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進強
摘 要:娛樂節目對青少年價值觀、消費觀和審美情趣等方面具有顯著影響,本文主要從素材、形式等方面闡述娛樂節目在體驗式主題班會的設計開發中所起的作用,不僅豐富體驗式主題班會的課程資源,同時趨利避害,最大限度地發揮娛樂節目的教育功能。
關鍵詞:體驗式;主題班會;娛樂節目;班級管理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6)13-144-01
“體驗式班會”是根據“體驗式團體教育模式”和心理學理論,運用相關心理學技術,創設體驗情境和活動,達到教育學生目的的班會形式。由于體驗式主題班會強調通過“體驗”激發學生的“自我教育”,以達到蘇霍姆林斯基所說的“真正的教育”,正受到越來越多人的關注。
“只有當人游戲的時候,他才是完整的人”,娛樂節目作為“游戲”的重要形式,其豐富的內容、多樣的形式,能夠在體驗式主題班會的設計、開發過程中起到獨特的作用,成為良好的課程資源,同時也能引導學生的價值、審美取向,有效規避娛樂節目中的一些不良影響,在“游戲”中讓學生成為德國著名詩人席勒說的“完整的人”。
一、為班會設計提供素材
體驗式主題班會活動內容的“設計”是班會實施的前提。一些團體心理活動,如“同舟共濟”、“盲行”等已經成為體驗式主題班會的經典活動,為許多老師及學生所熟知,這為活動的開展提供了便利,但同時也容易讓活動失去升華的情感體驗空間。尋找新的體驗式主題班會活動設計的課程資源,才能夠有效解決這一矛盾。
例如,湖南衛視2015年檔綜藝節目《偶像來了》中的“捕魚達人”游戲?!安遏~達人”的游戲規則是:比賽分兩局進行,兩隊輪流作對方的“魚兒”和“漁網”,每一條“小魚”身上都藏有不同金額的裝修經費,“漁網隊”限時捕魚,每捉到一條“小魚”即可獲得相應金額,并可將“小魚”納入自己戰隊。本游戲需要每個組員全身心投入游戲之中,“魚兒”要靈活地躲過“漁網”的捕捉,組成“漁網”的組員更需要密切配合,才能捉到“魚兒”。
“捕魚達人”游戲適合在團隊建設的主題班會中開展,既契合班會主題,有良好的可操作性,又體現人人參與體驗、交流、分享,從而促進人人有提升的體驗式主題班會的“人”的要素。同時,“捕魚達人”活動適合戶外開展,在較為開闊的環境中,更容易讓學生進入游戲體驗情境,體現“場”的要素。
來源于娛樂節目中的游戲通常較為新穎,但學生又有一定的視覺經歷,容易被學生認同接受,避免體驗式主題班會中容易出現的學生戒備心理,為班會的開展建立良好的心理基礎。
二、創新設計班會組織形式
通常,體驗主題班會的設計遵循以下基本環節:導入點題→暖場活動→主體體驗活動→總結提升,這種主線清晰的活動組織形式,方便活動的開展,成為許多體驗式主題班會的固有模式。這種模式,每一個環節的設計都有其心理學基礎,也為體驗式主題班會的順利開展提供了可操作性。
但是,當模式成為一種習慣的時候,學生容易產生審美疲勞,也了解到游戲過后就要對他們進行“教育”,無形中容易讓學生對班會的開展又慢慢產生排斥心理。既然體驗式主題班會的優勢是通過“體驗”激發學生的“自我教育”,是“做中學”,那么所謂的總結提升有時就顯得多余。
因此,借鑒娛樂節目的一些編排形式,重在讓學生經歷、體驗,或許這一“游戲”過程本身就已經可以達到“教育”的目的。例如,《我愛記歌詞》是浙江衛視2007年打造的一檔全新的娛樂節目,借助這一節目形式,在主題為“同桌的你”的班會課上,引入精選的與班會主題密切相關的歌曲,如老狼的《睡在上鋪的兄弟》、羅大佑的《童年》等,歌曲中的經典歌詞、引人入勝的旋律,很容易將學生帶入珍惜同學情、熱愛班級和校園的情感氛圍中,最后在《同桌的你》這一經典曲目的合唱中將班會推向高潮,也劃上一個在學生心中不會結束的句號。這種沒有“總結”的總結,所能起到的教育作用,是輕松愉快的。
三、幫助學生成為活動的設計者
誠然,作為活動的設計者與組織者的教師,在體驗式主題班會的開展中能夠很好地踐行教師“主導”、學生“主體”的教育教學理念。但是在以上固有模式中,學生僅僅是活動的被動參與者,他們所要做的,僅僅是在課堂中參與活動,產生情感的共鳴。事實上,在一些體驗式主題班會上,可以讓學生參與甚至主導活動的設計,將班會對學生的影響延伸到課堂外?;趯W生對娛樂節目的熟悉程度,引導學生利用相關節目為載體設計、組織主題班會,不僅培養學生的活動設計、組織能力,同時也能很好地引導學生欣賞娛樂節目的審美、價值取向,趨利避害。
例如,主題為《崇尚科學 遠離邪教》的主題班會,在老師的指導下,組織委員組織的活動設計團隊,選擇了湖南衛視《快樂大本營》中“啊啊啊啊科學實驗站”作為體驗式主題班會的載體,設計選擇了“單手劈木條”、“瓶子不許動”、“單手飛釘子”等活動,讓學生在活動中體驗課本知識以外的東西,感悟科學原理的無處不在。這一方式,更加突出學生的主體作用,也能發揮優秀學生的榜樣功能,能夠更加順利地達成教育目標。
參考文獻:
[1] 鄭 偉 楊翠華.娛樂節目在高職思政課教學中的運用.內蒙古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5)
[2] 李 雪.電視娛樂節目“平民造星運動”對青少年的負面影響.長春教育學院報.2015.6
[3] 謝 鑫.體驗式主題班會在班級管理中的運用.管理觀察.20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