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利平
【摘要】青年教師在學校師資力量中占據著重要的地位,為學校教師隊伍注入新鮮活力,如何促進青年教師教學水平的提升成為現今高校一個至關重要的話題。針對以往研究中很少針對性的對高職院校教師的成長進行深入的剖析,本文以高職院校為例,經過調查研究了促進高職院校青年教師教學水平的提升方法,對高職院校青年教師教學水平的提升提供了針對性的建議。
【關鍵詞】高職院校青年教師 教學水平 企業培訓 學徒制度 聽課 績效考核
多年來,我國各項事業所需要的專業性技術人才一直處于匱缺狀態,近年來國家加大了對高等教育事業的投入,高職院校教師需求量增加,這就導致了一大批青年教師出現在了高職院校的崗位舞臺[1]。這些高職院校青年教師大多是擁有高學歷的國家人才,具有堅強的理論知識基礎,頭腦思維活躍,走在世界科技的前沿,這就給青年教師賦予了獨特的優勢。但是高學歷的人才不一定就具有優秀的教學水平,而青年教師的教學水平決定了為國家培養什么樣的棟梁以及學校的可持續發展,所以如何促進高職院校青年教師教學水平的提升成為了一個至關重要的關乎國家整體發展的問題[2-3]。
本文采用調查研究的方法,對教育局相關人員、多所高職院校資深專家、經驗教師以及青年教師等進行了電子版問卷調查或者當面專訪,其針對現高職院校青年教師存在的不足提出了促進高職院校青年教師教學水平提升的具體途徑。本文對這些途徑做出了總結歸納,包括企業培訓、學徒制度、聽課制度、績效考核等,這些均對高職院校青年教師的教學水平發展提出了合理有效的參考。
一、加強師德教育
教師職業道德,又稱"教師道德"或"師德",是教師在從事教育勞動中所遵循的行為準則和必備的道德品質。作為一名合格的教師,師德是一切能力取得認可的基礎。剛走到教師這一崗位的青年教師必須成功的發生角色轉變,樹立正確的教師觀和學生觀,做到遵紀守法、愛崗敬業、教書育人、關愛學生、為人師表、終身學習[4]。
二、加強和完善校內校外培訓制度
眾所周知,一般的學生在本科和研究生階段從事的大多是理論知識的高深度的學習,外加小部分的動手操作技能的訓練。從這個背景出發,剛從高校畢業不久就走到了高職院校青年教師的崗位,這樣的青年教師是不滿足高職院校教師技能的要求的。高職院校培養出來的學生是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專業技術人才,這就要求高職院校教師在具有豐富的理論知識的同時還要具有嫻熟的實踐操作能力。
實踐操作能力提升具體實施措施可以分為校外培訓即所說的企業培訓和校內培訓即所說的學徒制度。
企業培訓就是將有一定欠缺的青年教師送到相對應專業的企業進行培訓學習,以提升青年教師的理論知識和實踐操作能力,只有切切實實的在企業工作過,才能感受到企業對學生各方面能力的要求,才能知曉企業所需要的是什么的人才。這樣有利于青年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以嫻熟的操作能力和強大的理論知識教導學生成為適合社會和國家發展的人才。
學徒制度就是讓青年教師嚴格以學徒的身份跟著學校資質比較深的教師學習,以一名學生的身份理論課去“聽”,實訓課去“做”。學校為達到培訓合格教師的目的,應對剛走上崗位的青年教師盡量少排課,給其合適充分的時間去學習,待其教學能力達到一定水平之后再安排其大幅度開展教學活動。
通過這兩項培訓相結合的模式,可以很好的培養高職院校青年教師各方面的能力,進而提升其教學水平。
三、加強科研監督機制
科研工作對青年教師的教學水平的提升和個人發展有著深遠的影響[5]。從事科研工作對教學有著一定的促進作用,可以分為兩個方面:一方面,科研要求的是創新,所以可以促進教師對教學進行創新性的研究;另一方面;教師可以對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進行深入研究。這兩個方面充分體現了科研科有助于高職院校青年教師教學水平的提升,所以高職院校要建立和加強青年教師科研監督機制。
四、豐富實踐機會
高職院校要豐富青年教師的實踐機會,讓青年教師深刻體會到自己教學中存在的不足。具體方式有聽課制度,此制度包括兩項內容:公開課和學習課。
公開課,即對其他人公開的課程,其他人可以為教師、學生或者學校領導,考慮到是以共同學習目的的,一般為同行教師(至少八位,可根據實際情況而定)過來聽課,然后對此節課程的全過程進行評價,對該教師對此課程所講述內容和所采用教學方法的不足之處進行批評指正。公開課要求學院每位在職教師每學期開展兩次公開課,通過“別人指正,自己改正”的方法達到學習的目的。
學習課,即以個人為單位,隨機聽取其他教師的課程,要求青年教師一星期至少參與一次學習課,并學習總結該教師上課過程中的優點,并和自己相對比,發現自己在教學過程存在哪些不足,并不斷的改正自己的教學方法和提升教學水平。
這兩種模式相結合,通過“別人指正,自己改正”和“自己指正,自己改正”的方法,使自身教學水平不斷的提升。
五、建立激勵機制
要建立和完善全校或全院激勵機制,比如全校優秀青年骨干教師的選拔制度和教師考核績效制度[6]。對優秀青年骨干教師進行適當的獎勵制度,也可以讓其進行培訓進修和科研立項方面,在時間和經費方面給予支持和幫助。完善考核績效制度,包括教學紀律、學生成績、課題申報、論文發表等多方面的考核,考核成績排名靠前的青年教師學校給予適當的獎勵,也就是所說的績效工資。通過這樣一個完善的激勵制度有效的促進高職院校青年教師工作的積極性,以充分提高其教學水平。
【參考文獻】
[1]陳娟, 張永宏.高校青年教師教學水平提升策略研究[J]. 閱江學刊, 2014, (4): 90-94.
[2]周芳軍. 運用學習型組織理論指導高校教師專業發展的思考[J]. 江西大學學報, 2010, (2).
[3]賈麗鳳, 張素羅. 高校青年教師專業發展困境的調查分析[J]. 西南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3, 11(2): 141-142.
[4]毛乃佳, 林鳳. 高校青年教師崗前培訓評估體系的構想[J]. 西北師大學報( 社會科學版),2012, ( 1).
[5]孟繁華. 高校青年教師科研能力培育的對策研究[J]. 山西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0, (3): 14-15.
[6]柳薇. 高校青年教師如何提升教學能力[J]. 時代教育, 2007, (7):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