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為達到高職學校培養人才的目標,在教學過程中,必須實現文化教育素質課程與專業課程相結合,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相結合,課堂教學與課外活動教學相結合,立足于學生各種職業能力的培養和提高。語文綜合實踐活動課的有效開展,將有助于學生綜合職業能力的培養。
關鍵詞:語文實踐活動;職業能力;寫作能力;科學素質
基于人的社會性特點,人在社會上需要各種技能,包括語言交際、觀察思辨、活動策劃、動手實踐等能力,基于社會對人的要求,馬克思主義社會學認為:社會是人相互交往的產物。隨著市場經濟日臻完善,具備較高素質、較寬知識面、較廣泛的職業能力的“通才型”人才將更受企業的青睞。因此,在教學中,必須全面貫徹“以素質為基礎,以能力為本位”的能力觀,立足于學生各種職業能力的培養和提高。根據高職語文課設置的主導思想,在高職階段,語文教學的重點應是在培養學生基本科學文化素養的的基礎上,服務于學生的專業學習,促進學生的“終身發展”,體現職教特色。
一、豐富的主題內容,多方位的口語訓練方式,可有效提高學生的說話能力和說話水平
就職業而言,現代各行各業都需要有良好的口才。而許多從校園畢業走向社會的大中專學生口才較差,不會說話,不敢說話,很多學生在招聘時因不善于推銷自己而錯失良機;人際交往中因不善于溝通而得不到他人認可;銷售工作中,因不懂說話技巧而無驕人的業績……在語文綜合實踐活動中,可根據學生未來的職業方向,結合學生專業崗位特色確定活動主題,設計活動項目,創設活動情境來培養學生的說話能力和說話水平。
根據崗位特點設計豐富的主題內容,體現行業用語的規范性。高職語文教材中有接待、洽談、答詢、協商、解釋、致歉、應聘等口語交際訓練內容。根據學生專業特點,結合崗位需求,可靈活設計活動主題內容。活動形式主要以組為單位,根據學生成績、能力等將學生分為若干小組。如在進行《熱心接待—做好客戶服務》的實踐活動中,藥學、中藥學專業學生設置的主題可為《專業藥店店員接待技巧》,在老師指導學生編寫劇本后,學生可在學校的GSP模擬藥房內分組進行模擬情境的表演。通過活動體驗讓學生掌握如何使用禮貌的行業語言,如何了解顧客需求,如何用準確、專業的語言為顧客推薦藥品等,從而進一步掌握藥店店員的專業接待技巧。
二、不拘一格的寫作訓練模式,可促進學生寫作能力的提高
一般應用文寫作知識的掌握是學生必備的一項技能,這對提升學生就業能力具有很重要的意義。但高職學生的寫作能力普遍不盡如人意,如何讓學生掌握必備的寫作知識和寫作能力呢?根據職業教育的特點,可按照“必需夠用”“學做結合”的原則,確定寫作訓練目標。在實踐活動中,可根據活動項目的內容將相關應用文的寫作訓練融入綜合實踐活動中進行。如,在講授完應聘書的寫作后,可在開展《求職應聘》的綜合實踐活動前,要求學生預先寫好應聘書作為參加《求職應聘》實踐活動的前提條件;廣告詞的創作可作為開展《精心宣傳—推介創新產品》中必備的一個項目等,在確定推銷的產品后,自擬廣告詞。而總結的寫作則可在學生每次實踐活動結束后進行。通過這種將寫作訓練寓于實踐活動中進行的模式,不僅讓學生認識到應用文寫作的實用性,而且也讓學生的每次寫作有話可寫,真正體現“教學做”的統一。
三、以“學生為中心”的評價方式,可促進學生自身科學素養的提高
實踐活動中的評價方式主要有學生自評、學生互評、教師點評,評價要素主要從內容、情感、態度等方面進行評價,評價主體以學生為中心。在學生互評環節,每次從班級中推薦3~4名優秀學生,在每組活動結束后按照評價標準進行書面評價給分,然后進行口頭點評,各小組在活動結束后也需對本組活動表現及存在的問題進行口頭或書面的評價總結。“以學生為中心”的評價活動是個體融入集體,自我主動發展的一次活動體驗。學生在一次次的互動體驗中感受到來自伙伴的良性評價激勵后,可及時調整自己的行為,激發學習潛能,同時又能互相取長補短,共同提高。從情感態度上講,可培養學生虛心聽取他人意見,特別是聽取批評意見的承受能力和誠懇友善對待學習伙伴的品質,使評價成為一種充滿合作交流的人文活動。當然,“以學生為中心”的評價也改變了傳統教學中教師“一言堂”的現象,激發學生大膽地表達自己不同的意見,從而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
高職語文綜合實踐活動使語文教學與專業的知識、技能教學相互銜接、相互融合,充分體現了職教特色,且能力發展目標取向突出,營造出一種職業氛圍,可使學生提前開展職業之思,做好職業規劃。因此,有效開展語文綜合實踐活動,可充分實現語文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統一,體現語文課的基本特點,促使學生運用有關的語文知識和技能,提高語文應用能力,培養綜合職業能力,從而提升職業理想,強化職業情感。
作者簡介:劉巧元,女,漢,湖南長沙,碩士講師,中文,湖南食品藥品職業學院,基礎部。
編輯 王亞青