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德瓊
摘 要:小組合作學習的教學模式作為新課程標準所要求的重要教學模式被廣泛應用,傳統的小學教學模式已經不能夠滿足小學生的學習需要了,如何將小組合作學習正確應用,從而提高相應的教學效果,達到小學數學課堂預期的教學目標,是我們所要努力發展的方向,本文就將針對小學數學小組合作學習的有效性進行相應地探索。
關鍵詞:教學手段;課堂積極性;教學方法;小學數學小組合作學習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6)13-383-01
小組合作學習是數學課程標準提出的三個重要學習之一,是越來越受到人們關注的一種非常重要的學習方式。當今社會各個階層、各個領域,對合作需求的比重越來越高。合作意識和合作能力、合作策略,也越來越成為現代人的一種重要素質。正是在這種背景下,小組合作學習在小學數學中被廣泛的關注和應用。以下是本人經過多年的教學經驗,對在數學教學中如何實施合作學習,做個簡要的闡述。
一、重視學習小組“帶頭人”的培養
這"帶頭人"必須具有多方面的素質,學習要優秀,責任心要強,并能管住自己,而且樂于助人,善于傾聽別人的意見,有一定的組織能力。在小組選出自制力較強、組織能力較好的同學為小組長后,對小組長進行"崗前培訓",使其清楚小組長的職責,帶領小組進入角色,開展合作,增強小組競爭力。組長負責小組的合作交流組織、檢查監督、表揚批評等,讓學生管理學生,把權利下放,有助于學生間的交流,有利于小組合作交流的順利開展。
二、合作交流,培養學生的協作意識
在科學技術高度發達的今天,協作是一個人生存的需要,是人與人之間在共同活動中發生相互作用和聯系的基本方式,也是社會群體賴以生存、發展的必要條件,學生正是在相互合作與交流中得到發展的。"合作交流"的教學方式,在課堂教學中充分體現了學生為主體,合作為手段,是開展的有組織有指導的互教互學互幫活動。這種活動能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使學生獲取了更多自我表現的機會,使思維真正活躍起來,使課堂教學不再出現被遺忘和冷落的角落。合作交流學習,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合作交流意識和交往能力。同學之間互相啟發,每個學生都可以通過小組討論,吸收營養,集大家的智慧于一身。三、小學數學小組合作學習的應用
1、合理劃分組別。在小組合作學習的過程之中,對于組別的劃分更為重要,要想使不同組別之間產生良性的競爭關系,就要平衡不同組別。眾所周知,尤其是小學這一階段,不同的孩子他們的理解能力、思維能力、思考方式以及學習能力都是不同的,我們大致可以用多樣性來形容,必定有一些學生在學習知識時會接受地較快,也必定有一些學生接受起來會比較慢,而小學數學小組合作學習的重要目的是為了讓所有的學生都能夠掌握知識,所以小組的搭配也至關重
2、科學布置問題,計劃合作方案。教師在面對給小組布置任務的時候,應該考慮任務的科學性,合理性以及是否具有探討的意義,有一些問題學生無法獨立完成和解決的,可以應用在小組合作學習的過程之中。以《小數的加法和減法》這課為例,在小學數學三年級的時候,學生曾經學習了《小數的初步認識》還有《小數的意義和性質》,那么在學習加法與減法的時候,除了回顧之前的學習內容之外,教師可以讓學生分為不同的組別,完成小數加減法的任務,教師可以設置一個菜市場的情境,每一組學生手中都有不同小數價格的“蔬菜”,由不同小組的組員進行指揮結算,看看哪一小組的學生能夠不出錯誤,又快又準地算出結果。這樣的有任務的方案和計劃可以更好地幫助學生有目的的進行小學數學的學習,并且在小組合作之中調動起參與性與積極性,提升對于數學學習的興趣,這樣的方式也會使學生將書本上的數學知識與生活有機結合起來,將數學知識生活化、靈活化。
四、科學的組建合作小組
教師應根據班內的實際,有意識的將不同層次不同類別的學生按照"組間同質、組內異質"的原則進行分組,其目的是為了在學生的合作過程中做到組內合作、組間競爭,讓每個學生在合作中都有展示自我的機會,讓學習困難的學生在互相幫助中不斷提升,讓學習優良的學生也能獲得自信。此外,在合作中,小組的成員還應有一定的分工,即每一位學生都應擔任一種特定的角色,如激勵者、檢查者、記錄者、報告者、操作者等等,而且小組角色應該互相輪換,增進生生互動的有效性。
例如: 我在讓孩子分小組學習"認識鐘表"時,小組內有"教師",有"學生",有"記錄",還有"裁判",學生的分工非常明確!;又如:在開展數學活動課"小小商店"時,孩子們相約帶來了玩具、書、文具等物品,教室里開張了近十個小商店,有經理、營業員、收銀員、、顧客……教室里熱火朝天但秩序井然。開展這樣的學習活動,如果不分組,如果不分角色,全班一起做這樣的游戲,局面真不可想象。
結語:在小學數學教學,特別是小組合作學習這一教學模式上,我們還有很大的努力空間,如何為學生真正設計出符合他們學習需要的小組合作學習任務等,都是我們需要思考的重要問題,我們要在傳授學生數學知識的同時,努力培養學生的數學思考意識以及數學思維能力,激發學生對于數學學習的興趣,引導學生在小組合作學習的過程的過程之中進行溝通交流,從而獲得基本的數學活動經驗。
參考文獻:
[1] 張正玉. 小學數學“自主·合作·探究”式學習的調查研究[D].陜西師范大學,2014.
[2] 楊 晗. 初中數學合作學習的探究與實踐[D].華中師范大學,2014.
[3] 余文森,連榕,洪明. 基于自主、合作、探究學習的師范大學教師教育課程課堂教學改革[J]. 課程·教材·教法,2013,04:103-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