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大偉
摘 要:區域游戲后的游戲講評環節是區域游戲的一個重要環節。有效的游戲講評不僅可以促進游戲的良性發展,同時也能提升幼兒的游戲水平,促進幼兒邏輯思維、語言表達、社會性交往等各項能力的發展。在實踐研究的過程中重點圍繞游戲講評“誰來評”“評什么”“怎么評”三個問題,從評價主體多元、評價內容多元、評價方式多元等方面積極探尋區域游戲講評的策略。
關鍵詞:區域游戲;多元;游戲
在課程游戲化的改革進程中,區域游戲已成為園所課程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幼兒學習與發展的重要途徑。眾所周知,區域游戲講評是區域游戲的一個重要環節,南師大邱學清教授指出:“游戲講評是指教師在觀察了解幼兒游戲的基礎上,引導幼兒就開展的游戲進行講述、討論、分析,幫助幼兒整理獲得的零散經驗,引導幼兒修正錯誤的經驗,讓幼兒分享成功的經驗并找出存在的問題,從而為下一次游戲開展做好材料、經驗等方面的準備。”由此可見,行之有效的區域游戲講評不僅可以促進游戲的進一步發展,同時也能促進幼兒觀察、表達、交流、思維等等各種能力的發展,提升幼兒的游戲水平。那如何使區域游戲講評環節發揮最大的作用,我們覺得關鍵要解決三個問題:誰來評、評什么以及怎么評。
一、誰來評——評價主體多元
誰來評是解決評價的主體問題,游戲評價環節應本著讓幼兒積極參與的原則。因此在評價的過程中教師要充分調動幼兒的主動性。小班的幼兒由于語言表達能力、分析概括能力等比較弱,因此在評價過程中需要教師的引導,中大班的孩子自我意識水平不斷提高,開始關注同伴,因此在評價過程中可以開展自評和互評。總之,在游戲評價的過程中,評價的主體應該是多元的,可以是自評、互評,也可以是教師查漏補缺進行師評。
1.自評——自我發現
在游戲評價的過程中,教師要積極引導幼兒回顧自己的游戲行為,教師可以問:“今天你玩了什么?怎么玩的?碰到什么問題了?今天你覺得你哪里進步了?”等等,讓幼兒自己評價自己的游戲行為,促進幼兒反思、分析、語言表達等能力的發展。
2.互評——取長補短
除了自評外,中大班的孩子還可以進行互相評價,比如兩名幼兒一起在玩“開餐廳”的游戲,在評價的環節中,就可以讓這兩名幼兒進行互評,以問題“你覺得他今天在游戲中什么地方表現最出色?你最想學他的什么地方?你覺得他有需要改進的地方嗎?”等來引導幼兒進行互評。互評是一種重要的評價方式,它能讓孩子發現同伴的亮點,懂得接納同伴的意見,互相取長補短。
3.師評——查缺補漏
在評價的過程中,除了幼兒回憶講述自己的游戲行為、幼兒間進行互評之外,教師在幼兒游戲過程中觀察到的幼兒游戲行為的亮點或者一些不良的習慣等,也不能因為孩子自己沒有評價到而選擇忽視,教師要將自己捕捉到的有講評價值的游戲情況進行查漏補缺式的師評,引發幼兒的思考與討論,從而促進下一次游戲的發展。
二、評什么——評價內容多元
“評什么”就是指評價的內容。在游戲評價的過程中,評價的內容應該是多元的,游戲的內容與玩法、游戲角色的扮演、游戲材料的選擇、角色語言、成功體驗、游戲規則與習慣等等。評價的內容有很多,但不是說每一次游戲評價都要面面俱到,游戲講評切忌泛泛而談,沒有重點。為了使我們的評價內容不浮淺,這就要求我們教師在幼兒游戲時作為一名觀察者和傾聽者,在游戲時走近幼兒,聽他們說什么,看他們做了什么,了解他們的動機與意圖,發現幼兒游戲中存在的困難,解決的方法,捕捉游戲中的閃光點,挖掘值得孩子們探討思考的內容。
三、怎么評——評價方式多元
“怎么評”是解決評價過程中策略方法的問題。幼兒的思維是以具體形象為主的,因此游戲評價的方式也要考慮多運用直觀的方法來調動幼兒參與游戲評價的積極性。在實踐中,我們總結了以下的方法:
1.講述交流式的評價
