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榮
【摘 ? ?要】語言是交流工具,是文化載體,高中生學習英語不能只注重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培養(yǎng),還應該重視培養(yǎng)跨文化意識,得體地運用語言。然而,高中師生英語教學功利性強,跨文化意識較淡薄,致使英語教學中跨文化元素滲透較少。
【關鍵詞】高中英語 ?跨文化意識 ?培養(yǎng)
中圖分類號:G4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6.01.146
高中英語課程的總目標是使學生在義務教育階段英語學習的基礎上,進一步明確英語學習的目的,發(fā)展自主學習和合作學習的能力;形成有效的英語學習策略;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語言英語能力。綜合語言英語能力由語言技能,語言知識,文化意識,情感態(tài)度和學習策略整合而成。可見,在高中英語教學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的跨文化意識具有很重要的教育意義。本文從當前高中教學過程中跨文化意識現(xiàn)狀,培養(yǎng)跨文化意識的重要性和途徑三方面論述。
一、當前高中教學過程中的跨文化意識現(xiàn)狀
在當前的高中英語教學過程中,師生的跨文化意識較淡薄。我們采用的是外研版普通高中英語教材,教材分模塊編寫,題材多樣,語言地道鮮活,注重培養(yǎng)學生運用英語進行恰當?shù)皿w地交流。每個模塊都有與該模塊話題相符合的Cultural Corner。旨在豐富師生文化知識,加深文化理解,增強跨文化交際意識和能力。
然而,在一些學校尤其是農(nóng)村高中,部分教師將Cultural Corner當作閱讀理解對待——略讀,精讀,講詞匯,講語法等,忽略文化知識,這一現(xiàn)象主要由以下三方面造成。
1.教師對跨文化知識態(tài)度存在偏差,跨文化知識儲備不足,跨文化意識較淡薄。在教學過程中,很多教師以考試為中心,將課程重點放在語法,詞匯和句型上,對閱讀理解的處理也是以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技能為重,沒有及時有效地提取文章中的文化知識,即使提取,也只略過,帶過,沒有深入探討,也沒有讓學生自主地學習文化知識,加深理解,造成很多學生跨文化知識不足,不能恰當?shù)皿w地運用英語交流。
2.學生注重培養(yǎng)語言技能,重視考試成績,而忽視培養(yǎng)跨文化意識。高中生花大量時間學習積累詞匯,練習語法,做聽力練習,寫作,培養(yǎng)基本的英語語言技能。同時,多數(shù)家長片面追求孩子的學習成績,造成很多學生心理壓力較大,學生之間的競爭以成績?yōu)橹鳎瑢W生學習功利性強,不重視跨文化知識的積累,也對課堂上教師對跨文化知識的講解不以為然,態(tài)度存在偏差。
3.考試內(nèi)容,考查能力忽視對跨文化意識的考查。當前,高中英語考試的題型設置為聽力,閱讀理解,完形填空,英語知識運用,短文改錯和作文。考核重點在聽讀寫能力上,英語知識運用實為詞匯活用,沒有考查到學生的跨文化意識,這也導致師生在教學過程中不重視跨文化意識的培養(yǎng)。
二、培養(yǎng)學生跨文化意識的重要性
語言是人類最重要的思維和交流工具,是文化的載體,有豐富的文化內(nèi)涵。在英語教學中,跨文化主要是指英語國家的歷史,地理,風土人情,傳統(tǒng)習俗,生活方式,文學藝術,行為規(guī)范和價值理念等。
當前,我國社會發(fā)展快,國際化程度高,對公民的外語素養(yǎng)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為國際通用語,在日常生活中,英語隨處可見,產(chǎn)品包裝,路牌,公共交通……可見,培養(yǎng)學生跨文化意識有助于幫助日常生活交流。
英語是普通高中的一門主要課程。高中生學習外語一方面可以促進心智,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的發(fā)展和綜合人文素養(yǎng)的提高;另一方面,英語作為國際通用語種,掌握英語可以為學習國外先進的文化,科學,技術和進行國際交流創(chuàng)造條件。
三、培養(yǎng)高中生跨文化意識的途徑
1.教師仔細解讀整合教材中的跨文化資源,充分利用Cultural Corner,豐富跨文化知識。以外研版普高教材順序選修修6中的模塊4 Music的Cultural Corner——The Grammy Awards——Are They Important?內(nèi)容關于Grammy Award(格萊美獎)的地位,舉辦地點,時間,怎樣提名及爭議。大多數(shù)學生不知道何為格萊美獎,更別提格萊美獎的其他信息。針對這種情況,教師可以采取試聽結(jié)合,播放當年格萊美獎宣傳片,欣賞年度歌曲,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再逐步引導學生了解格萊美獎的獎項設置,獲獎歌曲,歌手和組合。
文中最后兩段談到“but only two awards for world music”以及很少獲得或從未獲得過格萊美獎的優(yōu)秀組合和歌手Rolling Stone(滾石樂隊)和Elvis Presley(貓王),引起爭議,教師可以借此讓學生展開小組討論,為學生自主培養(yǎng)跨文化意識創(chuàng)造條件。
再如,外研社普高課程順序選修6模塊6 War and Peace,整個模塊以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為話題,涉及盟軍反攻歐洲大陸The D-Day Landings,空襲倫敦The Blitz,電影Saving Private Ryan,溫斯頓。丘吉爾的演講,教師可以整合Vocabulary and Reading 和 Reading and Vocabulary 完整呈現(xiàn)D-Day,讓學生了解戰(zhàn)爭殘酷,和平不易,從而進入話題How the United Nations Tries to Keep the Peace?(Culture Corner),如此一來,不僅能達成三維目標,更能培養(yǎng)學生的跨文化意識。
2.創(chuàng)設情境,角色扮演。角色扮演(Role Play)是根據(jù)教材的內(nèi)容,由教師組織安排,以學生活動為中心,分配學生角色,以情境游戲或劇本演出等方式進行表演。例如,外研版普高課程順序選修7 Module 1—Reading Practice教師在講到Dizzy Heights時可留下懸念,兩場球員相撞的環(huán)節(jié),分配兩位身高差距較大的兩名學生扮演,讓學生在真實情境中運用語言,也加深學生們對Dizzy Heights的理解。
3.充分利用網(wǎng)絡資源。互聯(lián)網(wǎng)在現(xiàn)代化教學中扮演著極其重要的角色。教師可以通過互聯(lián)網(wǎng)豐富教學手段,學生可以借助互聯(lián)網(wǎng)拓展視野,開闊眼界。在跨文化教學中,很多學生對所學的知識處于聽得多,看得少的現(xiàn)狀。例如,外研版普高英語課程必修5模塊4 Carnival(狂歡節(jié)),模塊3 Cultural Corner—The Life of Mark Twain, 和必修2模塊4 Cultural Corner—Picasso(畢加索),教師應課前搜集與這些內(nèi)容相關的圖片,短片,視頻,課堂上給予學生直觀感知,培養(yǎng)學生的跨文化意識,提高對中外文化異同的敏感性和鑒別能力。
總之,教師應根據(jù)自己學生的年齡特點和認知能力,逐步擴展文化知識的內(nèi)容和范圍,采用豐富的教學手段,增加跨文化課堂的趣味性,對教學中涉及的有關英語國家的文化知識適當補充,采用現(xiàn)代教學方法,激發(fā)學生學習英語文化的興趣。
參考文獻
[1]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實驗),人民教育出版社,2012.
[2]劉潤清,戴曼繩.中國高校外語教學改革[M],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4.
[3]束定芳,莊智象.理論,實踐與方法,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