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青
【摘 要】隨著新課改的深入,高中英語教學受到越來越多的重視,鞭策我們不斷反思,積極改善,致力于教法和理念的革新,為學生打造一個高效課堂。其中,閱讀是英語教學的重要組成,不僅是學生獲取知識的重要渠道,也是培養其思維能力的有效途徑。本文著眼于學生能力的發展,從多樣化評講方式的應用、講評方式應用方法的強化兩個層面闡釋有效促進高中英語閱讀理解教學的途徑。
【關鍵詞】高中英語 閱讀理解 評講方式 多樣化
【中圖分類號】G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16)05B-0134-02
閱讀一直占領高考英語主導地位,很大程度上制約著學生的英語成績。面對如此嚴峻的局面,閱讀教學卻不盡如人意,存在諸多問題,教師的講評方式是問題之一,不僅單一、而且缺乏針對性、創新性,不能從根源上解決學生“不懂”的問題,導致其閱讀能力停滯不前。針對這一問題,我們要引入多樣化的講評方式,加強師生互動,活躍課堂,讓閱讀教學呈現嶄新的面貌。
一、多樣化評講方式的應用
我們要充分踐行“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理念,立足方法和模式的革新,努力為學生營造良好的閱讀氛圍,促進其閱讀能力的有效提升。為此,在閱讀講評前我們要做好充分的準備,為多元化的實施奠定基礎,實現學生思維發展的同時幫助其掌握有效的技巧、策略。
(一)自主評講,培養獨立思考
高中生一般都很獨立,不僅有較強的自學能力、控制力,而且不喜歡被人約束,尤其是在學習上,他們渴望占主導地位。可是,傳統的閱讀教學很難做到這一點,由于課時有限、認知層次不一等問題,教師在閱讀講評時習慣先對答案,然后掌控全局,利用其知識權威地位形成話語霸權,很大程度上剝奪了學生的話語權,少有對話,更不用說互動了。長此以往,學生就喪失了閱讀興趣,導致其能力下降。針對這一問題,筆者會在教學上引入自主講評,師生位置互換,把課堂交給學生,給學生機會談自己的理解,并彼此分享思考過程。
比如,講完Unit3 Back to the past后,筆者依據文本內容給學生挑選了幾篇相似的文章,讓其完成相關的題目,其中難度不一,要求學生獨立完成。等到學生做好以后,筆者就隨機選擇學生上臺講解,大膽闡述自己的觀點和想法,和大家分享解題策略。這時候學生也可以說說自己的疑難,交流解決,相互借鑒。有時候為了節約課堂時間,筆者會采取一人一篇的形式,在課前幫助講評學生解決一些實際問題,像文章特點、知識背景、生詞難句等,等到正式評講時他就能直奔主題,充分發揮自身的能動性,帶動集體融入閱讀氛圍,針對問題探討。這種方式能活躍課堂氛圍,無形之中提高學生的分析能力。
(二)輪流講評,深化認知能力
所謂師生輪流講評就是在處理閱讀理解問題時師生轉換角色、話語權,一起完成講評任務。這種方式的引入能打破原本單一的模式,給閱讀教學注入活力,不僅能活躍課堂氛圍,讓講評任務更有趣,而且能深化學生認知,建立平等良好的教師關系。閱讀教學中,這是筆者最常用的方式,也是學生最喜歡的模式,實施時筆者會依據文章的難度分工,一般筆者做引導介紹的部分,探究過程的呈現由學生完成。
比如,筆者在講評2014年遼寧高考閱讀理解B篇文章時,筆者先遵循一般流程和學生核對答案,然后讓學生自由討論,在小組里探究分享,等到差不多的時候,筆者就借助多媒體向學生介紹文章背景,引導其進一步理解,在此基礎上鼓勵學生由表及里、由淺入微地分析。再比如,講到2015年江蘇省高考英語閱讀理解A篇時,學生中出現了很多不同的答案,筆者就先請幾位學生說出自己的答案并說明理由,然后讓學生討論交流,等到學生有一定方向時筆者就上場,借助幻燈片呈現圖表,帶領學生梳理脈絡、探討細節,讓學生在不斷認知中解決自己的問題,形成有效的閱讀策略。
(三)互助講評,拓寬發散思維