講述交流式的評價方式是游戲講評最常用的一種評價方式,是指幼兒自由地交流講述自己今天的游戲情況。教師通過問題提供講述支架,如:“你今天玩了什么,是怎么玩的?發生了哪些令你感到快樂的事?你發現什么問題?碰到了什么困難”等,在問題支架下,幼兒講述自己的游戲過程。這種講評方式能夠有效引導幼兒回憶游戲過程,傳遞游戲經驗,使幼兒在講述中獲得與同伴分享游戲經驗的快樂,提升幼兒的概括、表達、分析、反思等能力。
2.作品展現式的評價
作品展現式的評價方式是指將幼兒在游戲中所完成的各種作品進行展現交流、分享成果的講評方式。如進行美工區、建構區等游戲講評時,就可以引導幼兒展現自己的美工作品或建構作品,進行游戲經驗的分享交流,從而增強幼兒的自信心和成功感,鼓勵大膽創新。作品展現式講評直觀形象,能有效傳遞游戲經驗,激發幼兒同伴間的交往。
3.照片呈現式的評價
照片呈現式講評是指教師在幼兒游戲時用相機捕捉有評價價值的游戲行為和場景,在游戲評價環節,引導幼兒圍繞游戲中捕捉到的照片進行組織交流的講評方式。用照片方式進行記錄并展現交流,能直觀形象地還原游戲現場,幫助幼兒更好地分享游戲的經驗以及游戲中同伴的一些好習慣、好品質。
4.情景再現式的評價
情景再現式講評是指教師在幼兒游戲時觀察捕捉孩子游戲行為中的亮點、新經驗等,以視頻形式或邀請幼兒表演的方式來進行情景再現式講評,讓幼兒充分感受游戲的趣味性,直觀地獲得游戲新經驗的一種講評方式。如:觀察到“小醫院”游戲中孩子們遷移生活經驗玩牙醫游戲,在游戲講評時請孩子們來再現牙醫游戲情景,呈現新的游戲經驗等等。形象直觀的視頻片段以及情景再現不僅能讓幼兒獲得游戲經驗,而且可以使講評更生動, 幼兒參與的積極性更高。
5.啟發討論式的評價
啟發討論式的講評是指在游戲講評過程中,基于對幼兒游戲行為觀察的基礎上有目的地針對游戲中某一現象激發幼兒討論,拓展幼兒游戲經驗的一種方式。例如:在角色游戲“小醫院”中,一直沒有“病人”出現,醫院里的“護士”和“醫生”在游戲區無所事事,針對這一現象,在游戲講評時提出讓幼兒進行討論,有孩子提出可以出去發傳單,免費體檢等,游戲的情節進一步豐富了。又如在“理發店”游戲中,“理發師”人數有限,“顧客”一下子來了很多,“理發師”忙不過來,“顧客”便在理發店里走來走去,有的拿起工具自己操作,理發店里看起來亂糟糟的。在游戲講評時,針對理發店亂糟糟的現象,啟發幼兒討論:“理發店的顧客太多了怎么辦?怎樣讓顧客們安靜地等候?”啟發孩子們聯系生活實際,孩子們在談論中說:“可以提供一些書給等待的顧客看,我去過的理發店就是這樣的。”于是再玩理發店游戲時,孩子們會在理發店里放置一些圖書,擺放一些椅子,讓顧客們耐心等待。啟發討論式的講評呈現出游戲中的現象和問題,從而啟發幼兒不斷創新游戲, 豐富游戲情節,促進游戲更好地發展。
6.觀察比較式的評價
觀察比較式講評是指將游戲中呈現出的兩種或兩種以上的作品、方法、使用的材料工具等進行比較分析的講評方式。例如,在美工區游戲中就可以呈現不同幼兒的作品,欣賞幼兒使用的不同材料、不同的布局、不同的色彩搭配帶來的不一樣的視覺效果等,激發幼兒在美術創作的過程中使用多種材料,不斷創新。觀察比較式講評讓幼兒學會更加合理、有效地使用各種材料和輔助工具,培養了幼兒觀察、比較、思考的能力。
在實踐的探索中,區域游戲的講評策略還有很多值得我們去發現、創新,我們深刻意識到有效的游戲講評需要我們教師在幼兒游戲時能夠仔細地觀察幼兒的游戲行為,看透幼兒游戲行為背后的意圖和需求,在組織游戲評價時充分運用不同的策略,有效開展游戲講評,從而促使幼兒在游戲活動中獲得發展!
參考文獻:
[1]何艷萍.幼兒園區域活動的實踐與探索[M].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0.
[2]陳芳琴.把握策略,讓游戲評價更精彩[J].快樂閱讀,2013(4).
編輯 段麗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