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劼 王冰冰
摘 要:美術教育專業是一個實踐性極強的專業,需要通過動手來提高自身能力。但是由于是師范類專業,所以在教學時把精力更多地放在了教育理論知識的傳播上,忽視了美術專業技能的重要性,使多數學生空有理論卻沒有實際的操作經驗,在激烈的就業競爭中顯得力不從心。為了改變這種現狀,我們就必須開辟一條全新的道路,改變固有的教學思路,行之有效的提升學生的專業技能。
關鍵詞:美術教育;工作室;教學改革
0 引言
對于美術教育專業的學生來說,美術專業能力的優劣直接影響到自己的就業,因為只有書本理論知識是完全不夠的。因此必須改變以往的教育模式并且建立一套全新的符合要求的體制,那么工作室制就脫穎而出。下文我們就針對如何在美術教育專業中很好的融合工作室制,從而提高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以及其他方面的能力來進行探析,因為這密切關系到學生能否在猶如過江之鯽的大學生就業環境中爭得一席之地,為自己爭取一個展現自身實力的平臺。
1 高等學校美術教育專業目前教學方式的弊端
第一,由于我國近年來發展迅猛,所以市場格局以及各用人單位的招聘要求也有了新的方式,這都是為了適應當前形勢,這就表明對于面臨就業的畢業學生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美術教育專業的學生如果不能進入學校從事教師行業,那么他們在進入與美術相關行業就業時不僅得有良好的理論知識基礎,更被看重的是他們的美術技能以及實踐操作能力,學生需要通過展現自己的才能來吸引用人單位的目光。但是現實是我們現在過于注重學生的教育理論知識儲備和教學能力的培養,而逐漸忽視了他們的美術專業技能的培養,所以致使他們在社會就業形勢中顯得力不從心,位置尷尬。
第二,現代社會對于大學生就業有理論與實踐雙重能力的要求,但是卻沒能將理論和實踐有力結合,致使學生綜合實力下降。可能有些專業老師只有繪畫知識,但是沒有從事相關工作的經驗,所以在教學時可能考慮問題不是特別全面,所以教學模式存在問題是在所難免的,這樣就很可能耽誤了學生提升綜合能力的腳步。
第三,學生想要正真實現能力的培養與提升,僅僅依靠自身覺悟很難實現,最直接且有效的方式就是專業能力培養得到學校的看重。在對美術教育專業學生進行技能培養時不能單純依靠書本知識,而是需要進行大量的動手實踐,真正的學以致用,從而熟練掌握實踐過程,提升自身實力。但是我們的學生的真實水平與社會要求水平還相差甚遠,社會競爭力比較低下。我們必須改變這一現狀,從根本上意識到學生動手操作能力培養的重要性,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才是硬道理。
第四,由于大學生社會經驗短缺,所以大多數用人單位并不會提供很好的鍛煉平臺,致使大學生沒有實戰經驗,既然如此,那么學校就應該考慮到這一問題,盡可能為學生提供更多的實踐平臺,讓他們可以學以致用,真正理解和接收理論知識。
2 美術教育專業工作室制的構建
2.1 工作室制教學模式
在美術教育的教學中,學生們可以通過在工作室中的實踐教學,運用這種實踐教學的新模式來完成教學課程的學習,與教師一起參與研究課題,將專業知識充分的掌握和熟練的運用,使得學生們獲取較強的專業技能,在無形之中提升了自己解決問題的能力,學到更多的理論知識,提升自己的內在藝術涵養,增加就業競爭力。這樣的教學與傳統教學比較起來有著更多的自主權,學生們更加自由,更有著極強的實踐應用性,對培養美術人才起到了重要作用。
2.2 工作室制實踐教學模式的構建
工作室實踐教學模式的構建,主要是對包豪斯工坊式教學模式的大膽借鑒。教學是為實踐所服務,實踐則為教學提供依據,在實踐的同時創造的財富。在這樣良性的循環正是這種新模式的優勢所在,只有經過長時間的實踐能力強化訓練,才能掌握真正的實用技能和實踐能力。更有助于未來參加工作。因此,只有把理論知識與工作室實踐教學相結合,構建一個具體高效實用,滿足社會需求的課程體系,把美術實踐提升到一定的高度上來。目前,許多院校成立了這樣的工作室,主要是以教學和實踐為主的研究實踐場所,在未來進入社會中也會產生明顯的教學成果,另外也把教育學習與實踐充分結合,達到對人才的培養的最終目的。
2.3 工作室實踐教學模式的組織形式
第一,工作室的功能。工作室制教學機制主要是將傳統的封閉教學機制改為以工作室為基礎的新型教學模式。工作室教學在實踐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讓學生們有更大的自主發展空間,各工作室有其明確的專業方向和風格,主要任務是培養真正有能力的美術人才。
第二,工作室的設置。按照美術教育專業學生的特長設置,也可以按照課程體系設置。工作室與行業之間建立合作,可以依照不同角度和方向來進行專業教學。
第三,工作室制教學的教學資源。首先是師資隊伍的力量,工作室制教學注重的是學生的實踐能力培養。但是并不意味著教師的作用會減少,相反教師需要負責指導設計課題和實踐課題,而且還要擔任一門或多門課程教學,任務十分艱巨。另外教學的組織上要合理,實行分小組進行教學,良好的組織形式可以為教師和學生提供一個良好的教學環境,更可以使教師與學生之間有更近的接觸和溝通,有利于更好地實現教育目的。
3 工作室制實踐教學模式的實踐
工作室作為一個與社會相關聯的實踐橋梁,它將教學與實踐,學校與社會聯系在一起,是學生步入社會的起點,在帶動實踐教學和多方面發展中具有明顯優勢。
3.1 工作室專業方向、課程配置合理
通過工作室平臺,一方面根據人才的需求,進行油畫、水彩畫、中國畫等方向發展,另一方面根據社會需要,對專業學習進行調整,使實踐體系更具針對性和科學性,并使每門課的實踐教學內容更加有效。
3.2 工作室開展同社會行業的多方合作
一方面,工作室教學美術教育專業課程的實踐教學落到實處,達到理論教學與實踐相結合的目的。另一方面,教師帶著任務開展教學和科研工作,在實踐過程中會碰到教學過程中許多難以發現的問題,并會深入研究這些問題,使得科研具有較強的針對性,科研和教學相互促進。
3.3 工作室實踐教學模式與大學生就業
工作室為學生提供了參與行業各項工作實踐的機會,學生通過參與與美術專業相關的創作以及技術服務等工作,了解美術行業工作模式,能夠在走上工作崗位后,盡快地融合到行業的工作中。工作室實踐教學模式可以培養學生具有較強的專業能力、社會實踐能力、創新、創業的能力;培養了學生具有較強的社會適應能力,提高了就業能力。
4 小結
由于現代社會的日新月異的變革和發展,使得用人單位和企業對于美術類學生招聘標準也有所提高。學生不僅的有扎實的理論知識,還的有動手操作能力,只有這樣才能符合社會發展需求。因此我們需要在傳授學生書本知識的同時更是要把實踐操作提到最重要的位置,為社會培養更多高素質的應用型人才。
參考文獻:
[1] 徐健.從工作室制度看中美高校藝術專業教學差異[J].湖北函授大學學報,2014(09).
[2] 幸代遠.關于美術專業實施工作室制度的構想[J].西昌學院學報(社會科學報),2008(20).
[3] 譚秋華.高職藝術設計專業工作室制教學模式的探索與實踐[J].教育與職業,200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