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興明
摘 要:小學數學教學中計算是重要組成部分,是小學生終身發展必備的知識之一。數學中無論是解決問題,還是統計、空間圖形,都離不開計算,計算能力是一項基本的數學能力,培養和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有助于培養學生的數學素養,有助于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有助于樹立學生認真、細致的品質。對此,本文針對培養小學數學教學中學生的計算能力進行了探討。
關鍵詞:小學數學;計算能力;培養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6)13-389-01
計算能力是學習數學的基礎之一,它是學生學好數學所應具備的基本能力。計算的準確率和速度如何,將直接影響學生學習的質量。因此,培養學生的計算能力,更是小學數學教學中一項主要的任務。在小學數學學習中,有許多小學生總認為計算比應用題要簡單得多,因此在計算過程中大意輕敵,注意力不能集中,從而導致計算過程漏洞百出,題目自然也做錯了。因此,筆者就來談一談近年來對小學生計算能力培養的一些看法。
一、 課前三分鐘口算,切實打好基礎
口算,也稱心算,是不借助計算工具,依靠大腦思維記憶直接算出結果的一種計算方式。因此,要培養和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就必須打好口算的基礎。
教師可以在每一節數學課前,用3分鐘的時間進行口算練習,持之以恒,常抓不懈,每天練的數量和類型教師心中有數,由少到多,由易到難,由慢到快。做到有目的、有計劃、有步驟地進行,基礎性內容的口算十分重要,它是其它計算的基礎,要讓學生達到“不假思索,脫口而出”的程度。在小學數學計算中,基本功要堅持天天練,這些基本功包括:20以內的加減法的口算,表內乘除法,能湊成整十,整百數的加減法,判斷積和商的位數的方法等,在小學數學計算教學中,教師還有必要引導學生發現和總結一些運算技巧,并加以靈活運用,也會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兩位數乘99、101等等。對于那些連乘法口訣都背不熟的同學,還應安排好學生利用課外時間幫他補課,讓他迅速跟上。
二、培養學生的計算興趣
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興趣,就能夠很好的激發學生的學習自主性,對于實現他們的課堂主體地位有著非常重要的積極影響?!墩撜Z》中說“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即知道的人不如喜歡的人,喜歡的人不如以此為樂的人。所以在小學數學計算教學中,首先要激發學生的計算興趣,讓學生樂于學、樂于做,教會學生用口算、筆算和計算工具進行計算,并掌握一定的計算方法,達到算得準、快的目的。
在計算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采取豐富多彩的課堂教學情境,來豐富學生的計算課堂,可以想象一下,小學生本來學習自制力就不足,學習主動性不強,如果單純的讓學生進行計算、書寫,時間久了就會導致學生的厭煩,所以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就要以中外數學家的典型事例或與課堂教學內容有關的小故事激發興趣。教學中,適時地列舉中外數學家的典型事例,或者是以學生喜聞樂見的小故事來增添課堂氣氛,吸引學生注意力,可以激發學生對數學學習的愛好和興趣,使學生集中精神進行計算,提高課堂上的學習效果。比如教師就可以給學生講科學家高斯小時候計算“1+2+3+……+99+100”的故事,讓學生能夠從故事中得到一定的啟發,另外也激發他們的計算興趣,實現教學的有效進行。
三、變換形式、培養思維的流暢性
計算是眼、腦、手、耳、口等多種感覺器官同時并用、協調的動作,是發展學生思維能力的一種很好的訓練形式。但由于計算題不同于應用題,它是由數與運算符號構成的抽象、枯燥的算式,學生計算時容易產生煩躁情緒,甚至影響計算的準確性。因此,在設計計算練習時,要根據小學生好奇、好動、好勝的心理特點,形式多樣化,采用多種方法,使他們的心理始終保持著渴求與積極狀態,確保思維活動的持久與流暢。如,低年級用“幫助小動物找家”“送信”等小學生喜聞樂見的形式做計算題,這實際上就是把算式與相應的答案連接起來的匹配題的變式練習形式。匹配題是學生喜歡的練習形式之一,設計內容如果有連不上的多余答案,也有兩個算式共有一個答案的,將會更有效地激發學生參與練習的積極性??傊?,培養學生的運算能力,應該貫徹在整個小學數學教學的全過程,既要加強對學生基本技能的訓練,同時也要注重對學生的針對性訓練。只要認真鉆研,工作中不斷進行總結和完善,認真挖掘計算題中的能力因素,學生的計算能力一定能得到提高。
四、培養學生良好的計算習慣
學生在計算時產生錯誤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大致有三種情況:一種是由于某些知識不理解,學生在計算時并不意識到是錯誤的。一種是基本口算不熟練,造成計算失誤。另一種錯誤是由于學習習慣不好,例如抄錯、看錯題目,計算過程不符合要求,沒有驗算的習慣等。因此,培養學生計算能力的一個重要方面,是平常練習要嚴格要求,使小學生養成良好的計算習慣。
首先,要求學生在書寫方面養成工整、認真、格式規范、細致的良好習慣,有效地避免因為書寫馬虎所導致的出錯。其次,要培養學生審題、分析的習慣。要求學生能夠在做題時根據題目的要求分析出數量關系并正確列出計算公式進行計算,以提高學生在解題時的準確性。最后,還要培養學生自覺檢查驗算,獨立糾正錯誤的習慣。驗算有很多種方法,其中,由逆運算來進行檢驗是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由于采用了逆向思維,所以能夠有效地凸現計算過程中的疏漏,很容易檢測出計算中的錯誤,使得計算的正確率得到了較大的提高。
小學數學教材中,計算量占比較大,培養學生的計算能力,需要經過老師和學生的共同努力,長期堅持。提升小學生的計算能力,有助于提升學生思維的全面發展,也能為學生在將來的學習生活中打造良好的基礎。
參考文獻:
[1] 涂樸珍.提高小學生計算能力之我見[J].小學教學參考,2009,10(35)
[2] 時美麗.培養小學生計算能力的五個舉措[J].吉林教育,2009,04(07)
[3] 秦秘林.小學數學教學中學生計算能力的培養[J].新課程(小學).2015(06)
[4] 侯鳳榮.小學數學教學中學生計算能力的培養[J]. 學周刊,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