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湖湘旅游工藝品設計有很大的發展空間,需要設計界人士不斷探索,進行創新。在這種情況下,湖湘高職院校必須創新旅游工藝品設計人才培養模式,培育出符合社會發展,能夠傳承湖湘文化的設計人才,使他們通過自己的智慧和雙手,借助旅游工藝品將湖湘文化不斷傳承下去。本文嘗試圍繞湖湘高職旅游工藝品設計人才培養模式進行分析,希望能起到拋磚引玉的作用。
關鍵詞:湖湘文化;高職院校;旅游工藝品;人才培養模式
0 前言
眾所周知,湖湘文化是我國最具影響力、最富生命力的地域文化之一。長達數千年的歲月洗禮,積淀了精彩紛呈、琳瑯滿目的代表湖湘文化的設計要素,如金石書法藝術、湖南古建筑、馬王堆漢墓出土文物、湘繡、瀏陽菊花石雕等,無一不令人震撼。其中還有不少被列入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如湘繡、苗畫、土家族織錦、雙峰民間剪紙、湘西竹編等。這些都是湖湘文化的物質外殼和精神載體,是現代旅游工藝品設計的靈感源泉。
從目前來看,湖湘旅游工藝品設計還有很大的發展空間,需要設計界人士不斷探索,進行創新。在這種情況下,湖湘高職院校必須創新旅游工藝品設計人才培養模式,培育出符合社會發展,能夠傳承湖湘文化的設計人才,使他們通過自己的智慧和雙手,借助旅游工藝品將湖湘文化不斷傳承下去。本文嘗試圍繞湖湘高職旅游工藝品設計人才培養模式進行分析,希望能起到拋磚引玉的作用。
1 創新湖湘高職旅游工藝品設計人才培養模式的對策
這些年來,我國的旅游業蓬勃發展,不少旅游景區有著秀麗的風景、精致的旅游美食,但是旅游工藝品銷售額卻在整個旅游產業中占比不到兩成。湖湘旅游工藝品的銷售也不容樂觀,很多游客反映湖湘旅游工藝品質量一般、千篇一律,沒有什么創意可言,所以勾不起購買欲望。為了不讓旅游工藝品拖湖湘旅游業的后腿,高職院校必須大力培養高素質的旅游工藝品設計人才,使他們能夠設計出讓人眼前一亮的工藝品,帶動湖湘旅游產業的發展。具體而言,高職院校要從以下幾點入手:
1.1 構建基于工作過程的教、學、做一體化的課程體系
湖湘高職院校要想真正培養出具有實踐能力和創新思維的旅游工藝品設計人才,必須積極構建教、學、做一體化的專業課程體系。首先,高職院校要成立由湖湘工藝美術行業專家、旅游工藝品行業協會成員、學校一線教師構成的專業指導委員會,使其對學校的人才培養方案起到指導咨詢的功能。專業指導委員會要對工作崗位任務進行深入分析,以此為依據開發項目課程,明確課程標準、編寫校本教材,建設基于崗位工作工程的課程新體系,使學生確實能在新課程中學到新知識、掌握新技能。
1.2 明確旅游工藝品設計課程的具體模塊
設計湖湘旅游工藝品需要一種專業基礎能力,這要基于一定的繪畫基礎和美學能力才能實現。所以湖湘高職院校旅游工藝品設計專業要竭力培養學生的速寫能力、色彩能力、裝飾繪畫等能力,要促使學生不斷吸收先進理念,更新設計意識,創新表現技法,從多個方面入手,加強對學生設計表現能力的培養。同時,教師在授課過程中還要促使學生掌握湖湘旅游工藝品制作的設備、方法與技術,提高旅游工藝品的科技含量;促使學生了解一些工藝美術史知識和設計史知識,使學生能夠以敏銳的眼光從前人的設計作品中汲取設計靈感;引導學生深入民間,主動學習民間藝術,從中了解民間美術的造型、構圖和色彩表現法,在掌握傳統工藝設計法時,探索出適合現代生產的設計法。另外,高職院校還有必要安排一些設計思維訓練課程,重視對學生創新思維的訓練,使他們不墨守成規、大膽創新,找到設計新思路和新方法。
1.3 建立校內工作室
高職院校可以根據自身實際情況,構建校內設計工作室,模擬企業工作環境,對學生進行基于生產過程的情景化教學。這種教學環境具有“教師與企業項目負責人合一、教室與工作室合一”的特點,可以使學生兼具“學習者”和“準職業人”的身份,教師要組織學生參與設計制作、自主開發具有湖湘特色的旅游工藝品,并鼓勵學生走出校園銷售自己制作的工藝品,拉近學生與社會的距離。
1.4 積極推廣校企合作模式
校企合作、工學結合向來是高職院校的辦學特色之一。為了培養出合格的湖湘旅游工藝品設計人才,高職院校必須加大校企合作力度,與行業、企業加強密切聯系與合作,使他們參與到人才培養進程中。首先,高職院校要爭取企業的力量,共建校外實訓基地,利用社會優質資源對學生加強實踐教學,使學生將所學到的理論知識積極應用于實踐;成立校企合作的有效平臺,及時將行業最新的成果上傳到平臺中,督促學生及時下載學習、觀看,增長見識,開拓視野,教師也可以將這些最新成果融入教學內容中,體現教學內容的時代性,滿足學生多樣化的發展需求。另外,高職院校還要爭取企業的支持,安排學生進入企業進行頂崗實習,親自參與企業的設計流程,完成企業布置的設計項目,然后讓學生將設計成品交由企業專家進行評斷,使學生了解自己的設計能力,進而再接再厲,不斷創新。
2 結語
如今,“中國風”的浪潮越刮越猛,世界各國都對具有中國特色的優質產品青睞有加。湖湘旅游工藝品具有濃郁的中國味道,是傳承中國傳統文化的良好載體。目前,湖湘旅游工藝品出現同質化、粗糙化的不良發展現狀,影響了湖湘文化的進一步發揚光大。所以湖湘高職院校要加強對旅游工藝品設計人才的培養,使設計人才具備創新思維和實踐能力,使他們敢于大膽創新,在傳統的湖湘旅游工藝品中注入時代元素,使湖湘旅游工藝品成為帶動湖湘旅游的一劑良藥。
參考文獻:
[1] 許孝偉.培養適應旅游業發展需要的旅游工藝品設計人才的思考[J].旅游教育研究,2004(10).
[2] 劉曉宏.閩南地域文化特色的旅游紀念品開發策略[J].福州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9(06).
[3] 江小浦.論我國旅游工藝品的設計與市場開發[M].南昌:南昌旅游經濟出版社,2008.
[4] 鄧明燦.以濰坊地區為例分析旅游紀念品設計人才培養之我見[J].中職教育,2012(09).
[5] 李麗.淺談高職高專旅游工藝品設計專業改革[J].福建商業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11,12(6):48-52.
[6] 胡海,洪如霞.論旅游工藝品開發設計與人才培養[J].職教論壇,2011(5):78-80.
作者簡介:羅友(1976—),男,湖南衡南人,碩士,長沙民政職業技術學院講師,研究方向:環境藝術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