互助講評是學生很喜歡的一種方式,由筆者依據文章難度采取課堂內外一對一的輔導方式,最后讓學生一起完成任務。這種方式打破了傳統教學中教師輔導的單一模式,充分運用課堂資源,不僅能節約時間,避免一些整體性的不必要的重復,還能有效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讓其在交流中增強學習信心、增進同學情誼。
一般,筆者會在整體作業中只有一小部分人完成的不好的情況下實施,采取一對一模式,讓解題情況好的學生幫助較差的,在交流的過程中進行知識分享,促進思維發散,較優秀的學生可以在輔導的過程中借鑒他人思維,較落后的學生可以收獲成功的解題策略,在以后的練習中形成自己的解題方法。輔導過后,筆者會給學生布置任務,讓他們一起完成,以便檢測其成果。之后,筆者會將輔導情況匯總,考慮要不要加強,確保學生有效掌握。這種方法在閱讀教學中很實用,不僅能提高課堂效率,而且能拓寬閱讀的深度和廣度,有利于學生發散思維的形成。
(四)有聲思維講評,以點帶面
“有聲思維”的講評方式也很有效。所謂“有聲思維”,就是在學生做完題目我們講完以后再引導學生回顧,總結閱讀技巧和解題策略,幫助學生更好地掌握。這種講評方式筆者一般運用在典型文章中,借助一篇文章的理解讓其會做一類文章。
二、講評方式應用方法的強化
閱讀能力的提升不僅需要講評主體的多元化,更離不開方法的強化。所以,日常教學中我們要注重方法滲透,在提高學生解題效率的同時促進其閱讀能力的培養,盡可能地避免“讀不懂文章”、“讀懂了選不對”的問題,引導學生抓住閱讀題型,有針對性地改善。
(一)打破順序,歸類講評
通常,一個單元學習告一段落后,筆者會帶領學生總結,讓其回顧各類文體,清楚其特點,能增強在閱讀理解時的正確性。比如做到記敘文就要特別注意時間、特點、人物以及過程;遇到說明文就要關注說明對象、特征、順序和方法;一些新聞報道就要熟悉其結構,抓住首段內容了解其事件發展。回顧完這些,就言歸正傳開始閱讀講解,考慮到學生有很多共同的問題,大多是一樣的問題沒有做對,筆者就會打亂順序,分類講解,以便學生整理歸納,總結出閱讀方法。比如,筆者會把考察主旨的題放在一起,引導學生分析題干的特點,反復理解正確項和干擾項,總結粗選出正確答案的方法。多做了幾次以后,學生就會在做題經驗中總結出干擾項的特點,挑出出題者的陷阱,選出正確答案。這種講評方法能幫助學生歸納解題策略,大大提高其解題效率。
(二)提煉升華,拓展講評
相較于初中,高中英語閱讀應該更深層次地理解,而不是停留在表面上,僅僅對其意識了解,更多的是要透過表面看到本質,或者是借助文章豐富知識,將閱讀本身作為一個媒介,去了解課堂外的知識,實現講評延伸。閱讀理解一般是單項選擇題,但又不是一般的選擇題,對于基礎部分的單選,考慮到其知識的針對性筆者一般會在講解后讓學生整理歸納,有效地總結,借助讀讀背背可以避免再錯。而閱讀理解不能這樣,它們的選擇基于文本的閱讀,整理其錯題沒有什么用處。所以,我們要著眼于文章內容的延伸,進行知識的拓展。一方面,在講評時可以糾正學生的一些發音,引導其提煉詞匯短語,在一定的語境中背出,能促進其寫作能力的提升;另一方面,我們要注重長難句、復合句的處理,幫助學生克服語法困難,有效掌握。
總之,在課堂上引入多元化的講評方式是促進高中英語閱讀理解教學的有效途徑,能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幫助學生掌握有效的方法技巧,讓學生在實踐中不斷地提升。具體實施時,筆者會依據文章特點選擇講評方式,注重歸納總結,促進學生閱讀能力的發展。
【參考文獻】
[1]謝瑩.優化高中英語閱讀理解題講評方式提高學生閱讀理解效果[J].中學時代,2013(10)
[2]武娜.淺析高中生英語閱讀理解的提高[J].課程教育研究,2014(33)
[3]李寧.如何培養中學生的英語閱讀理解能力[J].考試周刊,2015(69)
(責編 羅汝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