審批時間較長,不利于業務的發展,因此應當將信貸業務比必要的審批環節去除,保證信貸業務的高效性和快捷性,從而提升商業銀行在信貸市場的競爭力。
2.3加強對數據的應用
互聯網時代是大數據時代,信息的傳輸打破了時間控制和空間性質,在此背景下,商業銀行也應當積極應用數據,提升數據的獲取能力和處理能力,并以此為基礎進行業務創新和產品創新。尤其應及時掌握客戶信息,對客戶信息進行有效的分析和處理,有針對性地進行創新,構建自身的客戶數據庫,實現精準營銷,提升商業銀行的業務競爭力。
2.4積極與互聯網金融對接
首先,商業銀行應當加強對第三方支付平臺的交流和合作,以開發銀行零售業務和第三方支付業務,利用第三方支付平臺積累的用戶信息來分析客戶需求,從而針對性地提升網上銀行業務、手機銀行業務的質量。
第二,商業銀行應當加強對電子商務平臺的合作,網購已經成為現代社會的一種新風尚,在這樣的背景下,商業銀行應當加強對電子商務平臺的溝通和合作,實現對客戶信息的共享,積極開發新客戶。此外,商業銀行還應當提升信息分析能力,了解客戶的投資喜好,拓展網上信貸業務。
互聯網金融屬于新生事物,在我國還處于起步階段,相關法律法規建設還不夠完善,因此,商業銀行在與互聯網金融對接的過程中應注重對互聯網金融風險的控制,以實現自身的可持續發展。
在互聯網金融發展迅猛的背景下,傳統商業銀行業務受到了全面沖擊,商業銀行應轉變經營理念,創新產品和服務,實現與互聯網金融的對接,只有這樣才能促進商業銀行的可持續發展。
主要參考文獻
[1]鄭霄鵬,劉文棟.互聯網金融對商業銀行的沖擊及其對策[J].現代管理科學,2014(2).
[2]吳高飛.淺析互聯網金融對傳統商業銀行發展的沖擊與挑戰[J].現代經濟信息,2014(12).
[3]逄亞男.互聯網金融對傳統商業銀行的沖擊及其應對策略[J].經濟視角2014(5).
[4]四川銀監局課題組,王筠權,王國成,等.互聯網金融對商業銀行傳統業務的影響研究[J].西南金融,2013(12).
[5]屈波,王玉晨,楊運森,等.互聯網金融沖擊下傳統商業銀行的應對策略研究——基于SWOT分析方法[J].西部金融,2015(1).
[6]馬青.淺析互聯網金融對商業銀行傳統業務的影響[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5(27).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6.12.091
[中圖分類號]F832.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0194(2016)12-0135-02
[收稿日期]2016-0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